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伊事件與中國未來10年
2020/02/05 14:21:00瀏覽295|回應0|推薦6
美伊事件與中國未來10年

2020年01月12日 19:27 格上私募圈



作者:雷思海


來源:雷思海(ID:leisihai2018)


天下未亂蜀先亂。


在糧草是戰爭血液的時代,盛產糧食的巴蜀,總是能覺察到天下之先。每當王朝瓦解之時,造反的造反,獨立的獨立。無他,因為糧食是爭天下的本錢。


從能源角度來說,中東就是今天的蜀。這裡的變化,往往是時代變化的先行指標。 50年前,中東之亂,就曾經開啟過一個時代,中國就在那個時代裡崛起。


如今,中東之亂,恐怕將再次上演,美伊直接互懟,看起來是一連串的偶然,所導致的最後爆發。但實際上,它是無法迴避的必然,並將可能以另一種方式,開啟未來十年的世界。


人們或許在未來幾年之後,才會更清楚的看到這一點。


01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埃及、敘利亞分別攻擊六年前被以色列佔領的西奈半島和戈蘭高地。戰爭只打了不到一個月時間,隨即大國與聯合國介入斡旋。雙方停戰。戰爭的結果,沒有帶來任何國土疆界的變化,但是,卻改變了世界。


這個改變是油價帶來的。戰爭爆發後,油價飆升,一年之內,從3美元一桶,漲到了12美元一桶,到1979年,漲到了40美元一桶,13倍的漲幅。


油價飆升,讓當時已經處於通貨膨脹的西方大國,一下子進入了困境。從1968年越南戰爭開始,西方發達國家,就先後進入了通貨膨脹的時期。先是美國,然後傳染到了西歐各國。當時盛行的叫凱恩斯主義,經濟不行了,就搞財政刺激。


到1973年的時候,美國與西歐都背負上了巨大的財政赤字,但是,並沒有換來經濟增長。這個時候,突然之間,作為工業血液與汽車工業命根子的油價,一個勁的往上漲,本來以為,中東戰爭結束後,油價就掉下來,然鵝並沒有。


油價漲上去之後,就再也不下來了。這下麻煩了。通貨膨脹進一步加劇,美國的通貨膨脹率,高的時候,20%以上。


油價的上漲,讓工業生產的成本猛增,把公司的很大部分利潤吃掉了,因此生產無利可圖,傳統產能的公司紛紛倒閉,經濟因此而更難過了。


發達國家因此陷入了一個滯漲的十年:經濟停滯+通貨膨脹。這叫失去的十年。這十年,徹底的改變了世界。


02


最大的改變,就是東西方力量對比的變化。而它最大的後果,今天來看,是從外部,催生了中國的改革開放環境,造就了中國的崛起​​。


大家知道,蘇聯是產油大國,油價的上升,讓蘇聯的經濟一下子好了起來,軍備工業得到了巨大的財力支撐,蘇聯軍事實力,到70年代中期,已經可以壓過美帝,在非核戰的情況下可以平推歐洲。


美蘇力量對比發生了逆轉,蘇聯由戰略守勢,進入戰略攻勢,1973年之後,蘇聯在亞非拉搞起了戰略擴張。


在中亞與東南亞,分別扶持當時的阿富汗與越南,大家知道,中越在70年代有一段恩怨,背後就是當時的蘇聯。這必然導致,當時中蘇決裂的進一步加深。當年,我們有一段時間,深挖洞,廣積糧,防的就是蘇聯陳列在北方邊境一線的百萬鐵甲。


與蘇聯的隔閡加深,意味著向美歐日開放的機會在孕育。而在此前,尼克松已經訪問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外在地緣環境,已經有了。


但這是不夠的,只有政治動機,沒有經濟動機的事情,是無法形成大的趨勢的。而油價的上漲,則為中國的改革開放,帶來了巨大的經濟上的外部動機。這就是,油價上漲,所催生的產業大轉移時代的到來。


油價的上漲,從產業角度而言,吹響了當時汽車工業巔峰時代的結束號角,汽車已經無力帶動經濟了。


今天,說起汽車,我們都知道,歐洲與日本最強。但是在70年代,美國才是汽車工業的王者。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汽車工業迎來第二次浪潮,在1970年代初達到頂峰。美國人不但消費了世界上大部分的汽車,而且在70年代,美國也同樣製造了世界上大部分的汽車。


油價的飆升,讓老美的汽車工業開始走下坡路。但是,一個新的產業也開始在美國萌芽,那就是信息技術產業。


在這之前,世界上第一台台式電子計算機、第一隻半導體晶體管、第一塊集成電路都誕生在美國,油價飆升之後,讓美國的汽車製造,鋼鐵等老產業,都成了鐵鏽地帶。


美國人開始突圍,最終確立了信息技術產業方向。其標誌是1980年,裡根提出了星球大戰計劃。


03


油價漲到40美元,讓蘇聯的力量達到了巔峰。 1980年,蘇聯入侵阿富汗。那個時候,是沒有人相信,蘇聯會在10年後解體的。看起來蘇聯的戰略壓力,將會繼續。


針對此壓力,裡根的星球大戰計劃,是要重建對蘇聯的戰略優勢,其核心在於獲得信息優勢,從而靈活反應。因為美甦的核武均勢,決定了雙方都不敢貿然對對方動武,只能在美甦的核心利益圈之外,採取蠶食戰略。而這個時候,靈活與快捷反應至關重要。


由於政府採購與推動,美國企業開始向信息技術上投入,帶來了信息技術的第一波浪潮。美國主導的全球性產業轉移,至此,進入了迅速推進的階段。


1978年,中國已經改革開放。可以說這個決策,提前兩年,完美地對接了當時美歐世界產業轉移的大勢。中國因此,而融入了世界分工的產業鏈條。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結果就是後來,中國成為世界製造業平台的故事。


很多事情,之所以成功,都是各種大勢的結果。也是所謂,時來天地皆努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在中國改革開放20年後,印度也提出改革開放,當時我就說,印度不會成功。原因就在於,70年代的產業轉移,與地緣政治大變局的天時,不會再有。


而這一切,追根朔源,其最初的變化,就在於1973年的那30來天的中東戰爭。


04


斗轉星移,50年彈指過去。


50年,是康波週期的尾部年限,也就是混亂十年的開始。雖然週期論,總是流於模糊,但是,一個現實卻不容忽視:


1980年代,從美國開始的信息技術紅利,如今已經吃到了魚尾,現在可見的是5G與6G。雖然5G、6G,還會帶來一些投資,一些建設,但是,它歸根結底是上個技術浪潮的尾部技術。恐怕難以像當初的信息技術那樣,帶來足以讓世界30億人口(中國+發達世界)財富大爆發的效應。


巧合的是,這一回信息技術的尾部時代,與1970年代的汽車產業尾部時代,局面在某種程度上,非常相似。


當時是西方世界的整體通脹。


今天則是全球性的通縮。


日本已經通縮30年了,西歐正在走上日本後塵,美國現在也是在通縮的邊緣徘徊。我們這裡,也是局部的信用收縮。


通脹也好,通縮也好,本來是好治癒的疾病,不外乎鬆緊貨幣,鬆緊財政而已。但是,當怎麼下藥,怎麼寬鬆都不管用的時候,那就說明,脹縮都不過​​是表徵而已,病根子在更深的髒腑。


這個時候,要么搞出大的技術飛躍,帶來新一輪財富效應;要么改革製度,改革財富分配格局,來讓經濟提升效率。兩者都不要的話,結果就可能是出現亂局,臟腑裡的病,終歸是要發出來的。


從哪兒發出來?


一般都在受疾病影響最大的地方,最先發作。為什麼天下未亂蜀先亂,因為蜀國的糧食,會最先感受到人心的變化與需求。今天,對通縮感受最敏感的地方,莫過於中東。


05


因為這個地區的人們,基本是靠油氣吃飯。其工業除了油氣,基本是斷層的,其他產業基本沒有,經濟沒有縱深保護,所以,油價一跌,它們立即就能感受到寒冷。


從08年以來,世界已經寬鬆了這麼長時間了,12年了。印了這麼多的錢,全球金融資產名義市值,已經乾到了實體資產的近1000倍。油價硬是不漲。已經在低位徘徊了7年之久。


最富裕的沙特,都已經捉襟見肘,最終還是把原油時代的皇冠明珠,沙特阿美給上市了。沒辦法,缺錢,要籌資啊。但是,伊朗是連油都賣不出去。去年5月,美國製裁伊朗之前,伊朗一天能出口280萬桶油,現在一天只能賣50萬桶。收入一下子掉了80%。


中東產油國的心理,應該是苦澀的,不平衡的,但是沒辦法。


生我者,死我之門。當你依賴上了某件東西,你必然會被它所主宰。


因此,只要全球的通縮持續下去,中東這個地方,遲早是要亂的。一個經濟日益陷入困難的幾億人口的地方;一個宗派林立,群雄割據,大國各懷心思、局勢一點就燃的地方;一個掌握全球工業血液的地方,不出一點亂子,才是怪事。


而伊美事件,只不過加速了它的到來。但它一旦來了,就非常可能是下一個十年、甚至五十年大變局的先聲。


對伊朗而言,自己的二號實力人物被老美在第三國擊殺,是奇恥大辱,民意之下,已經沒有多少退路。伊朗已經掛出了紅旗,這個是以血還血的象徵性號召。而老美則有自己的邏輯,他認為你殺了我的人,我是以牙還牙。


地緣政治的評判,或許要等個多少年,才能看得更清楚。但其對當今世界經濟與資本的影響,卻分秒不停。在美伊事件發生後,油價已經上漲了5%。


而伊核問題協議,伊朗已經減少履行,下一步若退出,恐怕也沒人意外。中東的核魔盒距離打開,已經很近了。


而一旦打開,則意味著中東的更大亂局,必然到來,油價竄上百美元一桶的日子,恐怕會再現。


06


50年前,油價的最大進口國家是美國,今天,是我們。而美國則變身為世界最大的油氣生產國家之一,並正在成為一個新的油氣出口巨人。所以,油價帶來的通脹,對美國而言,可能是中性的,甚至是良性的。而產油國的收入,其最終的循環地,還是華爾街。


可見,從油價的角度而言,美伊都將是未來中東之亂的受益人。


但對我們而言,油價上漲,則可能給我們的貨幣政策帶來困擾。一頭豬,我們還可以對付,但是,如果是油價短時大漲,輸入通脹的話,則不太好辦。因為我們,已經是最大的原油進口國家,其位置相當於70年代的美國。


所以,中東之亂,意味著我們產業升級的緊迫性,提前了,我們的增長方式轉換要求,更急了。


具體來說,我們的社會創富體系,也就信用貨幣創造的主要通道,要盡快的從以土地、房地產為主的方式,轉變到以新產業、新技術為主的方式上來。


在這方面,我們已經有了比50年前好太多的基礎。


上個世紀80年代,裡根搞星球大戰計劃的一個信心前提,就是戰後30年,美國積累了巨大的財富家底。所以,才能大規模地投入信息技術產業。


在這方面,中國今天頗有相似的感覺。過去幾十年來,國人勤勞努力,也積累了巨大的財富。


這些財富,體現在我們銀行存款裡,僅僅居民存款就是80萬億,如果再加上非銀存款的部分,估計有90萬億,相當於13萬億美元。


2020年,如何把這近百萬億的火種,引入到哺育創新的資本市場,將是管理層的頭等大事之一。這一點,我在《2020,冰火交戰》“廟堂思路的猜想”中,曾經做出預測,現在也算是印證了:


2020年,管理層將重力打造金融正規軍。資本市場,尤其是股市這個直接融資通道,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看到80萬億的存款,躺著吃利息。當家的可以說,是歡喜,又發愁。喜的是家底真厚;愁的是,能不能把這80萬億的火種,成功地引出來,進入科技與創新領域,創造出新的增量。


這是2020年,金融業的最重要使命。


1月4日,銀保監會提出“多渠道促進居民儲蓄有效轉化為資本市場長期資金”。


我認為,這就是要調動居民財富,進入科技、創新產業的意思。而股市則無疑是一個重要通道。


美伊事件,可以說,將使得我們這一步伐,更凸顯重要性,也自然會更快一些。


07


但科技與創新,並非用錢就能堆出來的。那些富油國哪個不是很有錢或者曾經很有錢,但是,一個都沒有搞出新科技產業來。


所以,2020年以及今後,我們還必然會有更多的改革政策出來。


50年前中東戰爭後的十年,西歐迷失在滯漲裡,老產業上爭短長,緩慢不前。


蘇聯被油價上漲,沖昏頭腦,膨脹到了極點而最後自崩。


美國甩掉了汽車這個昔日的榮耀產業,擁抱了信息技術,成為唯一的霸權。


而中國則抓住全球產業鏈的轉移,以改革開放,迎來了製造業的大爆發,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


未來的中東之亂,若再次開啟,必然是另一個關鍵10年的大門,大國小民們的未來運命,都將在這10年裡,定格路徑。


相信地緣位置相對超脫的中國,定能抓住機遇,化解阻滯,打出中國創造的新未來。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ienchien&aid=131568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