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建構阿含道藍圖(21講-3)
2018/09/26 20:30:00瀏覽499|回應0|推薦2

20180926 月光部落—異地同時靜坐共修 日誌

 

一、慧學分享

 

以虔敬心禮敬世尊及三皈依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三遍)

Buddham Saranam Gacchāmi. Dhammam Saranam Gacchāmi. Sangham Saranam Gacchāmi. Dutiyampi Buddham Saranam Gacchâmi. Dutiyampi Dhammam Saranam Gacchâmi. Dutiyampi Sangham Saranam Gacchâmi. Tatiyampi Buddham Saranarn Gacchâmi. Tatiyampi Dhammam Saranam Gacchâmi. Tatiyampi Sangham Saranam Gacchâmi. 

Sādhu~ Sādhu~ Sādhu~

 

)《阿含要略》:0-03.0.05-3【研習阿含】,要點摘記:

 

1.首先由〔道〕切入,當務之要是掌握整體性的知見。可從兩個關鍵詞建構:一個是八支聖道的,一個是三十七菩提分法的 

01) 八支聖道,巴利語是ariya aṭṭhagika maggaariya 聖,aṭṭha 八,agika(aga-ika) 支的、是形容詞,magga 道,關鍵詞就是   aga,成分的意思。 

02) 三十七菩提分法,巴利語是sattatisa bodhipakkhiya dhammāsattati三十七,bodhi 菩提,pakkhiya (pakkha-iya) 分的、是形容詞,dhammā 法,關鍵詞就是pakkhapakkha其實是指禽類、或是昆蟲的翅膀,需要整體來動用才能飛行。 

 

2.八支聖道的整體性 

01)《雜阿含.750經》《雜阿含.787經》「正見者能起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02)《中阿含.189經》:「彼中正見最在其前;若邪見是邪見者,是謂正見;若見正見是正見者,亦謂正見……彼如是知已,則便求學;欲斷邪見成就正見,是謂正方便(正精進)。比丘以念斷於邪見成就正見,是謂正念。此三支隨正見,從見方便。……這一段經文得知:八支聖道不只是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這八個名相而已,而是涵蓋隨時隨刻調整 正見-正方便-正念的意義,這表示實際上八支聖道是整體性地發揮功能,而不是一一的部分分離開來發揮功效。亦如鋼纜、如鳥之雙翼。 

 

3.五出世根的整體性 

01)《雜阿含.646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根,何等為五?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信根者,當知是四不壞淨;精進根者,當知是四正斷(或譯作四正勤);念根者,當知是四念處;定根者,當知是四禪:慧根者,當知是四聖諦。』」

02)《雜阿含.656經》:「若聖弟子成就慧根者能修信根,依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是名信根成就;信根成就即是慧根。如信根,如是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亦如是說。......」

03) 這裡要建立的觀念是五出世根的整體性。首先,前面的根未建立,後面的根也不可能建立;其次,是在實際應用時,也要五出世根整體平衡地運作,只有五出世根的整體架構建立好了,彼此協調提攜,修行起來就會很得力的。 

 

4.三十七菩提分法的整體性 

三十七菩提分法分成七類,分別為五根、五力、四正勤、四念住、四神足、七覺支、八支聖道。不僅每一類本身是整體的運作,這七類之間也是一個整體,完整呈現佛法修行的歷程。楊教授藉著「三十七菩提分法表解」說明之,更提醒在修習佛法的過程中,若能時時參照、反省,相信一定可以提昇對佛法的體會。

 

01) 前面說過了「一乘道的兩階段」,而這裡屬於已進入無漏的十正行,這表示我們應當已由三善根的基礎充實了四預流支,已開了法眼。開法眼就有四不壞淨,也就是建立了正信,信根已成就,接著五出世根一個一個帶動過來。由信根往上推展來看,當信根強而有力就有了信力;信力可以維持信根不被破壞、不再改變。往後以此類推,信----慧等五力,逐一推動、開展。

02) 信根再加上信力,就可以推動八支聖道,特別是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其中正語-正業-正命是屬於戒的範圍。如果持戒好的話,就更容易往後開展:由戒生定,由定發慧,這樣的功夫都會一一地展現。 

03) 精進根就是四正勤,往上推展來看,也就是八支聖道的正方便。 

04) 念根-念力,當然是維持正念,這就是修習四念住。當操作一段時間,比較純熟了,就能開發定根-定力。依此正念往上看,正念即七覺支之念覺支,而念覺支會開展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一路一趣。定覺支-捨覺支就變成八支聖道的正定;接著成就十正法的正道智(或說十正行之正解脫),而有正解脫(或說十正行之正果智) 

05) 此表解的最右邊,是說明由道智成就果智的過程。須陀洹道智會斷三結而成就須陀洹果智;斯陀含道智令三結斷加上貪--癡薄而成就斯陀含果智;阿那含道智會令五下分結斷而成就阿那含果智;阿羅漢道智令五上分結斷而成就阿羅漢果智。 

 

)【根本佛教講座】-《阿含要略》0-03.0.05-03楊郁文老師談佛法


二、異地靜坐

接下來是靜坐時間,我們繼續修持止禪「安般念」法,以培養穩定的「覺知力」(所緣境),如實觀察這些感受僅是一種生滅活動,沒有恆常不變的,從中增長些許「平等心」去接受各種感受的來去,不管是樂受、苦受等。就從原點出發:收攝心意,集中精神力觀察鼻孔前的「入息與出息」;入息進來了,知道吸進來了;出息出去了,知道呼出去了。各自用功……

 

三、〈寂靜之音〉回向

四、結語

獻上深深祝福──

 您與親人家眷及所有眾生,

於生時,身無病痛,心不顛倒,一切善願得遇善緣成就。

臨終時,正念現前,心無罣礙,往生善趣,遇法緣,續修菩薩道,圓滿佛菩提。

更願 您於日常落實「淡、緩、靜、止、觀、行的清淨功德皆成解脫涅槃的助緣。

我們下周再見~

 

五、與佛共眠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