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連開個會都不會
2009/11/18 11:38:29瀏覽206|回應0|推薦0

之前做過幾份工作,總有種感覺,開會的效率太差了。問題有分很多種,把我能歸納出來的幾種拿出來討論一下吧。

沒弄對問題。有某個方面需要改善的共識,但是改善的方法方向不太對。如果這個方向是老闆或較有權力的主管決定的,小小員工可能很難去影響。於是乎,在工作方面不斷的開會,就顯得缺乏意義了,執行的人缺乏士氣,帶頭的卻一頭熱,這可以說是痛苦的開會。

會議缺乏主導。有時候目標大家也都認同,但是會議開到一半,一件事引起了某些人的興趣,然後主題就跑掉了,原本的會議還沒有達成共識就結束,會中意外的熱烈討論也不一定有納入管理,與會的一部分人像空氣一樣被晾在旁邊,這可以說是莫名其妙的會議。

為踢皮球而開的會。有問題要解決,但是沒人想要想辦法去解決問題,而是把所有希望寄託給一個倒楣鬼,反正問題解決不了所有責任有倒楣鬼擔就是,開會的人百種心思,就是沒放在解決問題上,名為開會,實則權力角力,這可以說是敗亡之象的會議。

例行而沒意義的會。會議成員所有人都是沒意見,或照陳例應付了事,若會議目標是發現問題則是永遠天下太平一切順利的氣氛,若會議目標是要解決問題則是主管英明仁武問題勢必迎刃而解這樣的結論,這可以說是讓人打呵欠的會議。

缺乏主角的開會。會議目標所關聯的重要人物沒有被列入開會成員,也缺乏與主角事前的溝通,開會時大家站在各自立場各說各的,真正能說對或不行的人卻不在,開會總是在順利的氣氛中經過,只是不會有可以執行的結論,這可以說是各說各話的會議。

會議結論詭異。會議的主持人,往往在充分的討論後,認為大家都已經發洩夠了,然後把自己早已準備好的結論給大家做總結,至於剛剛討論什麼就無關緊要,好像大家已經被他說服了一般,已經知道如何執行他那個不知怎麼著手的執行方案一樣,這可以說是自說自話的會議。

不被重視的會議。有時候會議的結論常常被遺忘,會議結束時的追蹤待辦事項也是草草了事,好像沒開過一樣,曾經開過的會,只有在某人突然跳起來,指著對方說"這句話可是某次開會時你自己說的!"這樣的時候才會出現在大家的記憶之中,當成吵架的工具還不一定有什麼力道,這可以說是若有似無的會議。

開會的藝術,方法,甚至有效率開會,相關的知識其實大家幾乎都知道不少,但是開會的無效率依然存在,想要改革似乎只有爭權奪利爬上高位由上而下推展才有辦法,偏偏傻蛋就是不喜歡爭這些權位與拉關係,只求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無愧於心而已,所以工作都幹不長久啊。有時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大部份傻蛋眼中淨做些蠢蠢的工作的主管與同事,只是被整個環境的氣氛牽著走,他們本身也不算什麼品行腐敗的壞人,只是時勢所趨,不得不順其自然。

開會是組織溝通的重要環節,基層能明白老闆的想法與目標,老闆能聽見基層的意見與心聲,有時候就得要靠有效率的開會。如果把組織比喻為一個人,則老闆是腦,中層管理結構是神經,基層員工是眼耳手足,一個又聾又瞎,還不能隨心所欲指揮四肢動作的人,那是多麼的像廢柴啊。如果在溫暖的春天,嘴巴張開就有得吃,那是沒有什麼生存上的問題,如果是在冷冽又難找到食物的冬天,只怕很難救活吧。組織的道理大家都知道,不過就是上下利益一致,上行能下效,下情能上達,只有整個組織耳聰目明,手腳靈活,才能讓腦袋裡裝的雄心壯志得以伸展。這個道理,知道的多,做得好的卻少,根本原因呢?只怕就是上下利益總是不能一致,彼此總想多占對方點小便宜吧!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ndin&aid=3508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