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差別定位
2009/12/04 11:56:06瀏覽207|回應0|推薦2

兵法裡面,避實擊虛應該是大家的常識了吧,想要堂堂正正的一戰,無謀的去打比自己強大許多的對手,這樣的將帥無疑是為了自己高貴美德的名聲,而把士卒的寶貴生命視如草芥的宋襄公啊。現實生活中,這種情境其實常常發生,有競爭的時候,特別是如此。

我的力量比對手強大許多時,我應該認為對方會光明正大的乖乖被我擊敗,然後心甘情願的被我踩在腳下?我的力量遠遜於對手時,我應該依照對方的期待,乖乖的被打敗,接受對方所有的屈辱性條件?在某些道德家的眼裡,答案是肯定的,只是這種的道德家他們似乎永遠是站在既得利益,也就是強者的那一邊,這種道德符合他們的利益,卻不見得符合弱者的利益。所以這裡就別談道德方面的議題了。

想想看喔,一個目標,如果有兩個人彼此競爭,大概的情況會是,一方的所有條件上都遠遠比另一方還要強嗎?還是,雙方各項條件互有長短呢?實際的情況,就算沒人教,往往都是,雙方均想以自己認為自己最有優勢的那一面,來與對方進行對決。當兵的時候,傻蛋幹義務役的預官輔導長,不免要常常和軍士官與小兵交涉,我就發現啊,官階比我高的,就會擺出一副官階比我高的姿態(即使他因擺爛而沒啥地位),進入單位時間比我久很多的,則是會擺出一副比我資深的姿態(擺老不幹事啊),自認和上級關係很好的,則是擺出一副紅人的姿態(真是白目),以上都沒有的話,在某項他們的專業上,也會拿他們的專業能力的不可替代性來和我談條件(其實去其他單位隨便也能找到人幫忙啦),要是連專業能力也沒有任何優勢的,還有一招最好笑的,就是"輔仔,我比你大一歲喔",這種有點無厘頭的姿態,想在口頭上占點便宜。好笑吧,避實擊虛根本就是人的本能,只是,在某些場合會自然的發揚出來,只是在某些場合卻又傻到不行。

看一些西方的企業管理的書,企業有一項策略幾乎可以說是常識,就是競爭時的差別定位,產品區隔,避免價格競爭(後來出的藍海策略實在不是什麼新點子)。觀察競爭對手各方面的實力,找出適合的環節,集中資源投入強化,並做出市場區隔,似乎是優秀經理人極為常見的作法。可是在台灣呢?好像經常是老闆面子過得去就好了,撕殺就撕殺吧,很多企業主才不會去想這些差別定位方面的問題,反之,一窩蜂策略似乎比較流行。這種一窩蜂策略,勝者通吃,對制高點上的頂尖企業來說,沒啥問題,但是對下面那一堆當屍體的企業來說,這可是很高的社會成本。而且,消費者的需求有許多面向,這種一窩蜂的競爭只會對消費者某個面向的需求特別有利,但整體來說卻是不利的。要把避實擊虛的精神從個人帶到組織的時候,似乎會遇上一點人性面子上的障礙吧,西方人的面子神經比較沒那麼發達,好像比較不會受到牽累,所以,態度上,比較務實。所以呢,西方人的企業管理也似乎比較先進一點吧?是因為西方人智商比較高嗎?好像只是因為西方人的態度比較務實而已吧。

從企業的競爭向上拉到國家的競爭來看,台灣在廿年前左右好像做過一次還算成功的差別定位,但是隨著時勢不斷變遷,我們似乎一直緊緊抱著當時的定位不放,即便成本已不再是台灣的相對優勢也一樣,情況好像是這樣的吧。要從策略面上做調整,重新制定國家產業的定位,需要領導人有足夠的決心,明確的方向,還要有排除眾議大膽推行的決斷力。同樣的,這條路上最大的障礙,還是人性或面子上的弱點。以個人良好名聲能寫入歷史教科書為目的,而不以整個社會的共同利益當作考量的基準,那就會無從認清目前國家的現狀與國際間的競爭態勢,方向似乎就會明確的是在東遮西掩,努力維持現狀並期待奇蹟出現,讓整個社會資源的配置都處在一個被動的地位,競爭力也就會不斷滑落了,當然,這個態勢下,良好的名聲,也就只是幻想而已啦。

這差別定位的競爭策略,其實還只是很初階的手段,真正要達到高明,是不會拘泥於戰,而是亦戰亦和,亦競爭亦合作,亦擅用謀略亦以德服人,所有的行動都是指向最後的目標,也就是整體的利益,要達到這個層次,必要的先決條件是務實的態度。將力量用在正確的地方,其威力就會很大,形勢既是自然的,也是人為的,轉個念,世界可是大不同,不是嗎?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ndin&aid=355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