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8/04/09 17:34:01瀏覽5414|回應0|推薦7 | |
喜歡小田和正的歌。 80G的iPOD裡,唯一全部專輯連同每年演唱會實況,佔據滿滿的只有他。 已經年屆六十的小田,被稱為日本的情歌聖手。 寫情寫愛,寫所有在愛情中等待、出入,與徘徊的所有場景。 他是這麼唯一的歌手,聽他的情歌, 無論幽迴或奔放,心傷或思念,都會觸發一份清醒與釋然。 最初是高中時,因為黃鶯鶯的翻唱歌曲「一聲再見」, 當時既青春又蠢蛋的年紀,雖一邊聽歌感動著,邊流淚也還能邊瞄著誰唱的? 當時那份扯進心坎的青春戀情,因此提前有了分離的主題曲。 即使坐在海邊,十指正交錯著幸福, 耳機裡卻先暗自沈湎著,高中畢業今後各奔天涯的無端感嘆。 每個人都有喜歡的歌曲,與欣賞的歌手。 對於我這種習慣在感情中初抵達,就先翻閱離開時間表的人, 小田和正的歌,正好成為私人愛情的預言家兼顧問。 他的嗓音高亢透明,除了能隨興的懷收奔放, 最特別的是,是啟動唱出的那份心境,已經完全與聲音揉合為一。 由他鋼琴自彈的音符開始,一開口就足以含攝人間所有男與女,悲與喜,童顏與滄桑的心緒頻譜。 從2001年開始,除了巡迴演唱會,他還在耶誕節或跨年前夕, 舉辦一場「約束」的演唱會。觀眾包含男、女,甚至老中青幼全部都有。 隨著他的年紀更長,歌聲中隨觸可動的情感,更加溫醇穿透。 一個歌者的心,一旦能難得寬闊,聽者固然以自己生命的情境演繹; 但歌聲要真的甚至能拎著聽者迷惘的心,往地平線的海天深處飛去,還確實不容易! 相形之下,如今,國語情歌中寫與唱的人, 大多習慣框在一個略嫌濃濁的故事情境,意欲讓人陷入。 歌手與歌曲,感覺像一場刻意聯手的設計佈局。 於是這讓那些在歲月中逐漸沈靜的人,只看見過度渲染的場景, 青絲華年的記憶,配樂並非如此,於是這些歌曲便再難打動人了。 我在小田和正第一次來台開演唱會之際,以新聞總監之名, 實際是個瘋狂愛慕的歌迷,踢走我的娛樂新聞記者,自己去做專訪。 原本媒體輪流五分鐘的安排訪問,在我真正熟悉一位歌手的思路與問題中, 小田談了近半小時。 其實我只是來印證一個隔著時空的聆聽者,在各自對於人間愛情的視角中, 與一個敘述者之間,是如何的差異著與想像著。 縱使美不勝收、秘不可說,或者苦不堪言, 反正我曾有的愛情所歷,都寄收在小田和正的歌曲及聲音之中。 那些在愛或不愛邊緣徘徊的,也多虧了小田敘述著情感背後的無助代價, 讓我總能在別人迷離的故事中,猛一鞠躬,提前笑著,搖頭走人。 好奇妙喔!最瞭解自己故事的,怎會是一個不認識的日本人呢? 請他繼續保持此刻的健康,比我瘦2快0公斤的身材,以及繼續創作吧! 更謝謝他多年來,陪著我, 在人生所有動身、旅行與歸程的片刻, 總是能夠不忘初衷,順著耳邊的歌曲與故事, 從如夢的愛情中,微笑醒來。 |
|
( 興趣嗜好|偶像追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