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8/08 20:30:00瀏覽366|回應0|推薦3 | |
20180808 月光部落—異地同時靜坐共修 日誌
一、慧學分享
以虔敬心禮敬世尊及三皈依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三遍) Buddham Saranam Gacchāmi. Dhammam Saranam Gacchāmi. Sangham Saranam Gacchāmi. Dutiyampi Buddham Saranam Gacchâmi. Dutiyampi Dhammam Saranam Gacchâmi. Dutiyampi Sangham Saranam Gacchâmi. Tatiyampi Buddham Saranarn Gacchâmi. Tatiyampi Dhammam Saranam Gacchâmi. Tatiyampi Sangham Saranam Gacchâmi. Sādhu~ Sādhu~ Sādhu~
一)《阿含要略》:0-03.0.03-05【研習阿含】,要點摘記: 下面繼續理解佛陀教化的方式之「3)先說端正法,次說正法要。4)說增上法。5)四事之教。6)俗數法至第一義空法。」
3.先說端正法,次說正法要 1) 端正法,即為建立正確的「業-報、因-果、善-惡」觀念,故先「說施、說戒、說生天法」。 1-1 說生天法,不是鼓勵大家移民到天上,而是要讓大家明白,往生天上需要「信-戒-施-聞-慧」五個條件。反觀自己,有沒有正信(信)、持戒清淨(戒),多聽聞佛法(聞)、布施救濟他人(施)、開發智慧(慧)等等。如果自己也具足了這一些條件,就可以在人間繼續修慧,也可以生天享福,這之間的關係也表示了因-果的存在。 1-2 但有智慧的人不會糊塗地跑到天上享受;因為人間同樣也可以享受,而更可貴的,是人間才有更多的法緣來學佛。 2) 引用《中阿含·38經》說明: 2-1「如諸佛法」,應當是「如諸佛(常)法」,這意思是說,先說〖端正法〗、次說〖正法要〗實際上是十方三世佛陀(常態)的一種作法。 2-2 對還沒有建立正確的業報因果觀念的人,諸佛會先為他說端正法,所以端正法就是正確的「業-報、因-果」觀念。怎樣才算正確?明白「欲」是「災患」、有漏的「生-死」是染汙的;所以要「無欲」,也就是「離欲」。如何離欲?就要修行七覺支、三十七菩提分法來淨化身心,使身心白淨,這樣來世才能往生人間,繼續修行。 2-3 假設對方聽了端正法,而有「歡喜心-具足心-柔軟心-堪耐心-勝上心-一向心-無疑心-無蓋心」,有這樣心態的人則「堪受正法」;也就是有條件可以聽懂「正法要」了,而正法要就是四聖諦──苦聖諦、集聖諦、滅聖諦、道聖諦。
4.說增上法 1) 雖然聽聞四聖諦開了「法眼」,但更重要的是要能「漏盡」;若不能漏盡,佛陀就進一步說「增上法」。增上法是最高的層次,即無常、苦、無我、無生;無生就是涅槃、寂滅;而這四者於後來佛典被稱呼為「四法印」。 2) 引用《雜阿含.200經》說明: 2-1 這部經記載了佛陀教導羅睺羅(Rāhula)尊者成就「漏盡阿羅漢」的方法之整個過程。從中,可以知道能夠接受增上法的資糧條件,是先要對五陰、六入處法門,還有四聖諦、尼陀那(nidāna 因緣)法門有理解。這個理解當然不是用平常的心態就能理解,而是要用法眼和慧眼去深度理解。因此,堪任受增上法者,一定要對陰、處、尼陀那有一定水準以上的理解。 2-2 五陰法門,是就心理學層面對身-心進行了解;六入處法門,是就生理學層面對身-心進行了解。五陰與六入處法門是屬於靜態的分析;而尼陀那法門是屬於動態地理解身心、還有身心在生活過程中的因-緣-果,包括苦集滅道、十二支緣起的生住異滅等等,如此才能現觀無常、苦、無我,作證無生(涅槃)。 2-3 佛陀在羅睺羅尊者為同學們講解陰、處、界、尼陀那法門之後,提醒他思惟:「為什麼你要求我直接了當指導你漏盡涅槃的方法,我卻要你向同學們講解陰、處法門,還有苦-集-滅-道、十二支緣起法門呢?」這個過程,揭櫫羅睺羅尊者透過教導他人,對陰、處、尼陀那法門的內容有了更深入、更廣泛的體會和了解,再經過佛陀的提醒,終於想通了,而結論道:「此諸法一切皆 順趣涅槃、流注涅槃、後住涅槃。」當羅睺羅尊者說出這番心得後,佛陀知道他終於根熟了,也就是接受增上法的條件具備了,於是接著對他說:「一切無常。」 2-4 一切是無常的,「一切」即「六六法」,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對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境產生的一連串反應;先產生六識,然後有一連串的六觸、六受、六愛,因為有六個六,所以稱六六法。簡言之,也就是我們身心的反應、活動通通是無常的。 2-5 意識層次上的認識、知道,並不等於是現觀。現觀,是以「平等慧如實觀」──如實地以正慧觀它;若能以平等慧如實觀,所觀得的就是「一切是無常的」,也表示是用「無間等」──面對事物已無任何阻礙、隔閡,無過與不及,平等、完整地如實觀察。這需要「法眼」開才能辦到。 2-6 透過尼陀那法門(因緣法門)動態地了解身心的一切生命現象;然,如果沒有五陰、六處法門的基礎,根本沒有辦法掌握到身心微細、動態的因緣果,也不可能曉得生命是一連串的因緣果,一切生命現象都是緣起、緣生緣滅的。 2-6-1「生-滅」就是無常,有生有滅就是無常;因此生滅無常是透過「緣起」知道的。掌握到緣起,甚至於掌握到緣起性,才能發現生-滅是無常的,如此就看到無常性了。無常性就是沒有常性;因為緣生-緣滅,所以是無常性。 2-6-2受苦-受樂也是緣起的,不是絕對的;所說的苦現觀就是發現到苦是緣生-緣滅的,不是絕對的樂、或者絕對的苦。 2-6-3有生-滅無常,變異-無常,那表示無我──我沒有辦法對它主宰。 2-7 苦性、無我性,這一些都是「法性」。所謂法性,即法的真實狀態。而會無常、會苦、會無我,是因為緣起、緣起性,所以緣起性是法性。 2-8 現代人流行參禪,但沒有具足接受增上法條件而想明心見性,如同緣木求魚。所以,羅睺羅尊者陰、處、尼陀那法門都還沒有調理好之前,佛陀也不會讓他參禪。因為對於生命-生活的表面現象,都還沒有弄清楚,怎麼可能透視(洞見)生命-生活中的實相-真理呢?所以,如果我們對佛法不具備一定程度的理解,而想要端坐參禪、想要開悟,除非你前世已經鍛鍊好了,已經條件具備了,所以這一生不必從頭學習,可以直接在禪堂參禪。否則的話,不是參禪不能開悟,我們只能說,增上法條件不具備的人參禪只是坐禪,只是在那裡靜坐不動而已。
5.四事之教 1) 四事之教,也稱作「四法之本」,意指此四法是佛教的根本,也是佛陀最在意的。佛陀對四種事情的教導,即:一切行無常、一切行苦、一切行無我、涅槃為滅盡。而這四事涵蓋了九種事(佛陀所說的不外乎九事,就是「一切事相應教」的事,即《雜(相應)阿含經》的部類內容。),又我們透過九種事所要了解的就是無常、苦、無我,及無生涅槃。 2) 在《增一阿含.26品.9經》則另有「四法本末如來所說」的名稱,這更強調出「本末」二字。「本」是佛陀成佛,「末」是佛陀入滅;從佛陀成佛到入滅為止,說法教化歷45年,如來所重視的,就是這四事之教、四法之本。也因此,後代經典命名為「四法印」,是用來鑑別對佛法的理解是否正確。但這個鑑別,是自己印證自己,而不是請求佛陀給我們印證是否現觀這四事。只要你開了法眼,就能非常客觀地自我評估,也就可以自作證現觀無常、苦、空、無生。 3) 引用《增一阿含.42品.3經》說明。
6.俗數法至第一義空法 1) 引用《雜阿含.335經》理解之。 「俗數」即「俗名」即「假施設」(paññatti, prajñapti),也就是「世俗的安立;世俗的名義」。 俗數法和第一義空法,相當於後代《中論》所說的世俗諦與第一義諦。而二諦都是透過緣起來掌握的。「緣起」,實際上包括「緣滅」;由緣而生-滅都是緣起。 2) 什麼是緣起?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這是站在世俗諦說「有」和「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則是站在第一義諦說「無」和「滅」。有、生是站在有──存有、存在,而無、滅是站在空。表相來看,有因-緣-果,就是世俗諦;實相來說,因無自性-緣無自性-果無自性;無自性就是空性,所空的只是自性空,不是空掉因-緣-果,而誤認為沒有因-緣-果。說「因無自性-緣無自性-果無自性」,是立於第一義諦說的;世俗諦來說,還是有因緣果。某一些主因、某一些助緣,會帶來一定的結果,這是世俗諦;也就是生命隨順緣起而「有因-有緣-有果」。透過緣起發現「因無自性-緣無自性-果無自性」,是空性;也因為有空性,所以有因緣果的一連串的變化。而因緣果的一連串的變化,就是緣起性。 3) 以印順導師的話來說,有緣起的「生滅面」和「寂滅面」。掌握到因-果的生-滅方面,那是透過「此有故彼有」,但是這個「此有故彼有」包括生-住-異-滅、有-無-生-滅。而第一義諦所說的空性、無自性,那是站在緣起的寂滅面來看待人-事-物。生滅面,是表面、或者表相,那是世俗諦的觀察;寂滅面,是裡面,也就是實相,那是第一義諦的觀察。對於緣起的掌握,實際上是要具有相當的智慧才可以想得通的。
二)【根本佛教講座】-《阿含要略》0-03.0.03-05-楊郁文老師談佛法
二、異地靜坐 接下來是靜坐時間,我們繼續修持止禪「安般念」法,以培養穩定的「覺知力」;一段時間後,在觀察呼吸的過程裡,漸漸感受到鼻息進出範圍的身受或身體其他部位的身體表層上的感受,若覺知心還算穩定,就切換觀察的對象(所緣境),如實觀察這些感受僅是一種生滅活動,沒有恆常不變的,從中增長些許「平等心」去接受各種感受的來去,不管是樂受、苦受等。就從原點出發:收攝心意,集中精神力觀察鼻孔前的「入息與出息」;入息進來了,知道吸進來了;出息出去了,知道呼出去了。各自用功……
三、〈寂靜之音〉回向 四、結語 獻上深深祝福── 願 您與親人家眷及所有眾生, 於生時,身無病痛,心不顛倒,一切善願得遇善緣成就。 臨終時,正念現前,心無罣礙,往生善趣,遇法緣,續修菩薩道,圓滿佛菩提。 更願 您於日常落實「淡、緩、靜、止、觀、行」的清淨功德,皆成解脫涅槃的助緣。 我們下周再見~
五、與佛共眠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