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9/26 11:01:33瀏覽3608|回應5|推薦26 | |
其實我一直不知道,我自己人生中一直希望擁有的,是「朋友」或者「老師」? 如此「希望擁有」,這表示,一直都沒有真正擁有過;或者錯過,或者有疑惑。 我所謂的「朋友」或「老師」,不是一個物理條件的定義,也不是那些成語或古諺構成的勵志句子,而是一個包括整個心靈與總體價值的張望狀態。 經常說,一個人一生難得有幾位「知己」的朋友。 但另方面,一個人又能遇上多少真正能啟動或觸發,讓一生視野從此不同的「老師」呢? 這些思索,當然與最近無聊透頂,卻又四處冒出的「補教人生」有關。 陳子璇為了洗刷形象,決定重新開課且不收錢做公益。但開課「不收錢」,就是「公益」? 看到這些幾近戲劇,甚至變態到依然自視是「為人師表」的補教界主角,他們把「教育」乃至「公益」,全然當做「情趣用品」或「調情說詞」來為社會上課。 朋友中有人聊起來評論說:「應該是已經到了可以『請文昌帝君,放五雷掌』將他們五雷轟頂的地步了吧」! 尤其打著自稱是「教學活潑,是學生的良師、益友」的陳子璇,「真不知道那些刻意的窄裙、緊身衣,且沒有鏡片的黑框眼鏡裡面,她的眼神通到心底,哪一分是『老師』?或者自始至終都是『表演著教育的馬戲團女郎』?」 提到「良師、益友」當中的關係與抉擇,「朋友」,對於個性開朗的人來說並不困難,是可以「就地取材、隨處可得」的! 與服務的店員、等公車的路人,甚至高速公路上完廁所一起洗手的陌生人順口聊起來,聊著聊著再留個電話或名片,之後就成為朋友了。 過去很多機緣交錯,之所以無法成為朋友,主要是因為「後續聯繫不易」。但如今電子郵件、電話通信,乃至FB臉書隨時都可以彼此「掛著」!朋友,甚至可以比父母親人子女還要親近。 但人生各種狀態中,若要成為「老師」,卻不容易!這裡有一些情境與角色的條件,有一些能量上下得失取捨的變化,甚至有一些彼此信心與處罰的掙扎問題。 陳年好友陳念萱當時一本「尋找上師」賣的很好。雖說書裡是以藏傳佛教內在自我探詢的敘述背景,但投射在許多人的人生路程中,難免確實都希望,至少能在關鍵時刻有一份可以仰仗、可以依賴的「活生生的指引」;就算這位「上師」不是對自己長言開示,至少只是一個眼神也好! 雖然所謂「四海可為家、人人皆我師」,但這是理想願景,而非恆久現實。 我想起自己在每個階段,包括工作生涯或自我成長,都曾經遇上不同的「老師」。 但始終心中某個「最遠方的那一位」「在位子上卻看不清楚的那一位」,依然讓我至今感覺「還沒遇到,既心動,又躊躇」!這些構成我自己的「戀師情結。」 許多人其實都有如此的「戀師情結」。 這當中,所有宗教領域的追尋者或追隨者,幾乎都有同樣的情結。 大多數人習慣追隨某些大師、上師、上人;有些人則從經典、傳記中以精神去追求並學習。 或者應該說,只有那些將「自我」膨脹到一個地步,且永遠以「人師」狀態目空一切的傢伙們,才不會在心中「留個座位」給某一位過去、現在或未來的良師。 通常真正「有謙、有虛、知不足」的人,或者真正見識過「人生、世界,或因緣」不可思議的人,才不致會「自以為師」。 從這個角度來看,沒有「戀師情結」的人,大概都是「戀自為師」的吧! 這在當下現實社會的宗教界,與如今往來遍布的網路世界,有非常多這樣的人! 但這些遁脫到精神心靈或網路虛擬的「大人物」,往往在現實中無比蒼白且貧乏;甚至連面對旁人眼球中的「自己」的能力都沒有。 如今最讓人欣賞的,是那些在工作職場或任何地方,面對前輩「認真學習」,面對後輩「無私傳述」的人們。 那些努力向著自己學習的方向成為一名「好學生」,同時又在別人的需要請求中成為「好老師」;人海中有緣每遇到這般「性格交集狀態」的人們,我幾乎一定都要蒐集起來,若不能成為我的老師,便要成為我的朋友。 這當中最明顯的指標,應該是「孝順」的人們!以及那些顧念前輩或師長舊情,而長年不懈保持探望,因為「尊師」故能「重道」的人們。 只要接近他們,他們幾乎都有獨特的性格能量,或奇特的人生遭遇。 他們持續從那些無以言喻的「師生關係」中,取得人生的繼續進化,一種天地間的生存狀態或者文明傳遞的奇特因子,從他們身上繼續的接續與傳遞。 如今,絕大部分在現實角色中為人「師」表的,應該很少人能依然自律保持著一種「自我傳承」,而不是如同「補教人生」那般個個「自我放大」的角色狀態了吧! 「補教人生」事件中的爛戲與爛人,很大的原因來自這些傢伙,習慣在孩子們學習仰望的目光中,讓主角們及自己的喜怒哀樂,全然放大到對整個社會自以為是。 我也因此想起在日本,曾經針對「旅行社導遊」做了調查,統計下來導遊們最不喜歡帶的旅遊團是「教師團」!因為這些平日習慣管人吆喝的老師們,各地景點集合總是姍姍來遲,哪裡會群體行動配合?他們也哪裡會聽導遊的指示呢?若非意見特多,就是小事都要無聊批評。日本這個調查結果,倒也挺為寫實莞爾呢! 事實上,任何一位我們心目中的老師,一旦讓我們看見他們「在群體中的散漫、在人群中的浮誇」,甚至開始對我們或外界到處「發牢騷、吐苦水」時,大概也就正式到了「師生因緣」該結束的時候了! 該怎麼選擇「好老師」呢?如何才能不被某些氣氛與情境,或者別人的耳語口碑弄昏頭,而跟上一個最終只是浪費自己生命的「壞老師」呢? 我想起佛教經典中,提出的一種「自我觀察」與「觀察對方」的參考標準:「戒、定、慧」! 再怎樣的「戀師情結」嚴重,終究也要看看學習對象是否永遠保持著「自律、穩定、智慧」。 那些口沫橫飛說著如何要徹底慈悲、徹底修行成佛,卻在「下戲」之後立刻趕著指名要去吃生魚片料理的傢伙,;就算再怎麼圓說「我吃牠,是超渡他」,豈能不搖頭唾視? 那些每每說著恩典與奇蹟,並且要所有人懺悔與祈禱,卻在轉身回望所有教友或小孩時,竟以男女或情欲的眼神去勾招;那些口中滿是神聖,眼中滿是情慾的對象,豈可不趕緊遠離? 「戀師情結」終究要配合著服用「智慧抉擇」的配方,否則人生甚至風險更大。 終究要找到或等到,某些值得的人物,才能進一步追隨,且追隨是因為學習而非啥的「師生情份」,如此才能有人生真實的「啟發」,而非最終搞成一場彼此的「耽誤」! |
|
( 時事評論|雜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