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2/19 23:00:25瀏覽2066|回應0|推薦1 | |
文學與社會:文學裡的社會關懷 陳碧月 實踐大學博雅學部專任教授 文學除了認識生活,給人以審美的功能外,重要的還在於對人性、社會和文化所呈現的關懷。文學反映人生,人生又離不開社會,故而作家總將其在現實社會生活的遭遇反映於文學作品中。以下舉兩位中國大陸當代的年輕作家──畢飛宇和韓寒的小說加以說明。 一、畢飛宇 1987年,畢飛宇自揚州師範學院中文系畢業,分發到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校,那是一個為殘障人學校培養老師的學校,剛去時,內心沮喪,任教五年,離開時,他決定為盲人寫一本小說。他熱愛運動,加上長期伏案寫作,他開始在南京住家附近的推拿中心推拿放鬆,很快的和盲人建立友誼。每次和他們相處,盲人帶來的快樂遠遠超過自己帶給他們的快樂。他們的樂觀讓他感動。 2007年過年後,一位盲人朋友說:「你寫小說為什麼不寫我們盲人?」他嚇了一跳,反問,「你們希望我寫麼?」朋友回答說,當然,他們一直沒有讀到描寫他們生活的小說。自此,畢飛宇開始有意識接觸社會上的盲人群體。 畢飛宇在2008年發表了他的第二部長篇小說──《推拿》。之後,在台灣出版時,說明了他寫《推拿》的動機:「一:中國處在一個經濟騰飛的時期,這很好,但是,有一個問題,沒有人再在意做人的尊嚴了。我注意到盲人的尊嚴是有力的,堅固的,所以,我要寫出盲人的尊嚴,這對我們這個民族是有好處的。二,就我們的文學史來看,我們沒有一部關於盲人的小說。以往的作品中,有過盲人的形象,但是,他們大多是作為一個『象徵』出現的。我不希望我的盲人形象是象徵,我希望寫出他們的日常。」[1] 畢飛宇為了人物的飽和度與真實性,他毫不過度矯情地給予殘障人士同情與關愛,而是站在尊重的立場,中肯而持平地去關照那一群盲人推拿師內心深處的黑暗與光明。《人民文學》主編李敬澤評論:畢飛宇的《推拿》恰恰以很小的切口入手,對盲人獨特的生活有透徹、全面的把握。這部小說表現了尊嚴、愛、責任、欲望等人生的基本問題,所有人看了都會有所觸動。[2] 《推拿》裡的王大夫是盲人,先天的,小馬也是盲人,卻是後天的。同樣是盲人,先天的和後天的有區別。小馬九歲那年出了場車禍,毀掉了他的視覺神經,父親帶著他開始漫長城市之間輾轉求醫的治療,最遠到過拉薩,他們在希望、失望和絕望中度過,最後,當一位從德國回來的醫生宣佈:「不可能會好的」。小馬跟一個手上拿著碗的阿姨,要東西吃,當阿姨把碗給他時,他把碗砸在了門框上,手裏卻捏著一塊瓷片。小馬拿起瓷片就往脖子上捅,還割。沒有人想到一個九歲的孩子會有如此駭人的舉動。醫院在第一時間就把小馬救活了,他的脖子上就此留下了一塊駭人的大疤。 車禍卻摧毀了他的視覺神經。小馬徹底瞎了,連最基本的光感都沒有。但是小馬的眼睛看上去和一般健全人並沒有任何區別。如果一定要找到一些區,其實也有。眼珠子更活絡一些。在他靜思或動怒的時候,他的眼珠子習慣於移動,在左和右的之間飄忽不定。一般的人是看不出來的。正因為看不出來,小馬比一般的盲人又多出一分麻煩。 盲人乘坐公車是可以免票,有一次小馬剛剛上車,「司機就不停地用小喇叭呼籲:乘客們注意了,請自覺補票。小馬一聽到『自覺』兩個字就明白了,司機的話有所指。盯上他了。小馬站在過道裏,死死地拽著扶手,不想說什麼。哪一個盲人願意把『我是盲人』掛在嘴邊?吃飽了撐的。小馬不開口,不動。司機有意思了,偏偏就是個執著的人。他端起茶杯,開始喝水,十分悠閒地在那裏等。引擎在空轉,怠速勻和,也在那裏等。等過來等過去,車廂裏怪異了,有了令人冷齒的肅靜。僵持了幾十秒,小馬到底沒能扛住。補票是不可能的,他丟不起那個臉;那就只有下車了。小馬最終還是下了車。引擎『轟』地一聲,公共汽車把它溫暖的尾氣噴在小馬的腳面上,像看不見的安慰,又像看不見的譏諷。小馬在大庭廣眾之中受到了侮辱,極度地憤怒。卻笑了。他的微笑像一幅刺繡,掛在了臉上,針針線線都連著他臉上的皮。——我這個瞎子還做不成了,大眾不答應。笑歸笑,小馬再也沒有踏上過公共汽車。他學會了拒絕,他拒絕——其實是恐懼——一切與『公共』有關的事物。呆在屋子裏挺好。小馬可不想向全世界莊嚴地宣佈:先生們女士們,我是瞎子,我是一個真正的瞎子啊!」[3] 後天的盲人和先天的不同,他們必須經歷一次內心的大混亂和大崩潰。在記憶的深處,他並沒有失去他原先的世界,他失去的只是他與這個世界的關係,所以他必須先用火把自己燒死。光燒死是不夠的,裡面更大的考驗,是要重塑自我。他需要耐心和時間。後天盲人的沉默其實才更像沉默。其中容納了太多的呼天搶地和艱苦卓絕。 小說寫出了一群在黑暗中摸索、尋找安全感的盲人的生活,因為看不見,他們必須努力戰勝自己,並且和正常人的社會相抵抗。他們和正常人一樣,需要尊嚴、愛情和自我實現。 作者在小說中著重社會世態人情的描寫,以貼近當下生活的書寫姿態,展現了無比的人道關懷。 二、韓寒 被《時代》雜誌票選為2010年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人物──韓寒,生於1982年,中國上海金山農家子弟。初中時就開始發表小說。1999年,他高一那一年,以〈杯中窺人〉獲得首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之後,他集中於文學創作,反抗學校的考試教育,導致期末考試七科不及格而留級。他以自身經歷,發表的首部半自傳體的「成長」長篇小說──《三重門》,反映苦澀的學生生活的青春與無奈,並對大陸現行的教育考試制度提出控訴。 韓寒是個具有社會人文關懷的人,他在《三重門》中,用其犀利尖銳的語言,對畸形的教育制度提出抗爭,並企圖改變錯誤的政策。小說揭示了大陸近年教育界的社會亂象。一開頭便藉由主角初中三年級生林雨翔反映教育制度的荒唐── 小鎮一共一個學校,那學校好比獨生子女。小鎮政府生造的一些教育機構 的獎項全給了它,……這學校也爭過一次氣,前幾屆不知怎麼地培養出了 兩個理科尖子,獲了全國的數學競賽季亞軍。消息傳來,小鎮沸騰得差點 蒸發掉,學校領導的面子也頓時增大了好幾倍,當即把學校定格在培養理 科人才的位置上,語文課立馬像閃電戰時的波蘭城市,守也守不住,一個 禮拜只剩下四節。學校有個藉口,說語文老師都轉業當秘書去了,不得已 才……林雨翔對此很有意見,因為他文科長於理科。[4] 韓寒除了諷刺當時的教育制度,也同時批判了誤人子弟、不適任的老師。除了教師低落的素質外,還有補習、套關係、走後門的升學壓力問題也曾出不窮。 大考前夕,林雨翔的父母為了他能考上市重點高中,花盡心思,買益智補品,還找家教惡補,補課費就達五千多元。放榜那天,林雨翔聽到有個女同學考不好自殺了,林雨翔心想: 當今中國的教育真是厲害,不僅讀死書,死讀書,還有讀書死。難怪中國為失戀而自殺的人這幾年來少了一大幫,原來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已經在中考高考兩個檻裏死得差不多了。這樣鍛煉人心充分體現了中國人的智慧,全世界都將為之驕傲!轉念想這種想法不免偏激,上海的教育不代表中國的。轉兩個念再一想,全國開放的龍頭都這樣,何況上海之外。說天下的烏鴉一般黑,未免誇大,但中國的烏鴉是一般黑的。轉三個念一想,又不對,現在的狗屁素質教育被吹得像成功了似的,所以中國的烏鴉,不僅不是一般黑,而且還是一般白。[5] 林雨翔不怕進不了縣重點,因為「無論無名之輩或達官貴人,只要交一些全國通用的人民幣,本來嚴謹的分數線頓時收放自如。但市重點就難了。倒不是市重點對這方面管得嚴,而是要進市重點要交更多的錢,以保證進去的都是有勢之人的兒子。」[6] 小說寫出了慘綠少年成長過程的困惑與徬徨,不合理的教育制度、傳統老師的迂腐鄉愿、升學的沉重壓力、父母的過高期許、初開的淡淡情竇以及同儕的忌妒相交,一層層揭示了青少年在求學生活與戀愛心情上的種種矛盾、空悶、孤寂、困惑、焦慮與荒誕虛無,大膽坦露人性底層的本真、展示其內心隱密的情緒,值得我們對教育方式與制度加以深思。 富有生命意識的作家會對「慾望」世界提出關懷,韓寒以其獨特的生命文化,表現對人的生存關懷的意圖,以責任和良知關注教育的現實問題。 而韓寒的《他的國》中也同樣以充斥黑色幽默的筆調,但這次卻從各個角度關懷環保和生態的問題。小說寫小鎮過度追求經濟發展,而造成嚴重的工業與環境污染的荒謬與亂象。 小鎮引來工廠及外來工人,使得鎮上的居民失去工作,靠出租房屋為生;而招商引資引來的印刷廠胡亂排放污染物,河水被工業用水污染,污染超標,造成附近的動物產生變異,出現了貓一般大的老鼠、牛長成大象,還有挺著啤酒肚老鷹似的麻雀滿街亂竄。然而小鎮並未產生擔憂,而是興高采烈地開展生態旅遊,他們把這些變異動物作為一種飲食產業,大張旗鼓的宣傳,還有更多居民為謀取暴利私,有人自用高壓電線電魚,也有人大量運用化工廠感染所造成的巨大生物,以此冒充「澳洲大龍蝦」外銷。外來企業的繁榮和變異動物所引發的旅遊熱和餐飲熱,一時促進了小鎮的經濟收益。那些變異的動物被餐廳做成菜,賣給前來獵奇的觀光客。 而食用過變異生物的人都失明了。但是,小鎮依舊維持在瘋狂狀態。後來,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的記者來到小鎮,懸賞20萬徵求一隻大動物。但是鎮民都找不到大動物,他們來到印刷廠外抗議。 整個亭林鎮都在工業迷霧裡,以前的老街變成交通繁華的餐廳和超市,本來這裡有很多的河流,把這個鎮子分割了開來,一夜之間說要破舊立新,河流都被填上,蓋了新村和商店,後來又說要發展古鎮旅遊,又挖了幾條小河。挖開後,又說河水污染,不利交通,於是又被填上了。最近新任的領導們經過調查和研究,得出結論:亭林鎮的發展一直不順利,是因為鎮區裡缺水,外圍的河流把亭林鎮圍住了,四周河流的水氣,導致運氣不暢、怨氣不散,所以會出現全部官員都被電死事情,解決的辦法就是重新開一條穿過的河流,這樣風水就順了。 韓寒在這部作品中,關懷著那一群沉溺在商業社會裡,與生存環境對抗、融合的人,寫出了現代人所面臨的矛盾、尷尬與憂患。
閱讀具有社會關懷的作家的小說,不難發現他們在細膩的社會現實生活流程書寫中,將屬於自己的普照式的社會情懷融化其間。 在21世紀的商品大潮高漲的環境中,兩位作家都能從關懷「人」的立場出發,強調「精神性」的價值。在慾望橫流中保持和弘揚人文精神與關懷,把握自己存在的意義,以人性透視為核心,藉由貼近現實生活的描寫,呼喚良知真情,尋找精神家園,使文學不失真誠,還有對人物心靈陰暗面的正視。 對關懷社會的作家而言,他們寫作的神聖使命是對人性的呵護、對生命個體的關懷,能夠對人性進行深入的探討,對邊緣人的悲歡離合與其關懷。在以往爭取自身權益、關注自我命運外,還充分體察了人性在物質慾望的衝擊下的精神期待和道德願望,展現了作家對文學本有的社會現實責任。 (原載於《空大學訊》2013年11月,第496期)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