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論長鋒羊毫:好惡隨人
2012/04/01 09:09:21瀏覽1030|回應0|推薦3

資料來源:華人德(2008)。華人德書學文集。北京:榮寶齋出版社。


一、長鋒羊毫的盛行:


長鋒羊毫盛行於清代乾隆、嘉慶年間,歷經兩百多年而不衰,當代日本書道界人士亦多半喜愛使用,這說明長鋒羊毫自有其優越之處。


二、
長鋒羊毫的長處:


長鋒羊毫的特點是筆毛柔順,濡
(浸溼)墨快,含墨足,筆鋒出水慢,熟練掌握了其性能後,能充分表現出圓勁、遒(剛健有力)婉的筆姿,和枯溼、濃淡的墨韻。


長鋒羊毫的短處:


長鋒羊毫由於毫軟鋒長,彈性較差,不易使轉掌握,故初學者多不願使用,也有一些書法家反對使用。


潘伯鷹論長鋒羊毫:


潘伯鷹先生早年也曾使用過長鋒羊毫,暮年回首,覺得中過這種筆的毒,諄諄告誡青年不要再吃這種虧。他在
《中國書法簡論》一書裡有篇〝論長鋒羊毫〞的短文,其觀點如下:


1.
長鋒羊毫破壞「健」字條件:


他認為:毛筆須筆肚子厚而有力,方可助長筆尖在紙上運行時的彈力,而使點畫能如人意。長鋒羊毫由於筆毫過長,竟可以說是沒有了肚子。這樣就破壞了最重要的「健」字條件。運行時,即便十分小心也是拖踏繳繞,使書者用不上勁。再則吸墨量甚多,而因筆身瘦長,一經垂執,墨汁迅即瀉下。除了故意要在生紙上出漲墨,無人願用這種湮沒鋒稜、不顯筆法的筆。


2.長鋒羊毫因懸腕而出現:

潘伯鷹先生
還認為長鋒羊毫的產生是一班苦學書的人,不知怎樣方可懸腕,而思入岐途,將筆毫作得極長,限定手腕非提起不可。


附錄:潘伯鷹簡介


資料來源:海派代表書法家系列作品集:潘伯鷹


1905-1966),安徽懷寧人。原名式,字泊鷹以字行,號鳧公、有發翁,別署孤云。早年時從吳闓生學習經史文詞。風神瀟灑。崇尚雅潔。

當年國共和談時,一度曾擔任國方代表章士釗的秘書,一時間,
書記翩翩潘伯鷹的考語流傳甚廣。

潘伯鷹比沈尹默小
16歲,但二人相入很好,書法也是一路的,都宗二王。沈尹默以為,褚遂良是唐代一位推陳出新、承上啟下的書家,所以在褚字上下過很深的功夫。有趣的是,潘伯鷹后來也專攻褚字,而他的褚字,寫得較沈尹默更為灑脫,勁健處也在沈尹默之上。

解放後,沈、潘二先生曾各寫楷書字帖,以作中小學生的臨摹范本。當今的上海書壇,仍可明顯看到二位先生的影晌在。著有《中國的書法》,《中國書法簡論》,《玄隱廬詩》等。


五、華人德論長鋒羊毫:

華人德不同意潘伯鷹先生的論述,他認為各種毛筆的改進,主要受載體
(簡牘、縑帛、紙張)的變化和書體(篆、隸、草、正)的演變之影響。所以他從以下兩方面來做說明,一為生宣的應用,二為碑派的興起,摘要如下:


1.
生宣的應用:

唐宋以前的紙是用麻、楮皮、桑、竹等做的,為了不走墨或暈染,必須將紙砑光、拖漿、填粉、加蠟和施膠等,將生紙加工成熟紙。用這種紙所產生的墨色均無變化,繪畫多為工筆重彩。到了元代,文人愛做水墨畫,要求墨色有層次的變化,明代後期,徐渭等人開始用生紙和生絹作畫,又愛在畫上落長款,嘗試用生紙來表現。明末清初,黃道周、倪元璐、王鐸、傅山等常在生紙上做行草,極盡枯溼濃淡之能事外,還有意作滃ㄨㄥˇ墨。通過長期的實踐,對生紙的潤墨性和滲透性有了足夠的認識,生紙中尤以生宣性能最佳,從而使生宣在書畫上有著其他紙所不能取代的地位。


2.
碑派的興起:


碑學派家為追求古樸渾厚等金石氣的效果,試用了各種方法,直到碑學派宗匠鄧石
如用長鋒羊毫,不加剪裁,懸腕雙鉤,五指齊力,管隨指轉,筆鋒自正,毫端著紙,如錐畫沙。其筆法厚重拙厚而一絲不懈,故無論篆、隸、草、正皆有博大精深的氣象。鄧氏形成其風格,在一定程度上是得力於長鋒羊毫,故乾嘉以來,一些書家擅用長鋒羊毫甚至偏愛長鋒羊毫。並不是如潘伯鷹先生
認為長鋒羊毫的產生是一班苦學書的人,不知怎樣方可懸腕,而思入岐途,將筆毫作得極長,限定手腕非提起不可。


3.
轉指法的出現:


清代以前多用健毫熟紙,故轉指之法不行。鄧石如所謂的
管隨指轉只是在筆畫轉折時,視情況將筆管作相應轉動,這樣做是為了隨時隨處將筆鋒運用到每一點一畫的中間去,是一種克服柔毫彈性弱的缺憾的辦法,如此而已。但是做起來卻非常難,沒有三年的熟練,長鋒羊毫是很難運用於心。


4.
長鋒羊毫使用訣竅:


(1)
書寫時將筆蘸飽墨,運行時多輕提,用鋒穎著紙,速度須稍快。


(2)
筆有飽墨時,應少重按。


(3)
墨未全乾即需重新蘸墨,理順筆毛。


(4)
如果遇到字未成而墨將盡,或從通篇布局考慮須用枯筆,則行筆須慢,借助腕力把餘瀋從筆毫中逼出,方能枯中帶潤,絲絲入扣。


(5)
當筆毫彈性稍弱,轉折時須用轉指法,順勢捻動管,使筆鋒始終居於筆畫正中,避免筆鋒扭絞在一起。


(6)
不宜寫過大的字和過粗的筆畫,也不適合鋒稜分明、頓挫利落的字。


(7)
適合寫篆書,以及帶篆法的分隸行草,最能收到圓凝、渾厚的功效。


5.
適性得心:


毛筆的選擇首重能否更適合表現自己所要追求的風格特色以及自己能否得心應手的使用。各種類型的毛筆都有其專門的用途,也各有其長處與短處。因此除了選料、做工上有優劣之分外,很難以其類型、性能的不同來判定其優劣。

我們每個人都會通過自己長期實踐熟練地使用某一種筆,其中必然也有失敗的,但不必以一己的好惡去替代所有人的好惡。 

附錄:華人德簡介


資料來源:華人德書學文集
1947
3月生於江蘇無錫。1982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圖書館學系。現為蘇州大學圖書館研究館員、博士生導師、中國書法家協會隸書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書法史研究走向深入和細致,是在20世紀80年代以後,而這一趨勢又是由一批中青年學者的研究所帶動的,華人德正是這批中青年學者中的代表之一。


華人德是在碑學書法方面很有造詣的書法家,他的書法史研究也圍繞著碑學展開。他的研究可分為兩大塊:

早期書法史部分,專攻漢魏六朝,晚期書法史部分,專攻清代碑學。這兩段書法史之間,又存在著有機聯系,前者是源,后者是流。

他的重要研究成果有《中國書法史·兩漢卷》、《中國書法全集·三國兩晉南北朝墓志》和本論文集所收入的論文。

這些研究成果繼承了乾嘉以來的,樸學傳統,結合20世紀考古的新發現,對特定歷史時期的書法現象的文化背景、社會體制、藝術風格、名物制度都有深入精彩的分析。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rincipal212&aid=628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