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深觀五蘊
2018/05/07 14:44:40瀏覽261|回應0|推薦6

20180502月光部落—異地同時靜坐共修 日誌 

 

一、慧學分享

 

以虔敬心禮敬世尊及三皈依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三遍)

Buddham Saranam Gacchāmi. Dhammam Saranam Gacchāmi. Sangham Saranam Gacchāmi.Dutiyampi Buddham Saranam Gacchâmi. Dutiyampi Dhammam Saranam Gacchâmi. Dutiyampi Sangham Saranam Gacchâmi. Tatiyampi Buddham Saranarn Gacchâmi. Tatiyampi Dhammam Saranam Gacchâmi. Tatiyampi Sangham Saranam Gacchâmi. 

Sādhu~ Sādhu~ Sādhu~

 

今晚共讀《阿含要略》要義,因事暫停一次。

於下,節錄一行禪師在《佛陀之心》的開示,與您分享:

 

佛陀在《轉法輪經》中說:「執取五蘊,即是苦。」他並未說五蘊本身是苦。在《寶積經》中,有一景對我們很有幫助:有個人丟擲土塊去打一隻狗,狗對著土塊狂吠不已,牠不明白該負責的是那個人,而不是那塊土。

 

佛在此經中接著說:「同樣的,困於二元對立觀念的凡夫,以為五蘊是苦因,但其實他受苦的根源,是在於不了解五蘊無常、無我、緣起等本質。」讓我們受苦的並非五蘊,而是我們對待它們的方式。當我們觀察一切存在的無常性、無我性與緣起性時,將不會厭惡生命,這樣的認識,甚至有助於我們看到一切生命的可貴。

 

當我們不能正確地理解事物時,便會執著它們,而被其所束縛。《寶積經》使用了「蘊」與「取蘊」這兩個詞;「蘊」是構成生命的五蘊;「取蘊」同樣是這五蘊,不過是作為我們執取的對象。我們受苦的根源並非五蘊,而是自己的執取。有些人由於無法正確地認識苦的根源,因此畏懼六塵,也厭惡五蘊。所謂「佛」就是生活在安詳、喜悅、自在之中的人,既不畏懼也不執著任何事物。

 

修行並非把我們局限在自己的五蘊之中,而是同時要覺知此五蘊是根植於是社會、大自然,以及我們共同生活的人之中。你要以自身五蘊的聚合為對象而禪修。當觀世音菩薩深入地觀照五蘊的實相時,她看見了自我的空性,於是解脫苦;若我們能精進不懈地深觀五蘊,同樣也能解脫苦。一旦五蘊回歸其本源(本質),自我亦不復存在。看見一即一切,即打破了執著於「我」的邪見,這是一種以為「自我是能獨立存在的不變實體」的信念,打破這種邪見,及解脫了一切苦厄。(摘自pp190-191)

 

 

二、延伸閱讀

1.   療傷、離苦有方法 https://www.youtube.com/embed/gwEaxWUpKSI

2. 由本體見到無本體想 http://blog.udn.com/quietdharma/106351397

3. 默照心識法  http://blog.udn.com/quietdharma/63738317

4. 成佛的可能性 http://blog.udn.com/quietdharma/108667859

 

 

二、異地靜坐

接下來是靜坐時間,繼續修持止禪「安般念」法,以培養「覺知力」與「平等心」。收攝心意,集中精神力觀察鼻孔前的「入息與出息」;入息進來了,知道吸進來了;出息出去了,知道呼出去了。各自用功……

  

三、〈寂靜之音〉回向

四、結語

獻上深深祝福──

您與親人家眷及所有眾生,

於生時,身離病苦,心無憂惱,善願遇善緣成就。

臨終時,正念現前,心無罣礙,往生善趣,續修菩提道,圓滿佛菩提。

更願 您於日常落實淡、緩、靜、止、觀、行的清淨功德,皆成自己解脫行苦的助緣。

我們下周再見~

 

五、與佛共眠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