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7/29 20:43:45瀏覽4356|回應9|推薦42 | |
東台灣的回眸與左右瞻望 在台灣,台東縣政府近日遭遇了幾個麻煩事,首先是為了阿塱壹古道的開築,與屏東縣政府之間相互喊話;第二個是核廢料儲存地選址作業的爭議;再來就是爭議了多年的「美麗灣渡假村」的開發案,持續遭到來自全台的環保團體圍勦,台東縣政府依據環評訴訟的覆議權,企圖繼續負隅頑抗。另外,知本觀光飯店開發案,涉及知本公墓拆遷的事宜,遭知本部落訴諸公議激烈抗爭,拖了兩年至今仍未解決。另外一件與台東縣政府無直接關係的是:2012年12月,卑南族南王部落嚴正拒絕文化資產局,以「參觀卑南族大獵祭」為名的參訪活動。這些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的事件,恰巧點出台東縣的發展意圖與原住民族部落土地、文化、尊嚴有其連動的關係。 回顧歷史,1637年荷蘭人的探金隊伍第一次進入卡地步(註:今卑南族知本部落)。隨後幾年與「卑南大社」組成聯軍,向西向北征伐與找尋黃金,開啟了東部族群第一次接觸西洋人的經驗;部落歷史與文化圖像也正式清楚地進入西方異族的文字記錄中。1721年朱一貴事件及1786年林爽文事件,其餘黨滲透逃進東部,開啟了西部漢族與平埔馬卡道族開始零星進入東台灣尋找生機,間接形成屏東枋寮的定點交易,以及漢族通婚融入東部原住民部落的例子。1874年「牡丹社事件」後,清廷開始正視台灣的基礎建設與設省議論,首先推行「開山撫番」政策,藉軍隊武力分別開築北、中、南三條橫貫中央山脈的戰備道路以進入東台灣,設「台東直隸州建」,移墾漢民,開發山區,大量的漢民族與市集於焉形成。日本在1896年依據「馬關條約」領有台灣,除了設置台東廳重新規劃台東市,也設置「日本移民村」以及招募漢人形成「本島村」,積極開發整個東部;後續的「理蕃政策」收繳槍枝,更打破了千百年來東部原住民部落間自然形成的疆界。1945年國民政府遷臺,一連串的土地政策與建設方案,以及台灣整體戒嚴、解嚴,以及後期的產業發展,更確立了東台灣現況,也埋下更多的不確定。 我想,要在有限的篇幅追溯與說明那些關於歷史、政治、法律、經濟、文化發展的考量或折衝,是如何影響整個台東族群的轉變?部落在生存發展上又受到怎樣的影響?使讀者產生一個概括性的概念,並不容易。所以,我嘗試選擇幾個小事件,單點的、局部的粗略說明,以管窺整個台東區域的轉型脈絡或重生契機。 南迴線上的排灣族 這裡所稱的南迴線,即是編號「9」的台灣省級道路南段,也就是從台灣西岸的屏東縣楓港鄉穿越中央山脈南段,進入台東縣後一路蜿蜒至太麻里的一條公路。這一段省道所穿越的區域,主要是包括清代末期漢人所稱「南排灣族上十八蕃社」的獅子鄉族群,以及「南排下十八番社」的恆春半島族群,與串列在台灣東南方延太平洋岸的「東排灣族」各部落所居住的領域。這個區域離開海岸線的山地,直至十九世紀末,還是外人難以進入的排灣族領域。 「台9線」由屏東縣進入台東縣的分水嶺上,設有「壽卡檢查哨」,是一棟警察執勤住宿的水泥建築。早期作為的檢查管制哨,管制人民任意進出山地、監控此地排灣族山林活動為主要任務;後期作為南迴公路緊急救援站,協助處理山區大小災變;1980年代台解除戒嚴後,山地管制逐漸鬆綁,加上警力編制重新調整而終至廢哨。 近十年,台灣休閒旅遊風氣大熾,自行車長途旅行客終年絡繹不絕於途,在費力蹬車爬坡二十幾公里後,一般人大致會選擇「壽卡檢查哨」作為休息與集結處,檢查與調整車況,以備接下來二十幾公里更陡更彎迴的下坡路段。屏東縣警局因應這股休閒運動風氣,斥資整修這棟建築物,除了美化外觀,也修復相關設備提供騎士們加氣、盥洗與打地舖宿營的簡單需求。這裡的景物、視野透發著一股寧靜、安適,咸信是騎士們相機裡必存有的風景紀念照。 類似的檢查站,在全台山地部落都可以發現。國民政府沿用日治時期理番政策的「駐在所」概念,長年嚴格控管山地。某個程度來說,「壽卡檢查站」的設立、廢哨與轉型,正反應了台灣社會渡過威權體制進入成熟的公民社會的過程;也反應了區域族群移動與交流日益頻繁以致打破疆界相互影響。而自行車的興起不衰,也見證台灣人民逐漸步入富而不奢,逐漸重視生活品質的成熟態度。 由壽卡一路東行蜿蜒向下,山路下降到平地臨海處的安塑村(排灣族部落)。古稱「阿塱壹」,目前是達仁鄉公所所在地。在日治以前,一直牢牢地控制由台東向西向南的進出路。因此歷史以來便成為不同國家(荷蘭、清朝、日本、國民政府)、族群(排灣、卑南、馬卡道、阿美族、漢族)交會、進出往來的要道。可惜腹地太小,加上排灣族如百步蛇般的領地觀念,此處始終未能發展形成一個重要的歷史市鎮,加上受制於可耕地與季風影響,居民經濟營生以農耕漁獵為主,離鄉工作賺錢是大多數家庭的主要生計。地處交通的要渠長年帶來大量流動人潮,腦筋動得快的漢人,設立加油站以及大型便利商店,短暫的停留人潮看似帶來商機,卻未對安塑部落帶來經濟上的實質幫助。 這兩年往南方的「台26號道」的開築,所引發的「阿塱壹古道存廢」的爭議,以及核廢料儲存地選址的風波,使得安塑部落成為話題部落。部落內部對上述議題各有不同的看法,贊成與反對的陣營形成幾個分裂的勢力,挑戰傳統部落的和諧與議事慣習。這個看似一個小部落的問題,目前卻也是全台灣擁有觀光資源的部落的共同問題。經濟發展與環境永續經營之間的衝突,現代議事規則與傳統部落協商機制相牴觸,在在考驗部落如何取捨的勇氣與智慧。 所幸,這些惱人的問題,還不需要旁人你我一起焦慮,安塑村目前還擁有台灣環島公路最後一段尚未連接的斷裂點。那一條著名的,曾經承載著漢民族、馬卡道族冒死由西部到東部找尋生活空間夢想的「阿塱壹古道」,正安靜地迤邐在安塑村南方,朝迎旭日自太平洋升起,目送夕陽沈落中央山脈南段的高聳山稜線。整條古道沿著海岸起伏彎,除了綠蠵龜的出沒產卵,那深綠平靜的太平洋海面,自在的掩隱她恆常的深邃心情,任由陽光從不同角度折射與悅動。此處,處處響著動人的音符,除了日夜不停歇的浪濤拍岸與退潮拖刷聲,還有一個翻遍所有旅遊資料也難以找到的,絕無僅有的聲音夾雜在濤聲中。那是古道北段兇猛的太平洋浪濤,瞬間捲起推送巨大的卵石,攀上超過45度角的海岸所發出的圓石滾動碰撞聲,浪起潮退間規律的發出「喀拉拉」的聲響,直教旅人醉迷與喝采,不忍獨享。 因為這樣,安塑部落的有識之士,正逐漸聚集與推動「阿塱壹古道永續經營」的活動,透過自發性的組織與訓練,限定旅客並提供導覽解說,解說阿塱壹古道在歷史、人文與環境議題上的美麗與哀愁。能不能因此帶動部落做某些轉型?仍待觀察,但也提供出了一個嘗試的方向。 多音交響的台東平原 硬要把長寬也不過12公里的扇形沖積扇說成是「台東平原」,確實有那麼點吹牛與心虛,但相對於整個台東境內,從海平面直接攀升到三千公尺高的地形落差,這個沖積扇還真提供了「擁有一片平原」的想像與安慰。 就聚落分布而言,以台東市為中心,周邊由南向北環繞著卑南族的知本、建和、利家、泰安、上賓朗、下賓朗以及東魯凱族的達魯馬克部落、排灣族的東興部落;除此之外,市中心區還有阿美族的馬蘭部落與卑南族寶桑部落隱藏在漢族的社區內。 台東市在清末的設省以及日治時期的規劃開發,基本上已經是漢人為主的行政區,工商農漁主要的經營者。目前大型工廠只有永豐餘紙廠還在運作,興建於日治時期的台東糖廠已於1996關閉製糖工廠,場內改為其他休閒文創等經營事業。台東縣政府在積極開拓財源的焦慮下,企圖以發展觀光為轉型的方向。這個企圖,直接影響部落做出反應,傳統的大部落:知本、卑南(南王)、馬蘭(阿美族)暫且不提,就以近年發展「風味餐聽」聞名的利家部落為例: 利家部落是卑南族傳統八社之一, 1888年「大庄事件」,率眾焚毀台東直隸州衙門,圍困駐軍統領張兆連,平息後被分割為遵化、迪化兩個部落。日治時期重新規劃設村,設立「蕃童教育所」「駐在所」,並大量驅使部落青年為駐在所「警手」從事僕役,卻意外的提昇部落居民整體的文明素質,促成利家在1950、60年代,成為台東地區從業軍公教人員密度最高的部落。除此之外,一般居民從事水稻農耕也極為普遍,在1970年代擁有水稻田與晒榖廠的族人不在少數,部落甚至還有漢人經營的輾米廠。 近幾年,台灣整體水稻耕作早已落沒,利家部落公部門職業市場的優勢也不再,西邊山坡地數家頗富盛名的風味餐廳,卻成了部落新的景點,吸引台東地區與外地遊客的造訪。餐廳的工作人員以及歌舞娛樂表演,提供了工作機會。但利家部落顯然也有一些文化上的堅持,除了有效區隔出商業活動與部落生活區域的界線之外,還特別著重傳統文化的追尋、記錄與復振,積極辦理社區報紙,每年與知名的藝文單位合作,辦理高質量的「梅園音樂會」,已成為台東地方音樂大事。 另外,與利家部落仳鄰而居的大巴六九部落(泰安村),一個擁有知名歌手張惠妹,以及六部長篇小說的小山村。居民從事山林伐木、採集、狩獵、打零工維持營生,青年大多數必須及早放棄學業外出工廠就業;較育程度普遍較低,生活也較為清苦,近幾年因為台灣產業轉型,技術性低的職業類別逐漸萎縮,導致族人失業聚增,加上1990年代,主要的耕地已多數落入移居而來的漢人手理,生活反而更加艱困於二十年前。目前,部落有三個大型的咖啡園,幾戶人家沿著利家林道改種植咖啡樹,在歷次的咖啡評鑑屢屢得獎,附設的咖啡店也成為台東知名的野店咖啡。族人藉著天賦的歌舞才華外出表演,賺取微薄賞金改善生活,也成為另一種轉型的型態。 雲瀑花海齊鳴的花東縱谷 「花東縱谷」指的是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之間,南北縱長的狹窄平地。因為兩側山地高聳,縱谷內終年水氣豐沛氣候溫和。上午起自太平洋吹拂而來的水氣,常形成雲瀑垂掛在海岸山脈西麓;下午中央山脈逐漸形成積雲而掩覆整個中央山脈東麓,較低的雲層水氣便隨著風的流動形成山嵐,在山麓折區之間飄漫流逝,或在固定的某個高度鋪展,配合著將沈落高聳山脈稜線的偏斜日照,所產生的輝光四射,提供遊人攀登健行時一種「騰雲駕霧,佛光四射」的想像與實境感受。 縱谷內居民多元,除了布農族、阿美族,早年移居的平埔族馬卡道人、客家人、閩南人,1949年國軍復原安置的外省榮民也不在少數。各族群不同的生活習性與文化內涵,形成縱谷內繽紛豐燦的風情,主要的作物包括稻米、鳳梨、紅甘蔗、香蕉、茶等等。 進入縱谷穿越過「初鹿通谷」後便進入以布農族部落為主,以「紅葉少棒隊」開啟台灣棒球運動新紀元而聞名的鹿野鄉。其中「布農部落屋」是位在公路與進入紅葉溫泉的交會處,是一處由布農文教基金會與當地居民所共同打造,結合紅葉溫泉、原住民歌舞、雕塑、咖啡與風味餐的休憩區。「布農部落屋」主要的員工與表演人員全都是鄰近三個部落的族人,目的是希望多增加族人在地就業的機會。由於設立的位置在三個部落外圍,在兼顧生計與維護部落完整性的面相上,是目前全台灣原住民觀光產業最成功的範例之一。 布農部落屋北邊的「龍田村」,是日治時期所開發的日本移民村,後期因維持困難日本人離去而幾近廢社。近幾年,接鄰的「高台」因為發展茶葉、飛行傘與熱氣球活動興盛,連帶使其老屋舊巷道起死回生,成為另一股觀光特色,也使得這一區域成為台東地區最熱門的旅遊區之一。想像一下:在綠樹茶香與老巷道中,優遊的騎著自行車,不經意抬頭,一顆顆彩豔的熱氣球升空橫越頭頂,而稍稍邊緣的天際,一頂頂的飛行傘帶著乘客的驚呼聲凌空而過,一群斑鳩聒噪迴避,那是怎樣的新奇與與愜意? 鹿野以北的台東縣境內,有幾個重要而且有特色的市鎮,包括以漢人、阿美族為主要居民的關山與池上兩處以產米聞名的鄉鎮。每年十一月,稻米休耕所栽植的油麻菜,花開黃油油地鋪滿整個縱谷,陽光穿刺雲層而下,火車穿行其間,旅人騎自行車漫遊的幻境般美景,早已是全台聞名的一絕。 山風與海濤交繚的東海岸 台灣東部的海岸山脈緊鄰太平洋,由台東向北延伸至花蓮,山地與海岸間狹長的土地,串起了十數個阿美族的部落以及陸續移入的漢族移民。正因為高山與海洋的緊迫相連,造就了此地阿美族人體型碩長健壯、忍苦耐勞、精於歌舞的民族性,農業與漁獵技術精湛,生活自足,人口眾多。這樣的民族特性在承平時期,是官方最愛的歌舞表演樣板戲碼;戰時的1940年代,卻成為日本與後來國民政府拉伕徵兵的最愛。迄今,當年參戰的老人多已凋零;這個之前,每個部落幾乎都能聽得到那些老人,叨敘著關於南洋戰爭與國共內戰的故事,令人不勝唏噓。 整個東海岸部落的營生幾乎都與山海有關,唯一特殊的是日治時期建於都蘭的新東糖廠,那是台東漢人集資的民營紅糖製造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與台東製糖場一樣曾經遭到美軍飛機的轟炸。糖廠已於80年代停止生產,目前仍保留了結構完整的木造房舍、辦公室、升旗台和工廠,經台東縣政府輔導轉型為「都蘭紅糖文化園區」,吸引出身東海岸的許多原住民藝術家、音樂家的陸續進駐,連帶吸引其他縣市的作家、陶藝家在都蘭設籍落戶,形成一個很特殊的「藝術村」。 目前東海岸面臨台東縣政府急於開闢財源,而不斷提出的開發計畫案,例如莿桐部落領地的杉原海岸,爭議中的「美麗灣渡假飯店」開發案,以及「都蘭鼻開發案」等的挑戰。部落土地在政府法令的蠶食鯨吞中逐漸流失,也激發這些落戶聚集的藝術家、工藝家、音樂家、文學家紛紛投入支援部落的抗爭,成為近年一個極具特色的現象。 當然,東海岸的美麗景觀,絕不僅於日出、海風、浪濤、沙灘、礁岩、芎麻、短草等等海邊風情。那佇立在山海之間的聚落特色與民情風俗,那平和恬靜的遺世氛圍,那淡淡鹹味的海風翻閱青葉的細語吟哦,許是一聲聲的叮嚀旅人,旅人啊,就請任意停留一處,悠閒適意地傾聽太平洋亙古不歇的拍岸濤聲,訴說那山、那雲、那浪花之間交繚的心底事吧。 後語 遠古以來,中央山脈堅定不移的屏障與太平洋潮浪海風無時無刻的慰撫,從不因為參與歷史的族群如何哀鳴或得意,而稍稍減弱一絲或停止。盡管環境議題與部落永續發展的爭議不斷被提起,台東縣政府的積極作為自有其為人民創造財富機會的考量,而轄內各族群也難逃被捲入各方不同立場的拉鋸與攻防之中,被迫接受、抗拒或適度調整,其結果如何,還需要時間觀察。 作為一個關心故鄉生存發展的居民,也無須過於悲觀。即便未來東台灣有了巨大的改變,那蒼鬱峻嶺與開闊波瀾的高山海洋風情,那雲瀑、山嵐夾道的縱谷幽祕也不會有太多的改變。台東仍將保有全台最豐富多元的族群文化與色彩;仍擁有全台最美麗與多樣貌的太平洋海岸風情;仍能清晰感受到最乾淨,無時無刻不帶有一點海洋浪漫與森林青綠交揉的空氣。才陶醉,一個不留神,耳邊便響聲起可能來自排灣族、魯凱族、卑南族、阿美族、達悟族、漢族(閩、粵)、新移民(來自越南、印尼、菲律賓新娘、外勞)的美麗歌聲與語言。 至於你(妳),一個帶著地圖、帶著想像闖進台東境內的旅客,就請敞開心房裝滿關於台東的記憶回鄉,歌詠或靜靜咀嚼幸福。(2012.12.23台灣高雄)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