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第一次返台客座的時光足跡
2010/12/02 11:59:04瀏覽2175|回應0|推薦65

第一次返台客座的時光足跡

      在「阿慶」過去的時光足跡中,三次的返台客座都是生命的高潮,而且每次都留下了珍貴的回憶。這三次客座分別是:1982年和 1990年在台灣大學,和 2009 年在東海大學。生命中的第一次總是最期待,最努力,和最甜美的,因而寫上一篇那段日子的時光足跡。

      在「阿慶」工作的大學,好像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在教學研究連續七年以上之後,如果經過層層上司的同意,可以拿 Sabbatical leave  (「進修假」或「安息假」),半薪的一年,或是全薪的半年。所謂的「進修假」是指到其他的學校作學術交流,或是找個地方,安靜的寫書著作。通常,工作了七年以上,應該在自已的專業領域有點成就,值得和別人交流分享或寫書發表。

      雖然學校有這種規定,但是真正能拿「進修假」的老師並不多。首先是,這位老師那段期間所教的課怎麼辦?因為大學及研究所的課專門得很,不是別人可以代課的,假如有人代,那人的薪資來源呢?另外是,個人的研究課題怎麼辦?放開一年,對自已的研究進度將會是無法承受的損失。

      申請「進修假」在作了詳盡的安排之後,先要過系,院,校三大關卡,最後送到州的高等教育司批示才生效 (因為「阿慶」工作的大學是一所州立大學)。這些層層的手續要花好幾個月。到台灣大學客座那兩次,由於在台灣的費用是國科會出的,所以台灣那部份申請的手續也很毫時,不僅如此,國內外雙方的申請,在時間上要配合的很準才行。

      經過了繁雜的申請手續和耐心的等侯,1981年的年底,全家終於返台。在搬進宿舍之前先在岳父母家擠幾天。或許是那時侯台大客座教授並不太多,還是「阿慶」運氣好,能搬到台大在溫州街一帶唯一的客座教授宿舍,溫州街 18 4號。後來聽說,那間日式房子原來是彭明敏教授在台大教書時的宿舍,由於他逃去了美國,因而學校把他的宿舍改成客座教授的宿舍。房子內有基本的傢俱,自己只要買些枕頭被褥之流的日常用品就可以了。菜可到附近的泰順街的菜市場去買,衣服可到溫州街的今秋商場去添,相當的方便。

      那時,「阿慶」的鄰居們都是台大有名氣的老教授,左鄰是文學院的毛子水教授,聽說他的字寫的非常好,朋友們曾建議「阿慶」向他要幅墨寶,可措「阿慶」瞼皮不夠厚。右鄰是工學院的金祖年院長,對面則是歷史系李濟教授的家人住著,從沒見過李教授本人。斜對面住了一位畫家徐悲鴻的姪女,一位國畫家,熟了之後,記得她曾送我們兩小件她的畫作。

      日式宿舍的前院長著雜草和小樹,後院有幾棵麵包樹和一個乾枯的魚池,在這種虫蟻防不勝防的環境下,小孩子們飽受蚊子的侵襲。老大皮膚比較敏感,過度的抓癢常引起發炎,我們還聽友人的建議,到龍山寺附近買中草藥給她清洗呢。

      住日式宿舍有意思的是,偶而會有陌生人要求到前院拔取某種中藥草,我們當然不會介意。說實在的,「阿慶」真沒想到這輩子也能住一陣子日式的官舍。聽說在我們返美沒過多久,台大在溫州街 18巷的日式宿舍都被拆除,改建了公寓高樓,當年的街景只有在相片中追憶了。

 

            當年溫州街 18 4號的大門

      由於「阿慶」的三個學位和教學研究工作都在食品科枝領域,而在那個年代,食品科枝在台灣還可以說是比較重要的科枝,想到返台客座,首先會想到位於新竹的食品工業研究所。或許是當時的國科會有客座教授的經費給大學申請,食品研究所的馬所長就聯絡台大畜牧系代向國科會申請了。當「阿慶」知道這種安排之後,把客座期間的工作安排也分成兩份,週一到週三在食品工業研究所,週四到週六在台大。在食品工業研究所義務工作的時候,馬所長提供了一間客房及三餐。通常週一一早去新竹,週三下了班便回台北。

      「阿慶」至今還記得,在新竹火車站下車之後要走一段的路,穿過鐵道和一座叫為竹蓮的傳統市場,再走過一段賣棺材及喪葬用品的大街,才到食品工業研究所,由於出入都要經過那看起來不怎麼愉炔的路段,所以晚上在研究所時,極少外出,通常是和一兩位住在所裡的單身員工一起,在活動大廳看電視。沒什麼好看的電視時,只有看些書了。

      住和工作的問題解決之後,接著就是處理孩子們上學的事。說真的,孩子們的上學全靠內人的功勞,她不知道碰過多少釘子,受了多少的氣,才把兩個女兒分別送入金華女中和龍安國小。為了讓她們早點準備,我們在開學前一個多月就請了一位小學老師先給她們上課,尤其是教中文。記得當時是每週三個晚上,一次兩個多小時,一個月一百美元的現金。民國七十一年,台灣的經濟尚末起飛,這種家教的待遇,應該沒有虧待人家。

 

            媽媽和她那三個準備上中文學校的ABC

      上台灣學校最痛苦的,該是上初一的老大了,除了英數以外,國文史地都趕不上。針對這種情形,「阿慶」給有關的老師們都寫了信,懇求他們不要生氣,因為我們的目的只是讓她接受一些中國文化,請老師們忍耐一個學期,該給什麼分數就給什麼,我們並不介意。說真的,叫她說和讀中文已夠難了,何況是從未聽過的中國地理和歷史名詞呢!不給她分數的壓力,上課的情緒高多了。

      老二讀國小四年級,情況比較好,頭一個月她的成績不好看,然後漸有起色而且很快地可以跟了上去。那學期,她由中文的文盲開始,一路追趕,到了學期末了,她的總成績在全班排名上,巳是前百分之六十的位置。「阿慶」認為,她要是在台灣讀下去的話,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老三進「信友幼稚園」,開頭時常給我們說,老師告訴他在學校不可以講英文。一個多月以後,他不再講英文,國語愈來愈流利,同時可以唱許多兒歌。很有意思的是,他常常不經意的說出一長串的台灣話,問我們那是什麼意思。小孩子學的快,忘的也快,回到美國不到兩個月,他又把國語還給老師了。

      第一次返台客座,每週分別在台北和新竹兩個地方工作,還要遙控在美國研究室內的技術員和研究生的研究進度,加上週末常常到高雄探望親友,時間總感到不夠用。客座快結束前的一陣子,常被邀請外出演講,日子過的更忙。很快地到了學期的末了,享受到生平第一次畢業班同學舉辦的謝師宴,感到師道的尊榮,在國外那有這種福份?

 

            在系所謝師宴上的老師們

       或許那時侯在台灣的外籍客座教授並不太多,學期結束暑假開始前,政府的有關單位還邀請這些人和他/她的配偶參加「省政建設」參觀團。「阿慶」當然沒有放過那個機會,請了岳父母來照顧孩子們,我們由北到南的參觀了許多以前沒有聽過,或看過,的機關場所,真是很感激那時政府在宣傳工作上的用心。那三天兩夜的行程,也可說是客座日子的活動高潮,時過境遷,後來的兩次客座就不再有這種機會了。 

 

           1982年參加「省政建設」參觀團的客座教授們

      有的朋友會認為客座是賺外快的機會,其實是錯的。或許是初次在台灣過日子,而且手頭也放鬆一些,客座期間國內外兩份的薪資,在兩邊的開支後,並沒有什麼結餘。可是客座期間,親情友情帶來的收穫,卻不是金錢所能量度的。建議海外學術界的朋友們,當站穩腳步之後,該不為名利的考慮到自己的故鄉客座,「阿慶」確信,那客座後的感覺,一定是美好的。

( 心情隨筆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ultrychen&aid=4657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