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想要跟大家推薦的書,是一個朋友推薦的,她上網查詢後發現有個詞叫做“有毒的父母”,然後發現自己很多的痛苦都是來源於她的家庭。她是我很要好的朋友,所以我們一起讀這本書。在閱讀的過程中,她經歷了痛苦,因為她發現很多作者所敘述的問題都與她自身經歷很相似;我也痛苦,是因為我才發現這世上很多的孩子竟然被家庭傷害影響得那麼深、那麼痛!尤其是在閱讀書本第二部分心理治療的過程,我被那些血淋淋的表白書信和真真實實和父母親揭開傷疤的對峙給震懾住了。心理治療雖然不靠藥物,但是藉著角色扮演、小組的幫助,帶出的治療非常有效,且不光治標還治本。讀完之後意猶未盡,我想之後我還是會再讀一遍!推薦大家可以去讀,尤其是心理治療師,可以更多幫助個案解決童年時的傷害!在此我只是分享我自己所hightlight的重點,想要看原書的請上網去購買唷!
書名: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
作者:(美)蘇珊·福沃德
出版社: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購買網址: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CN11601756
- 父母在我們心裡種下了精神和情感的種子,它們會隨我們一同成長。在有些家庭裡,父母種下的是愛、尊重和獨立,而在另一些家庭裡,則是恐懼、責任或負罪感。
- 這些父母加之於孩子的情感傷害,就像化學毒素依樣蔓延至孩子的整個身心,而孩子遭受的痛苦也會隨著成長不斷加深。
- 對於一個毫無防範、依賴父母的孩子來說,很容易覺得自己做了“壞事”在先,惹得父親發火是理所當然的,並因此感到愧疚。
- 不論何種形式的虐待,有毒的父母帶給孩子的傷害都是一樣的,無一例外。舉個例子,或許你的父母並不酗酒,但是酗酒家庭的典型特徵——吵鬧、不安,孩子缺少正常的童年生活——對於其他類型的中毒的子女來說,一樣感同身受。
- 父母的需求、期望以及因為沒能達到他們的要求而產生的愧疚感會一直縈繞在子女的心間,即使父母已經去世很久。
- 你的父母應該為自己做過的事情負責。當然,你也要為自己成年後的生活負責,但是成年後的生活很大程度上是由不可控的經歷形成的。
- “否認”是最簡單也最有力的心理防禦方式。它借助虛假的現實來極力縮小,甚至是否定痛苦的生活經歷所產生的影響。它甚至能令一些人忘記父母曾經的所作所為,繼續把他們當作完美的偶像頂禮膜拜。
- 否認是情感高壓鍋上的蓋子:鍋蓋在高壓鍋上放得越久,積聚的壓力就越大。
- 如果我們能夠早點坦然地面對這種否認心理,便能像打開鍋蓋上的壓力閥一般,輕鬆地排解壓力,化解危機。
- 當你竭力去重新建構自己過往的真相時,尤其是當事情的真相使他們顏面受損時,你的父母很可能一口咬定“哪有這麼糟糕”“當時的情況不是這樣的”,甚至說“根本就沒有這回事”。
- 對於許多中毒的成年子女而言,否認是一個簡單的、無意識的過程,把特定的事件和情感從自己的意識中清除,裝作這一切從未發生過。
- 合理化就是,我們用“充分的理由”來對事情做出解釋,以排除那些令人痛苦不安的可能性。
- 因為無法面對父親的冷漠和不信任,她便用許多合理化的解釋還保持他在自己心目中的神聖形象——儘管他的所作所為給她造成了難以言說的痛苦。
- 只要能把怒氣發洩在其他男人的身上,她就不會察覺到自己心底對父親的憤怒。
- 承認尚在世的父母對自己造成的傷害已屬不易,在父母過世後再去責怪他們曾經的過失更是難上加難。
- “不可對逝者出言不遜”或許只是人們推崇的老生常談,但在現實生活中,當人們想去解決已故父母之間的衝突時,它卻常常成為阻礙。
- 不論他們仍然在世還是已經作古,在神話他們的同時,也意味著在以後的生活中你將個恪守他們所信奉的規則,將痛苦的情感視為生活中的一部分,甚至將它們合理化,說服自己其實這對你還頗有益處。是時候停止這一切了。
- 當你將有毒的父母拉下神壇、讓他們回歸凡人姿態的時候,當你找到勇氣實事求是地看待他們的時候,你才能在與他們的關係中實現力量的平衡。
- 既然自己的需求得不到回應,他便學著乾脆否認自己有需求這回事,以此來對抗孤獨感和情感缺失。他的存在就是為了照顧別人,至於他自己則無關緊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