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0/21 11:49:51瀏覽2991|回應7|推薦28 | |
最近日本的新聞都在追著日本航空JAL的鉅額虧損問題,新執政的民主黨面對經濟疲弱的預算赤字,包括成田與關西這南北兩大機場的財務狀態,也都十分刺眼。 其實包括早先油價高漲在內的很多原因,都讓國際航空事業,普遍大幅萎縮。而這便讓我這一趟沿著機場高速公路,準備到桃園機場搭機回返北京的路途上,難免帶著些陰影的眼光,斜眼瞄著這一路周遭。 儘管如此,每次到桃園機場還是忍不住想起,年輕時我第一次到這裡,看著那一場飛機起飛的「盛況」!心中激動澎湃不已。對於一個年輕小子來說,所謂「夢想起飛」這四個字,心中顯現的畫面,永遠是在桃園機場當初這轟然奪目的瞬間! 之後人生的經歷,如同每一架飛機的起落,意味著人生「空間」的碩大移動。 與鐵公路或船運相比,騰空而去的飛機,是超過人類經驗最可及以外的交通方式。 年輕時,我總是對那些能夠「飛來飛去的人」,無論是機長空姐,或者商人白領們的「八字」,很感興趣。 這些人的命運竟然會「註定」在這麼難以想像的,離地N尺之上的虛無空中呢!而這甚至是百年前,壓根都無法想像的生存工作狀態。當年摸骨算命的所有高人,能夠看見這些雲端往來的畫面嗎? 直到如今,人類之中最優渥富庶的族群,往往一個最簡單的觀察指標,便是這種搭機的頻率,與來往於異國空間的自由狀態呢! 而即使是我當初年輕而且很瘦的時候,我也並沒嚮往甚至想過,去當一名空服員。因為對於飛機那種飛向天際的姿態,我總有一個內心深處解不開的「茫然」。 我並不怕飛機失事喪命的機率。我在意的,是飛機從起飛到降落,在起點與終點之間,「速度快到沒有太多懸念」!連在心中把玩著一些憧憬,或者在記憶裡咀嚼著某些鄉愁的時間,都少得可憐。 於是,飛機上的存在意識,最終都只好呼喚「周公」前來相伴。 然後只有在某個機身搖動,或者用餐時間到的聲響驚動而乍醒之際,忽忽悠悠的會在心頭浮現出某個天地人間,一種似假還真的莫名領悟。 除非前一晚太累,否則六個小時之內的飛機,我幾乎都在閱讀與看電影中度過。 因此,每次只有在飛美國或歐洲的長程航線上,我才會有一種假裝可以歷經日夜滄桑的,空間移動的疲憊。 事實上,我往往也是在飛機上才特別好睡,也睡得極為深沈。在飛機上念經持咒或祈禱懺悔,身心也特別感到清爽通透。許多寫作的角度與靈感,也是自然又精采的湧現。 甚至印象中大小號也都無比通暢,飛機上經常是排出宿便的絕妙所在。 而這一切的身心調整,都是為了在另一個機場降落的那一刻作準備。於是,接下來或許就是另一個人生場景的陌生異地了,而在飛機上就如同苦練「易筋經」般開始調整好所有身心的氣脈經絡,然後這才可以在足履重新輕踏上陸地之際,開始展現人生的另一場旋舞風華。 這一次在高速公路上,看到華航的桃園「機場旅館」已經開張了。 那一棟擱置在機場高速公路的最佳動線上多年矗立的碩大建築,這次終於像枯萎多年的老樹一般,開始長出新的枝枒。 但坦白說,我對於這個旅館的生意前景會怎樣?實在比較懷疑就是。 桃園機場近年來的營運成效,不增反減,早已經屢屢被亞洲其他的機場追過。 而桃園機場一向是「公營單位」,一切人事設備按照各項預算來辦事,也很正常。只是坦白說,桃園機場到底每年「虧」或「賺」多少銀兩,印象中從來沒有人去專程報導過;媒體裡面有財務sense與看預算財報天分的,實在是不多!於是我們能知道的,頂多就是「出入境旅客」的人數統計吧! 不過另一方面,機場的發展既然沒有任何「業績目標」,這也讓機場內甚至包括海關查核證件的人員,看來幾乎都是「沒有壓力的慈眉善目」居多啦! 包括朱立倫在桃園縣長任內,推動著聽起來非常壯麗開闊的「航空城」計畫,同時配合因應兩岸觀光政策的開放,以桃園機場為核心的周遭,那一副看來煞有其事的美好前景,其實難免讓人有些心虛。 台灣政府許多的建設規劃項目「立意」甚佳,但最終也只剩下這「立意」而已。 政策與經費投資之後的期待原本都甚為深廣,但運營的數字結算,卻幾乎都是「賠錢」為多!因為所有的政策願景的具體實踐,往往幾乎都見不到貨真價實的「產業」規模,能夠紮實的進駐與擴展。 桃園機場照理說,應該要營運「大幅起飛」!但這幾年每回在桃園機場,看起來幾乎明顯都從台灣要去大陸做事經商的人倍增;但在入境台灣時,周遭明顯是國際商務人士的,卻永遠屈指可數。 至於大陸觀光客方面,雖然人數有增加,但畢竟還是小河涓滴的人數水準,偶爾在機場內點綴著嚷嚷喧嘩著各省家鄉口音,揮去不少冷清的氣氛就是。 這些都讓桃園機場如今的「發展與氣氛」,頗有一種後現代藝術作品「清冷與弔詭」的痕跡。讓人一旦拉著行李穿梭其中之時,驀然間還真不知該用鼓勵或緬懷的態度,來面對這難以預期未來發展的窘境。 相較之下,在那封閉的過去年代,桃園機場是如此代表著一場青春夢想的起飛。 如今網路與資訊都更為暢通,但夢想的勇敢腳步,卻往往反倒裹足不前。 在我們這一代以及之後的年輕一輩,那種所謂的「一卡皮箱」,無悔的奔向天涯的身影,應該早就已經絕跡了! 除非是出國去「玩」,否則不出國,是絕大部分人的心態。甚至在台灣這種產業集中不夠多元、工作機會也正在萎縮的處境中,就算是離開台灣到大陸或亞洲其他外地去發展頗有機會,但很多台灣的年輕人對此恐怕也是皺皺眉,然後說聲,「喔!這樣很麻煩吧?懶得去耶!不想去耶!」 有時讀著一些因為失業「走投無路」的社會新聞,動不動就要燒炭自殺,我總是無比驚駭又不解的,為什麼不「流亡海外」呢?人生這麼短暫,世界這麼遼闊,要死也要「狠狠撈他一票」再死吧!而且經常國外的NPO組織或社會福利救助甚為強大,說不定想死還死不了呢!(然後跟救濟組織來照料的女義工有了感情,然後.....不用死了) 但如今即使在台灣的土地上,面對越來越不容易播下生涯理想的種子,或者高掛工作事業的夢想;但真的願意把夢想拋向遙遠的天際那方,從這一座引擎聲轟轟的桃園機場勇敢出發的人,卻是更為稀少了。 幾乎不會有年輕人會去幻想,是不是可以在日本鐮倉大佛的出口處,找一間小店面,夏天賣珍珠奶茶冬天賣紅豆湯?或者在巴黎唸書的週末假日,到熱鬧的市集去賣一賣紅豆餅?能不能趁著現在墨西哥經濟起飛,去當地想辦法賣一些台灣低價進口的電腦零組件?或者到北歐自助旅行,決意就是要想辦法留在當地,就算嫁人或入贅都行,只要能留在當地教中文,甚至和學生談戀愛也行? 即使聽著年輕朋友們聊天,甚至就只是聊著某些超過台灣生存經驗的,天馬行空的,眺望著遠方的夢想,也都很少呢! 這都讓桃園機場,再也不是一處可以讓自己張開雙臂、迎著遼闊海風一般的夢想端口;而只是這麼如同一座短暫來回往返的火車月台,差別只是不用買個便當上路而已。 經過了這些年,我這麼的每年四處團團飛,我的許多夢想都實現了,於是如今,所有從桃園機場到其他任何機場的動詞,我都用「回」。 回台灣、回北京、回東京、回香港、回雅加達、回美國;每一處地方都曾經是「夢想的家」,也在那裡工作、生活與交友。 於是,當夢想陸續散播在各地,帶著自己的人生前去灌溉,如今都已經茁壯發芽,而我對於這一座桃園機場的動詞也不再是青春少年郎的「去」,而是中年人的「回」了。 桃園機場,紀錄著我所有的夢想,在那些過往的經歷中,逐漸果熟也遍嚐。 不過我發現我這一趟沿著機場高速路,一路直奔機場的心境,卻顯然再沒有過去那種青春動感的恣意盤算,而幾乎都處在那種「產業政策的反省檢討」的狀態呢! 真是糟糕!開始失去了與青春甚至體重「論斤計兩」的能力,真不知我該怎樣才能重新呼喚出當時,所有對於機場的人生憧憬語境,免得我再下去肯定會提早進入夢想的「更年期」,遺忘甚至失去了當年那段對於桃園機場的青春物語。 嗯,或許呢!屬於中年男人新一段的青春物語,應該要先從機場開始,或者在飛機上也行,從一場搭訕或豔遇,開始唄?! |
|
( 時事評論|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