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余華《許三觀賣血記》小說裡的人文蘊涵
2013/12/21 20:13:57瀏覽1437|回應0|推薦1

余華《許三觀賣血記》小說裡的人文蘊涵

實踐大學博雅學部專任教授

一、前 言

余華,是中國大陸當代知名的小說家之一,與葉兆言和蘇童齊名,從1984年發表小說以來,就是大陸先鋒派小說的代表。余華的父母是醫生,從小住家就在醫院的太平間附近,小時候就經常聽到有人在哭送親人,面對生死的場面,使得他比一般人更早領悟生死的痛苦與問題,於是在他的許多作品中都見到描寫生死的主題。本文所要討論的長篇小說《許三觀賣血記》曾被評選為「九十年代最有影響的十部作品」,也是「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世紀百強)的五百多本評選書目之一, 可見這部作品的價值。

一部感人肺腑的小說,是足以召喚多層次的生命經驗的,這是相當重要的文學價值所在,《許三觀賣血記》正是以相當博大的格局寫盡了中國人的苦痛,並以寬厚的溫情描繪磨難的人生,同時也表達了每個生命都會找到出路的求生意志。小說的真實感越強,感染人的程度就越大,那樣才能引發讀者最大的「人文」效益。

本論文著重探究《許三觀賣血記》人文品質的價值特色,小說交融著時代的荒謬、矛盾與諷刺,而對人的生存尊嚴提出關注,關注其生存狀態與生活品質,尤其是對弱勢族群的關懷、愛護與協助。社會文明進步與否,便是以「人文關懷」為指標,尤其人類自覺意識提高就是直接反映在「人文關懷」的深度上的,這是《許三觀賣血記》所關注的現實的人文關懷的精神,也是本文所要研析的重點所在。

本文將從六個面向切入,探究其人文品質的價值特色:「行善避禍」、「知恩圖報;以德報怨;言而有信」、「超越『血緣』的人性溫情」、「正面樂觀」、「患難見真情」和「對弱勢族群悲天憫人的關懷」。    

文學評論家王德威認為余華這十年來的創作「以怪誕的人事情境、冷冽的近乎黑色幽默的筆法,吸引(或得罪)眾多讀者。……父系家庭關係的變調,宿命人生的牽引,死亡與歷史黑洞的誘惑,已成他作品的註冊商標。而這些特徵競以身體的奇觀──支解、變形、侵害、瘋狂、死亡──為依歸……見證了一代中國人的苦難。」[1]的確,《許三觀賣血記》以小人物許三觀的角度和立場去看大環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五、六十年代──的強烈轉變,余華從第十八章到二十五章,藉由文字透過許三觀的視角介紹給讀者整個政治環境的變化,許三觀對許玉蘭說:

 

今年是一九五八年,人民公社,大躍進,大煉鋼鐵,還有什麼?我爺爺,我四叔他們村裡的田地都被收回去了,從今往後誰也沒有自己的田地了,田地都歸國家了,要種莊稼得向國家租田地,到了收成的時候要向國家交糧食,國家就像是從前的地主,當然國家不是地主,應該叫人民公社……我們絲廠也煉上。鋼鐵了,廠裡砌出了八個小高爐,我和四個人管一個高爐,我現在不是絲廠的送繭工許三觀,我現在是絲廠的煉鋼工許三觀,他們都叫我許煉鋼。你知道為什麼要煉那麼多鋼鐵出來?人是鐵,飯是鋼,這鋼鐵就是國家的糧食,就是國家的稻子、小麥,就是國家的魚和肉。[2]


許三觀對許玉蘭說:
   

我今天到街上去走了走,看到很多戴紅袖章的人挨家挨戶地進進出出,把

鍋收了,把碗收了,把米收了,把油鹽醬醋都收了去,我想過不了兩天,

他們就會到我們家來收這些了,說是從今往後誰家都不可以自己做飯了,

要吃飯去大食堂,你知道城裡有多少個大食堂?我這一路走過來看到了三

個,我們絲廠一個;天寧寺是一個,那個和尚廟也改成食堂了,裡面的和

尚全戴上了白帽子,圍上了白圍裙,全成了大師傅;還有我們家前面的戲

院,戲院也變成了食堂,你知道戲院食堂的廚房在哪裡嗎?就在戲臺上,

唱越劇的小旦、小生一大群都在戲臺上洗菜淘米,聽說那個唱老生的是司

務長,那個丑角是副司務長……[3]

 

這一年夏天,許三觀從街上回到家裡,對許玉蘭說:
   

我這一路走過來,沒看到幾戶人家屋裡有人,全到街上去了、我這輩子沒見過街上有這麼多人,胳膊上都套著個紅袖章,遊行的、刷標語的.貼大字報的,大街的牆上全是大字報,一張一張往上貼,越貼越厚,那些牆壁都像是穿上棉襖了。我還見到了縣長,那個大胖子山東人,從前可是城裡最神氣的人,我從前見到他時,他手裡都端著一個茶杯,如今他手裡提著個破臉盆,邊敲邊罵自己,罵自己的頭是狗頭,罵自己的腿是狗腿……
你知道嗎?為什麼工廠停工了、商店關門了、學校不上課、你也用不著去炸抽條了?為什麼有人被吊在了樹上、有人被關進了牛棚、有人被活活打死?你知道嗎?為什麼毛主席一說話,就有人把他的話編成了歌,就有人把他的話刷到了牆上、刷到了地上、刷到了汽車上和輪船上、床單上和枕巾上、杯子上和鍋上,連廁所的牆上和痰盂上都有。毛主席的名字為什麼會這麼長?你聽著:偉大的領袖偉大的導師偉大的統帥偉大的舵手毛主席萬歲萬歲萬萬歲。一共有三十個字,這些都要一口氣念下來,中間不能換氣。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因為文化大革命來啦……
[4]

 

許三觀有點明白什麼叫「文化大革命」?「其實就是一個報私仇的時候,以前誰要是得罪了你,你就寫一張大字報,貼到街上去,說他是漏網地主也好,說他是反革命也好,年月最多的就是罪名,隨便拿一個過來,寫到大字報上,再貼出去,就用不著你自己動手了,別人會把他在死裡整。」[5]

以上的文字雖是輕描淡寫提到了大躍進、全民煉鋼、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其中卻是涵括了沉重的歷史洪流的傷害。

.....

.....

〈余華《許三觀賣血記》小說裡的人文蘊涵〉,《長庚人文社會學報》,20124月,第5      1期。



[1] 王德威:〈傷痕即景,暴力奇觀──余華的小說〉,收入余華著:《許三觀賣血記》序論,臺北:麥田出版,1997.5,頁25-26

[2] 余華:《許三觀賣血記》,臺北:麥田出版,1997,頁149

[3] 余華:《許三觀賣血記》,頁149-150

[4] 余華:《許三觀賣血記》,頁200

[5] 余華:《許三觀賣血記》,頁201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iyueh2288&aid=796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