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三采文化,對讀書有興趣的朋友一定會想到養生健康書、女性保健MOOK與那本品牌誌,前些時候三采文化開了一條與心理有關的新書系,內容品質也都在水準之上,不輸給專業的心理出版社 ( 版權編輯很會挑書吧 ) ,這本《焦慮是戒得掉的》一書便是一例。
在讀書時,眼看考試將近卻還沒準備好,心中是焦慮的;出社會後,看到公司營運不善,擔心自己會被裁員,內心更如熱鍋上的螞蟻,其實,這都是腦內杏仁核啟動的「保護機制」警報,只是這些警報跟當年戒嚴時期一樣,很多都是想太多的假警報 ( 這本書要早個幾十年問世,大概就不會有疊床架屋的各種屬於人肉監視器的單位,因為政權不保是一件讓人睡覺也會不由自主焦慮的事 ) ,但多數人當腦海中閃出假警報時,思緒便被牽引,進而掉入負面思考的死胡同。
這些假情報數量有多少,據作者描述約只有五個百分比的資訊才是真的,難怪台灣會有句經典永流傳的俗諺叫:看到黑影就開槍!過去,面對負面情緒,大夥都會想到另一個相對名詞:正面思考 ( 流行到已成為一個顯學,三不五時都聽得到這句「成語」 ) ,但作者則是認為過與不及都不恰當,正常思考才是最正確的抉擇。
可不是嗎,小丌認為負面思考就像個鬱症,凡事都想得落落寡歡,正面思考就像躁症,情緒過熱也容易失去控制,如同作者所說,看清事實才是最重要的。就像一句流行語:真相只有一個。既然真相只有一個,面對問題就得抽絲剝繭,才能從紊亂的情緒迷宮走出來,講到這,第四十六頁的圖表,真的是一語道破訊息的真相。
不是每個人都有清楚的邏輯脈絡思維,能夠透過自我梳理的方式,面對焦慮訊息能「開大門、走大路」,這時,不妨配合作者的章節架構,做自我練習,將過度的焦慮訊息篩出,不被虛擬的巨浪吞噬。
雖然書籍的開端說該書適用於身處各種焦慮狀態的人們,但小丌認為對於症狀較嚴重的患者,最好能掛個精神科,先瞭解自身的狀況,才容易對症下藥,像小丌很久以前有個很情緒性的部屬,小丌找了一些專業測驗做自我認識還被嫌 ( 或許不是以HR的角色去做,讓人覺得是被搜尋「個資」吧 ) 。寫到這,小丌覺得第二百八十頁的同理心單元,應該在前言做更顯著的描述,因為當你用同理心與當事人溝通,當事人若缺同理心,自然會產生曲解,一旦認知被扭曲,想不焦慮也難。
本文同步刊登於痞客邦備分部落格《紹小丌的大本營》【連結進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