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職場人際戰國策17----讚美他人,凡事戴高帽灌迷湯
2015/09/08 21:23:00瀏覽437|回應0|推薦42

《職場戰國策》簡介

過往命運乖舛,見識過不少邪魔歪道,所以略有小小心得。十多年前寫了幾篇,目的是用來當教下屬的教材,在部落格剛興起時拿來墊檔文,沒想到陸續有出版社說要出書,最後整理了幾十則故事,以循序漸進的方式編成這本書。

(五年經銷權結束還被偷賣,解約後乾脆放上網)

主題:

當你要實現心中的夢想,卻有一顆礙眼的絆腳石擋在路上,該用力踢開還是迂迴繞道,或是利用其他方式走向成功大道。

文言原文:

張儀南見楚王曰:「弊邑之王所說甚者,無大大王,唯儀之所甚願為臣者,亦無大大王。弊邑之王所甚憎者,亦無先齊王,唯儀之甚憎者,亦無大齊王。今齊王之罪,其於弊邑之王甚厚,弊邑欲伐之,而大國與之懽,是以弊邑之王不得事令,而儀不得為臣也。大王苟能閉關絕齊,臣請使秦王獻商於之地,方六百里。若此,齊必弱,齊弱則必為王役矣。則是北弱齊,西德於秦,而私商於之地以為利也,則此一計而三利俱至。」(故事:人有惡蘇秦於燕王者 第二段

楚王大說,宣言之於朝廷,曰:「不穀得商於之田,方六百里。」群臣聞見者畢賀,陳軫後見,獨不賀。楚王曰:「不穀不煩一兵,不傷一人,而得商於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為智矣!諸士大夫皆賀,子獨不賀,何也?」陳軫對曰:「臣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患必至也,故不敢妄賀。」王曰:「何也?」對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齊也。今地未可得而齊先絕,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國?且先出地絕齊,秦計必弗為也。先絕齊後責地,且必受欺於張儀。受欺於張儀,王必惋之。是西生秦患,北絕齊交,則兩國兵必至矣。」楚王不聽,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無言,以待吾事。」楚王使人絕齊,使者未來,又重絕之。(故事:人有惡蘇秦於燕王者 第二段

張儀反,秦使人使齊,齊、秦之交陰合。楚因使一將軍受地於秦。張儀至,稱病不朝。楚王曰:「張子以寡人不絕齊乎?」乃使勇士往詈齊王。張儀知楚絕齊也,乃出見使者曰:「從某至某,廣從六里。」使者曰:「臣聞六百里,不聞六里。」儀曰:「儀固以小人,安得六百里?」使者反報楚王,楚王大怒,欲興師伐秦。陳軫曰:「臣可以言乎?」王曰:「可矣。」軫曰:「伐秦非計也,王不如因而賂之一名都,與之伐齊,是我亡於秦而取償於齊也。楚國不尚全事。王今已絕齊,而責欺於秦,是吾合齊、秦之交也,固必大傷。」楚王不聽,遂舉兵伐秦。秦與齊合,韓氏從之。楚兵大敗於杜陵。故楚之土壤士民非削弱,僅以救亡者,計失於陳軫,過聽於張儀。(故事:楚絕齊齊舉兵伐楚

白話簡譯:

秦國為方便攻打齊國,派出張儀到楚國破壞齊、楚之間的同盟默契。張儀向楚王表示,秦王與他對於楚王最為崇拜,也甘願當楚國的臣子,同時他們也最憎恨齊王,秦國一直想去討伐齊國,但是礙於齊、楚之間的盟約,讓秦國無法有討伐齊國向楚國輸誠的機會。因此,張儀向楚王開出割讓商於一帶的六百里土地,作為齊、楚絕交的報酬。張儀為擔心楚王猶豫,又向楚王解釋齊、楚絕交所帶來的好處:第一是齊國無靠山作為屏障,便會更向楚國靠攏,第二是讓秦國欠了一個人情,第三是可以得到六百里土地。

楚王聽了之後非常高興,隨後便在朝廷上向文武百官宣布獲得商於一帶六百里土地的事情,一時之間祝賀聲不斷,只有陳軫沒向楚王道賀,這讓以一句話就得到六百里土地而得意的楚王不悅,便質問陳軫。陳軫表示沒有祝賀的原因,在於他認為楚國不僅不能獲得土地,而且還會因此得到災禍。他向楚王分析,秦國重視的是楚與齊國的同盟關係,如果要秦國先割地,對方一定不會答應,但是若一開始就放棄跟齊國同盟的籌碼,秦國見目的達到也不會理我們!他並說一旦被張儀騙了之後,西邊多了一個敵人,北邊與齊國的友好關係也沒了,到時候就會受到齊、秦聯軍的夾擊。但是楚王沒有聽進陳軫的勸告,反而要陳軫閉嘴,靜觀這件好事的發展,隨後便派出使者去齊國進行斷交宣告,但在使者還沒回來覆命之前,又迫不及待地派使者到齊國辦理斷交事宜。

張儀回秦國覆命後,秦王馬上趁機派員向齊國復交,這時楚國的使者登門求見張儀,張儀裝病不見使者,楚王得知後,以為張儀不信齊、楚絕交,又派出不怕死的勇士,當面辱罵齊王,張儀見時機成熟就接見楚國使者。只是張儀隨意的比畫一塊方圓六里的土地給楚國使者,使者向張儀回應說他聽楚王說的是六百里土地,不是六里土地,但張儀卻說他是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沒有那麼大的權力可以割讓六百里土地,楚國使者只好據實以報楚王。楚王一氣之下想興兵打秦國。

這時陳軫又規勸楚王,說明攻打是下下策,不如先用一座名城巴結秦國,然後一起攻打齊國,將損失從齊國中討回。他並解釋這樣做的原因,是讓楚國不受兵災破壞,因為楚王將一切過失怪到秦國的作為,只會讓齊、秦兩國聯軍,而使楚國受到傷害。不過楚王還是不聽勸告,結果不但秦、齊聯軍攻打楚國,甚至連韓國也趁機興兵,最後楚國在杜陵一戰大敗,差點慘遭滅亡的命運。楚國之所以如此,在於楚王沒聽陳軫的勸告,又誤信張儀的謊言!

       X            X            X           X  

人際策略:

一、天底下沒有白吃的晚餐,雖然是老掉牙的話,但卻是一句金玉良言,只不過這句話面對貪婪的人性,卻又常成為掛在牆上的「對聯」了!張儀一箭三鵰的提案與灌迷湯的策略,讓楚王做起天下共主的大頭夢,飄飄然地等候美夢成真,殊不知中了張儀的毒計。

二、同樣的,忠言逆耳亦是千古名言,但是過於直言,反而容易讓場面更僵。陳軫的當頭棒喝雖字字珠璣,但大潑冷水的行為,卻讓楚王無法面對自己的愚蠢,偏執孤行的堅持差點讓楚國亡國。陳軫力勸楚王的諍言,若能用以退為進的反諷方式,或許結局就不是如此。

職場運用:

嘴甜,是職場上不可或缺的標準配備,儘管每位主管、老闆都說用人唯材,喜歡如唐代魏徵的諤諤之士,但實際上還是喜愛好聽的讚美言詞,就算知道是語帶諂媚的奉承,嘴裡雖說「我不偉大」,心裡卻是飄飄然。

雖然你不見得要小丑式的恭維,但針對對方人格特質做正面加強的鼓勵,則是必要的手段。對於貪心的人,當然就是大餅伺候;對於虛榮的人,你就一定要佩服他有好眼光,但是不管如何,你一定還要有個充分的理由去說明你的看法,這樣的美言才會甜而不膩。比方說,「你笑得好美」與「你的笑容就像一朵綻放開來的百合花,純淨、甜美又不俗豔」,當然是後面那句會打動人心——在事實的佐證下,就算旁人覺得你狗腿,當事人卻會覺得言之有物、深得我心,人際距離也會拉近不少。

同樣的,若是過於剛直,雖然句句都能鞭辟入裡,但俗諺有云:「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金玉良言多半只能打動旁觀者的人心,對當事人而言,卻是刺痛人心,沒人喜歡被貶抑,愚昧與沒自信之人更是如此。若是在大庭廣眾下,那就更會讓當事人為了面子而獨斷絕行,陳軫與楚王的互動就是一例。若還想存有「一正抵萬邪」的理念,不妨想想《三國演義》中的彌衡,雖然頗有見地,但直率到近邊緣型人格,搞得不僅沒人敢用,最後還因酒醉失言慘死客鄉。

在工作上施展抱負時,難免會讓心地狹小之人眼紅,處處與你做對,宛如股票的多空對做,通常對方為了戳你,會採用比較直接的方式去剖析,同時為了證明他的論點,表達的語氣會更肯定,這時候,陳軫效應就會產生了;你可以為達懾敵的效果,採霹靂手段與對方硬碰硬,但若要維繫日後的人際關係,更可用較柔軟的方式進行,以「無欲則剛」的態度面對,產生類似張儀稱病的效果,讓工作上的「楚王」更靠向你——咄咄逼人VS.理性包容,人性多半會靠向理性一方。

但要是你遇到的像張儀之流的人,可別喜孜孜地以為賺了大便宜,除了告訴自己要理性之外,白紙黑字也是基本的措施,才不會因口誤而蒙受損失(六百里與六里地可是不成比例),不過白紙黑字可不是三言兩語就算了,還得把各種可能的權利義務寫得明白,以免掉入文字遊戲的陷阱裡。

另外,「不見兔子不撒鷹」也是應付此人的好方法,慢慢地與對方耗,等到見著了誠意再細細考慮,用時間換取空間,這才不會賠了夫人又折兵——這類人會耗費龐大精力準備陷阱,一旦認為對方上鉤時,是會沒耐性地想急於收網。

回目錄
( 創作散文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iggysan&aid=29774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