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2/19 00:44:23瀏覽209|回應0|推薦2 | |
拜鬼求神 【為政第二】 孔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阿Q曰: 中國民間自古敬畏、迷信鬼神,但代表儒家的孔子對鬼神則是採取保留觀點,亦即對鬼神的存在沒有明確肯定,也沒有明確否定,他所採取的態度是「敬鬼神而遠之」。(見雍也篇)所以子路問如何事奉鬼神時,孔子嚴厲轟回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見先進篇)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已經不被孔子容許了,何況是「非其鬼而祭之」,無端去祭拜不相識的鬼神,可能招來「請鬼容易送鬼難」的窘境,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嗎!鬼神是祖先死後變成的,早期祭祀鬼神的原始意義是飲水思源,後來才逐漸變質,變成祭祀鬼神是為了有所企求,例如求平安、求健康、求升官、求發財(明牌)、……求事事如己所願。清代紀曉嵐的先師陳伯崖有一副對聯:「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無求品自高。」小人事事不知足,所以心裡經常煩惱,見廟就拜,供上一些祭品就要求這個求那個,真是貪得無饜,品格會高尚嗎?拈香膜拜,三叩九跪,卑躬屈膝,低聲下氣,嘴裡喃喃有詞,這不是幾近諂媚了嗎?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