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1/20 14:17:23瀏覽242|回應0|推薦2 | |
2020-01-19 雷思海 1月15日,中美簽署了第一階段的貿易協議。 這是兩個GDP過10萬億美元以上的經濟體,簽署的一個意義重大,而又特別的貿易協議。 重大在哪裡?中美兩大經濟體GDP加計起來約34萬億美元,是世界總GDP的39%。這份協議,意味着這麼大的經濟體量,它們增長的更大確定性,相關全球產業鏈的更大確定性,投資、消費、貿易往來的更大確定性,資本市場的前景,金融的穩定,都會因此更好。 這對當前前景不明的全球經濟,是一個極大的鼓舞。相信各國投資者都會因這份協議,對未來的投資,持有更加積極的策略。 特別在哪裡?它是階段性的,這恐怕是幾十年來,沒有過的。 個人認為,這是雙方力量在這裡達到平衡的一個標誌。 就像拔河一樣,拔到這個位置,兩隊都覺得,再也不能拉動對方了。而且雙方都認為,目前能看清楚的只有這個階段,後面不好說,反正我也不怕你,不如大家邊走邊看好了。 所以,階段性協議的簽署,意味兩點: 第一,雙方的關係大概率不會失控,所謂的中美新冷戰,難以發生。 第二,博弈是長期的,盡量維持在偏良性的框架內。但未來的變數依然存在。 那麼,未來到底怎麼變? 我認為,這要取決於兩個方向的變化:一是中美競爭存量的態勢,說白了就是比爭錢;二是中美創造新增量的態勢,說白了,就是比創新。 1 先看第一個,比爭錢,注意不是掙錢。 這一點,越是在經濟不好的時候,越明顯。二次世界大戰怎麼打起來的?因為一些國家,想從別人那裡爭東西,那時候爭奪的是殖民地(市場),或者直接要黃金賠款(資本),實質上是要市場與資本,本質上是爭錢。 現在這個世界是核武平衡,大國之間不可能熱戰,但是競爭已有財富的本質,沒有多大變化。 你的房子,你的汽車,你的知識產權,都是存量。而流動性最強的就是錢,錢能帶來投資、消費、生產,自然會帶來經濟增長。 現在的世界,誰最有錢? 如果看存摺的話,那是中國最有錢。中國的銀行存款現在大概190萬億人民幣,換算成美元的話,約27萬億美元。美國人的存款,大概16萬億美元。 如果看資產的話,那美國人最有錢。房子、股市、債市、影子銀行、各種金融衍生品都算進去的話,美國人今天的金融資產,估計在5百萬億美元左右。咱們大概是它的十分之一略多。 問題是,資產不等於錢。 資產要變成錢,需要經過一道手續,那就是變現。這就是今天華爾街頭疼的問題,華爾街把美股炒到了40萬億美元的市值,但問題是,沒人接盤。巴菲特這樣的,手裡拿着1300億美元創紀錄的現金,死活就不願意買股票。 2 所以,華爾街很想吸引海外的資本前來美國,這些錢來了,美股的市值才能變成真正的財富——也就是貨幣。美股的這種不限制漲跌幅的市場,今天的100塊市值,明天變成1塊,也不罕見,所以拿着美股資產,難免提心弔膽。 老美是真心眼饞中國這巨大的貨幣財富,不說企業的,就是居民存款80萬億,也相當於12萬億美元左右。中美貿易問題,真的鬧到沒邊際的話,要吸引這錢去美國,就徹底無望了。 現在與中國搞個階段協議,就還有吸引這大筆財富的希望在那兒。這也是老美希望中國國匯率升一點的意圖所在,表面上看是為了平衡貿易,實際上它在意的,並非那幾千億美元的逆差,而是你十萬億美元級別的存款。 站在老美的角度,它認為你資產高估,匯率升值,會導致錢外流。 但換個角度想,人民幣升值,也可能吸引錢進來。現在大國的利率都比中國低,日歐是負利率,資本也想找個保值增值的地方,人民幣如升值的話,會增加中國資產的吸引力。比如股市,股市上漲+匯率升值,意味着更大的獲利空間。 3 所以,協議裡的採購美國產品部分,怎麼看?就要看你站的地方,是多高了。眼睛只盯着貿易,格局就小了。這一點,在《2020,冰火交戰》裡,我曾談到: (根據媒體報導的)中美第一階段協議未簽署文本,中方在對美貿易中,2020年將主動減少對美順差1千億美元(增加購買,實質是減少我方對美順差),2021年也是1000億。有人認為中方拿不出來。其實,只要把資本市場的賬算上,就不是個什麼事了。 1000億美元,也就相當於2019年,股市吸引的外資額。到2019年10月,外資持有A股的總市值1.77萬億元,年初是1.15萬,增加了6200億。考慮到A股沒大漲,可以認,為全年增量外資來了5000億。 在銘晟成分指數裡,目前被納入的A股成分,其市盈率是最低的。只有10.9倍。相比之下,印度是18倍,馬來西亞、菲律賓、台灣地區等是16倍,印尼、香港地區、新加坡等都是12倍以上。 所以, A股對外資而言,吸引力不小。好的話,一年拿個2000億美元,也不是大問題。 中國既然要擴大開放,那麼就必然做好了資本有進也有出的準備。對那些高估的資產,也必然有手段去管控、壓制,這方面,中國的行動效率,在全球是很高的。 最終而言,到底是錢進中美,還是錢出中美,就要看看各自的本事了。老美自認為可以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引流你的13萬億美元火種;中國也有信心一搏,吸引外部更大池塘裡的貨幣。 4 再看比創新。 如今很多老產業,都從小甜甜,成了牛夫人,拉不動經濟了,這是世界經濟大周期的規律,中美都不能例外。這時候,就要拼技術、創新。 老美的危機感很重,它是高處不勝寒啊,就像一個人只有登上山頂,才能更真實深刻地認識到,從山頂跌落,是多可怕的事情一樣。老美最怕的是,金融帝國的根基塌陷。 所以,它常常給自己樹立各種假想敵,創造各種威脅論,來試圖保持頭腦清醒。美國衰落論,這種論調,美國人更是自己常常討論。君王卧榻之側,是最危險的地方,無它,君王心魔太多了。 美國是金融帝國,金融帝國的核心根基是什麼?不是房地產,是技術!可以說,沒有創新技術,就沒有今天美國強大的金融與美元。 因為技術對資產的支撐,其擴散路徑,是指數級別膨脹的。 什麼是指數級別膨脹?舉個例子。 一個芯片,可能價值幾百美元,但它支撐的產業鏈,可能是幾百億美元。這幾百億美元,又支撐更大的周圍產業,比如硬件、軟件,這就擴大到幾千億美元; 而硬件、軟件又進一步支撐更大範圍的產業,比如人工智能、無人駕駛,這可能是幾萬億美元;而這幾萬億美元,則構成了龐大的資金流動,這又成為金融產業的基礎,這是幾十萬億美元。 5 所以說,不要小看一個幾百塊錢的芯片,它實際上是一個幾十萬億美元資產的最核心內核。大國的領先,往往只是幾個關鍵產業群的領先,就足以構築十萬億美元以上的GDP,百萬億美元以上的金融資產。 反之,這個內核一旦坍塌了,或者被別人超越了,那麼,它失去的可能不是一個產業,而可能是,盛開在這個產業最頂端的幾十萬億美元的資產之花。 所以,老美很擔心自己在技術上被人超越,現在5G方面就有這個苗頭,因為華為的技術比他的既便宜,又效率高。現在連它最好的盟友英國,都在試圖說服美國,想用華為的技術。 這方面,美國的難處在於,它的5G效率最好的頻率,此前一直為美國軍方所佔用,因此搞了一個不被大家喜歡的頻率。5G的發展,一直拖了下來。所以說,霸權往往會成為自我的陷阱。5G就是一個例子。 現在,它這麼介意華為,就是怕5G一旦在全世界搞起來,那麼,這個產業的核心技術就不是自己的了。這對它500萬億美元的金融資產,是一個很嚴厲的衝擊。 所以,在這個階段性協議之後,老美大概率會進一步保護自己的核心技術,壓制對手在技術方面的進展,限制對手技術的市場生態。總之,會用各種方式,來延長自己的技術領先優勢,這實際上是保護自己的資產,不從底層核心受到衝擊。 未來的大國角力,自然也包括中美角力,會更多的從這方觸發。 6 中國也到了一個必須儘快升級產業的時間窗口。因為,我們的存款,已經到了世界第一的規模,這是史無前例的巨大級別財富。 這麼大的財富,自然更需要核心技術去保護,去夯實。不要讓別人,認為你體虛而坐擁巨富,那就容易被人盯上。創造財富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留住財富。 有人說,我們的房地產也可以辦到這點,這是顛倒本末。今天中國的房地產之所以搞這麼大,是因為中國工業化完成。房地產第一波大繁榮,都是工業化的產物,沒有工業化,就沒有房地產。 所以,是技術產業帶來了房產繁榮,而不是房地產帶來了技術進步。不然的話,中國幾千年歷史,為什麼房地產一直起不來? 但是,工業化的紅利,中國吃到這個程度,差不多了。下一步,得更高技術形態的產業起來,到時候,房地產才能有下一波的上漲。從錢的角度來說,狠簡單,只有工資高了,才能消費更高級的房子。 所以,中國對新技術,新產業的需求,比以往更迫切。 在這方面,我們一方面要靠資本市場去培育。另外一方面,則要靠我們的改革、開放,吸引天下英才;制度創新,培育本土英才。 日前,教育部發了一個文件,宣布2020年起,原有高校自主招生方式不再使用,改為在北大、清華、人大等36所高校試點「強基計劃」,選拔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 這是我們內部培育英才的一個嘗試。也是國家對創新未來深入思考後的決策。 相信未來,這方面的政策傾斜,必然有更多。 作為技術創新的過來人,老美有一句很深刻的話:工業是技術創新的基礎,沒有工業化,創新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它知道中國創新一旦起來,是無法估量的。確實,中國的創新硬基礎是很好的,只要在制度與改革方面,進一步的大膽、細緻推進,相信中國的創新,一定會驚艷世界。 7 可見,不論是比爭錢,還是比創新,中美都各有優勢,沒有人能一擊定乾坤。雙方簽署一個階段性協議,符合這種大勢特點。 而協議後的雙方力量演繹,態勢變化,估計也脫不開爭錢、爭創新,這兩爭的路徑。 歷史說起來很有意思,過去的40年,中美在某種意義上,其實是相互成就的。 中國改革開放,銜接了美國主導的產業轉移;而中國的工業化,又將美元的影響,滲透到更偏遠之地,客觀上幫助老美完成了金融帝國的資金鏈循環。 古語云:高山大壑常相逢。 古語又云: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不管是哪一個,我們都需要做好準備。■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