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那些村落的流金時光
2009/08/21 06:46:38瀏覽6573|回應13|推薦31
最近聯合報的部落格中,許多災區之前的照片被上傳出來分享。
那些都是沿著荖濃溪河谷的照片。一條靜謐蜿蜒的河流,一片果實纍纍的河岸,沿著河流兩側的山丘碧巒翠疊,點綴著眼前農家田莊與遠方寺院廟宇的屋瓦,在夕陽餘暉中閃動著金光。
許多當初旅遊六龜、甲仙一帶而車行經過的網友們,珍貴的留下了這些已經全然消失的山水麗姿。
這當中最讓我感慨又動容的,是一張果農的照片。他對著鏡頭開懷而笑!在他身後的蓮霧樹上,紅潤欲滴的黑珍珠已經搶眼萬分;豐收的可期,讓這位老果農額頭與眼角上的歲月皺折,縱使因為笑容擠出更深的痕跡,卻是透然紙上的喜悅。


所有最美的風景照片,都有一種大自然的「均衡之美」。
河流的動,與岸石的靜;果實的紅,與山色的青。雲山遼闊,有花草鮮活;大地萬千,有屋瓦人間。
但這些場景再美,都比不上在任何一張看似有涼風,幾乎能淡然吹拂而出的照片裡面,有一張幸福快樂的人們的笑臉!
當時南台灣的山色河畔,曾經是這麼安然的,也成為許多人們的笑意,比身後的綠意還要盎然躍動的背景襯底。
但如今,這些都毫無理由的,在一夜的風雨之間,連人帶景的,消失了!
怎麼能不讓人由衷去欷噓,這天地造物,是如此的無常難測呢?


特別是那些意味著「死亡」的消失,究竟要多麼「靠近」我們的真實處境,才能讓我們感覺那股萬般雜陳?
一位沿著河谷,一路到達小林村的救災人員形容,很難想像現在的小林村無論黑夜或白天,周遭都「安靜的可怕」!山崩堤毀的慘烈之後,甚至連山裡的動物昆蟲都不見蹤影。
救災人員過夜的帳棚,距離村落原址而如今土石一片的位置其實並不遠,每到夜裡大家也都低迷的無言以對。
遙望那片曾經每天傍晚日落之後村里的燈火點點,如今卻只有一整片深邃不見底的漆黑。

那讓人最痛澈心扉的,並非對於如今黑暗中鬼魅的想像與畏懼,而是在那片土石底下,曾經是一張張記憶照片中,每一位滿是燦爛幸福笑意的面容與身影,如今卻這麼的轟然消失。
造物者之中,不知道究竟是誰,在整座村落之上,覆蓋了一張泥石水流的布幕。在所有人還來不及反應之際,就將所有家園屋宇連同手足親人,全都變不見了!
一張新聞照片中,一名中年男子蹲在當時的家園、如今的河岸之上,他恍然又無助的望著腳下。
被掩埋的的親人,距離他可能只有幾吋的距離,卻是這般生死陰陽的永恆兩端,再難觸及那曾經熟悉的溫度與呼吸。


從午後到傍晚,在飛往日本大阪的機艙靠窗,我望向身旁雲霞深遠的金紅夕陽。
人生,是一場樸實又華麗的牌局。如同在碧藍寰宇中,遠眺著夢想般的一整片日光粼粼,但在那視線的天空底下,卻也是濃密起伏的灰澀暗雲。
無論是網路照片中的那位老果農,和他那些笑容滿足的紅豔蓮霧樹,或者是飛機窗旁的我自己,以及我那無限緬懷的回首舊日情;其實我們都無法躲避,一旦「命運、大自然,人性」這三張「王牌」,在那無憂無慮、繽紛多彩的幸福時刻,一旦卻被這麼冷漠無情的瞬間出手!

而暫時離開了心繫多日的災情現況,此刻我再次對著眼前天地穹蒼的浩瀚美絕,忍不住回想起所有那些我過去環島時,途經南台灣每一次日落時分,車行經過各個村落的那些流金時光。
如果這個天空中的位置,更靠近上蒼,我但願那些災難中所有的不幸,都能在天地無常的殘酷與湍急中,從最初的疑惑與最後的悲傷中穿越而出。
眼淚,是生命中滴水穿石的力量。但願遠方災區的生者繼續起身,亡者終究安息,讓歲月時光中滴落的甘醇記憶,一起陪伴我們從流金人生的所有傷痕中,逐漸癒合平息。
( 時事評論雜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werecho&aid=3244224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懺悔
2009/08/27 15:57

認真的向山河大地懺悔

子孫们才有活路


王尚智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遷流
2009/08/23 02:26
所有那些無法在悲劇中謙虛感念的人,都將難免親身經歷自己的偏見。
官場上的冷漠者,不就是正在如此?

看見無常,也要看見無常中的幸福。
終將失去,但卻才有機會握住永恆。
在偉大的生命遷流的意義之中,那些遠離尊重的偏狹,都是兀自作響的飛蠅。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keep in mind
2009/08/22 14:59

那些地方   不能住人 不能種植  不能開發 

只可以還給大自然 生長含養土水的樹林


tyua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這一切終將導引大家自覺的萌芽
2009/08/22 14:23

聽著田納西華爾滋 (Tennessee Waltz) 這首曲子。聽著、看著,心中真是難過。一直回想著 2009-08-21 中國時報 胡晴舫所寫的「弱者的滅頂與強者的生還」裡的內文...

然而,李維冷靜指出,各處紀念碑不斷重複奴隸自行掙脫沉重鎖鏈的意象僅是一種修辭,其實枷鎖必由那些鎖鏈比較輕鬆的同伴們打破。對李維來說,除了文學與電影之外,所有革命從來不是由真實小人物所發起,而是由那些「懂得壓迫但不是親身經歷」的人所領導。自身雖過著特權生活,看出社會制度的不公後願意從他們的優渥環境走出來,是這樣的社會強者才有力氣改變這個世界,而不是早已遭制度壓得奄奄一息的真正弱者。

這世界還要很多的犧牲才能啟動人們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向這次災難受害的人們、眾生致敬。你們的犧牲觸動人們內心的久已不敢觸摸的黑暗、壓抑,你們的犧牲讓很多人爆炸、憤怒、推卸自己的角色責任,而這一切終將導引大家自覺的萌芽。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垃圾黨
2009/08/22 13:37
就是有民進黨那種專門搞分裂的敗類在搞垮台灣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一切.都那麼簡單嗎?
2009/08/22 13:18

什麼流金時光? 醜陋貪婪的人.

=====================================

樓下的大大.閣下以為小林村的平埔族人.還是其它高山上各災區的原住民們.

他們離開了平原跟丘陵這些原本較適合住人的地方.跑到那窮山僻壤去求生存.

是發覺漢人文化高而自行惭穢躲到山上羞於見人.還是山上風景美空氣好.地勢高較接近天堂.

如果用達爾文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我沒有意見.

但請不要滿口仁義道德.拼命讀書.第一志願考上台大醫學院.台大法律系.以後賺大錢.這樣就高貴又文明.山上種水果.辛苦養育一家老小.就破壞自然.自作孽不可活.就那麼簡單.是這樣的嗎?


whatsoever
等級:3
留言加入好友
什麼流金時光? 醜陋貪婪的人.
2009/08/22 09:51

...在他身後的蓮霧樹上,紅潤欲滴的黑珍珠已經搶眼萬分...

為了賺錢, 滅門滅村,

現在還很多不肯撤村, 還不是為了錢, 打算繼續濫墾開發.

有誰買了房子會淹水會活埋,還要繼續住? 連政府出錢出地方也不搬? 不奇怪嗎?

全台灣這次死那麼多人, 水土流失這麼嚴重, 花這麼多人物力救災,

那些災民不感激援助,不知反省, 反而態度惡劣, 還是要霸住山區資源,

什麼流金時光? 醜陋貪婪的人.


kururu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老實說句話
2009/08/22 09:19
南臺灣好像只有在這種時候,才會在媒體眼中是美的,才會去注意,平常用那種大台北的姿態看事情的也都是你們同一群人,救災也一樣,現在漸漸看得到很多南台灣災區的災民其實對國軍和警消在他們最艱困的時刻第一時間趕去疏散救災是很感念的,只有北台灣一群自以為很懂南台灣災民疾苦的名嘴以及媒體可能也從來沒有去過這些地方吧,嚇得每天都不知所云,只知道這種時刻跟著罵准沒錯~ 
平常時候,南台灣在北台灣媒體代領下則代表的是土和落後,要不然就說草根性很強,用這種負面字眼批評的也是同一群人,南台灣的好在北台灣媒體眼中代表的就像這篇blog一樣,只是一種風景秀麗之美,一種北台灣貴族厭煩了都市生活時,出來走走享受一下鄉野情趣時偶一為之的感覺和感受罷了。
不過說實話,這種情趣似乎也要等發生了這種事才看得到這樣說,平常是怎麼說得呢?「窮鄉僻壤」四個字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土地過度開發
2009/08/22 09:03

土地過度開發,一般百姓固然有責

但是那些縱容百姓的官員,和幫忙關說的民意代表

平常不制止這些作為

出了事,也要負一部份的責任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大地的反撲? 蒼天的報應?
2009/08/22 08:50
都不是...是人活埋了自己............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