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2/08 15:26:28瀏覽2219|回應6|推薦24 | |
「海鷗,飛在藍藍海上,不怕狂風巨浪; 揮著翅膀,看著前方,不會迷失方向; 飛得越高,看得越遠,它在找尋理想。 我願像海鷗一樣,那麼勇敢堅強。」 這大該是印象中,最老的、最勵志的,以及當年最感動的一首歌了。 那時候讀到李察,巴哈「天地一沙鷗」的文章之後,心想,孫儀與劉家昌應該是從這文章的意境譜寫而來的吧! 後來並且看到那部獨白一般的奇妙電影,當時年幼的心靈,第一次有了一種難以言喻的,恍如「天地之悠悠」的,某種殘影清晰的孤寂,以及毫無理由的篤定。 從同伴之中,獨自飛往自己的人生。 小時候我立刻為海鷗擔心的第一件事,是飢餓。 長大之後,我開始從當一名「背包客」學習四處飛行,真正力行海鷗「岳納珊」的精神。 那時,每個月袋中麥克聲響,已經無須擔心天涯盡頭的食物問題。 但更沈重的,是自己翅膀上的羽毛,那其實是一種天生自我探索的無窮哲思。 一直飛得更遠,但往往沒有帶很多疑惑離開,卻帶回來了更多思索。 讓人想起一種所謂,孤獨的氣質。 年輕時,對「孤獨與寂寞」之間的差異,經常搞不清楚。 對於人們大多擔憂與痛苦的,也一直小心翼翼的跟著假裝同樣的擔憂與痛苦。 直到邁開大步併著小碎步,一路到了中年,這才坦然並滿意著,自己那怡然自得「與孤獨為友」的能力。 所謂寂寞,其實只是孤獨的背上發癢,抓一抓就好了。 我認為自始至終,還是因為某種哲思的緣故。 即使在最喧嘩的人群街頭,也猶然本能的需要在天地間滄然孤獨,且自問自答。 而在孤獨天平對稱的另一極端,則是活潑到爆點。 完全不影響我那「恩客通訊錄」在全世界有近兩千個死黨狐群狗友的耍賴交情,以及在媒體人際間被視為開闊玲瓏的風格身段(我承認不是身材玲瓏啦!)。 一位法師好友說,孤獨,是最珍貴的修行氣質。 這一點,我想我是深深同意的。 不隨逐於名利的價值與法則,而且還能不多暗自羨慕嘆息,而同時也絕不能是見不得別人好;如此的孤獨狀態,必須在生活的每個角落剪裁合身。 特別是孤獨的最終,是為了如山崖巖頂,如同天地枯松一般兀自靜絕? 或者某方面來說,孤獨是用來轉化成為一種內在恆持於生存狀態的奇妙動力? 「海鷗」的這首歌,有一些簡單直率的訴說。 應該是在1997年左右吧,瀕臨三字頭還算青春年輕時,總願意在前往卡拉OK高歌時,順道由播歌的DJ好友錄下嗓音。 如今聲音聽來,滿耳朵都是那種專屬年輕人才會有的「想像的滄桑」,還有腰圍當時只有28吋時的「坦然的矯情」。 剛剛上傳放到網路時,自己像個老人般,似笑非笑的沈默著聆聽。 而今早聖嚴師父移靈,前往苗栗勸化堂荼毗。 令我最後憶念起這一生的性格與遭遇,也像天地一沙鷗般的聖嚴師父。 而午後讀部落格友「鐵頭」的文章,總是感覺像吃一頓假日無壓力早餐般恣意清恬。她某篇文章中,還掛上了她自己唱的「情難枕」呢! 於是,我請十多年前的那位俊美年輕人,重現江湖,唱一首比自己還老的老歌。 「海鷗」,那一首訴說著孤獨與飛翔的,好聽的歌。 |
|
( 心情隨筆|男女話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