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12/13 07:39:59瀏覽670|回應1|推薦8 | |
孫立人的真與假:國軍戰神/搞軍妓制度/活埋日俘/私通大陸?短史記微信號:tengxun_lishi 文 | 楊津濤 孫立人因取得「仁安羌大捷」和四平之役的勝利,而被網友譽為「國軍戰神」。但蔣介石卻曾當面評價孫立人,說他「對於訓練部隊很好,不過打仗不行。」揆諸史實,較之網友之譽,蔣的看法恐怕要更為客觀一些。 對仁安羌一役,通常的說法是:1942年4月18日、19日,「我軍僅以戰鬥員1121名的一一三團,與7倍於我之敵軍三十三師團的二一四和二一五兩個聯隊主力激戰……挽救7千多英軍的生命……」「被圍的美國傳教士和新聞記者五百餘人被解救脫困。」因113團團長劉放吾虛報戰況,其子劉偉民又在數十年後,著書為他虛構功績(甚至稱仁安羌之役為劉放吾獨立指揮),以致很多問題被以訛傳訛。 事實上,新38師113團參戰官兵數目約800人,被困仁安羌的有英軍4000餘人、傳教士數人,敵方只是日軍33師團214聯隊(缺第一大隊)的約2800人。 這幾千英軍也不是如通常所描述的那樣坐等救援,而是與113團並肩作戰。被困的英緬軍軍團長史利姆回憶,仁安羌作戰時,「我就將我在平牆(北岸)這邊的所有炮兵、所有可以用的坦克都拿去支持孫的攻擊。」孫立人遂臨時接任英軍裝甲旅司令官,指揮坦克支援作戰。中英聯軍在數量上處於優勢,因而「與其說是日軍包圍英軍,倒不如說是中英聯軍自南北兩面夾攻日軍、包圍日軍。」孫立人在戰後謂此役「擊潰十倍於我之敵人,解救十倍於我之友軍」,顯屬不實之詞。 其實日軍並未覺得自己此役戰鬥失敗。日方戰史記述,19日「賓河以北之敵為掩護主力撤退,不僅不放鬆攻擊,反而增強了兵力,好像是中國軍的一部(新編第18軍一部約1000名)來援。然而,20日拂曉,由於先後到達的原田、荒木兩部隊參加戰鬥,賓河以北之敵又喪失戰意,未做抵抗就撤退了,至此,第33師團的仁安羌戰鬥勝利結束。」日軍戰史的說法,自難免有粉飾之意,但其並未在此役遭受重創,則是確實之事。 國民政府對外宣傳,把重心放在此役「敵遺屍1200具,解英軍7000多人之危,救出馱馬1000多匹,美國教士與新聞記者500人」上——這個數據是有問題的,據1942年4月20日(仁安羌大捷第二天)遠征軍高級將領羅卓英給蔣介石的戰況報告稱:「現據孫師長報稱:……敵向南退卻,其死傷約500餘名,我亦傷亡百餘。」(《抗日戰爭正面戰場》P1419)當天,史迪威在其日記中也說:「38師(即孫立人師)重新佔領了仁安羌,擊斃了400名日本人。」(《史迪威日記》1942年4月20日)。但在內部總結時,卻並未肯定「仁安羌大捷」,而是側重於反省。國府戰報稱: 「(日軍)佯攻仁安羌,分散牽制我5A(第5軍)之N22D(新22師)、N38D(新38師),聲西出東竄,廿一日(應為廿四日)撲臘戍,迂迴畹町。我援軍66A(第66軍)之N28D(新28師)、N29D(新29師)浦下車,立足未穩,即陷紛亂。敵長驅直入,全局急轉。」 亦即是說,孫立人抗命出師,雖得小勝,但牽累大局,對國軍在緬甸的潰敗起到了加速作用。 再來看「四平之役」。 新38師撤出緬甸後,改編為新一軍。至日本投降,孫立人遊歷英、美,其所屬新一軍則在鄭洞國指揮下,於1946年4月18日參與進攻四平。至5月3日,林彪已感戰局不利,他在給毛澤東的電報中說:「近一月來的戰鬥,每旅皆傷亡一千數百人……目前缺額更大。」4日,本溪陷落,黃克誠建議棄守四平。 5月13日,杜聿明完成總攻四平的部署:廖耀湘率新六軍、88師為右翼;陳明仁率71軍為左翼;鄭洞國指揮新1軍為中路,直擊四平。直到15日,孫立人才抵達東北,重掌新一軍。 5月18日,新六軍攻克關係四平安危的塔子山,迫使林彪全線撤退。由此,孫立人所部才得以率先攻入四平。因此一役,孫立人被一些網友視為擊敗林彪的「戰神」。其實當日統帥東北國軍,與林彪地位相當的對手乃是杜聿明。孫立人不過是在此役末期,恰到好處走馬上任,摘了桃子罷了。所謂「擊敗林彪」,乃是誇大之辭。 綜上可知,蔣介石評價孫立人「打仗不行」,並非毫無根據。蔣在去台之初,之所以起用「打仗不行」的孫擔任陸軍總司令,主要還是出於政治考量——美國軍政兩界當日對蔣觀感惡劣,而對孫頗有好感。 ......................... 注釋 韓三洲:《蔣介石和孫立人的一次談話》,《南方都市報》2014年2月23日;薛慶煜:《孫立人將軍傳》,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43頁;戴廣德:《緬甸之戰:隨孫立人劉放吾將軍遠征紀實》,黃山書社1995年,第22頁;盧潔峰:《仁安羌解圍戰考》,2013年,第141—142頁。William.J.Slim:《Defeat into Victory》,第76頁。轉引自盧潔峰《仁安羌解圍戰考》,第118頁;盧潔峰:《仁安羌解圍戰考》,2013年,第254頁;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緬甸作戰》,黃山書社1995年,第97頁;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抗日戰爭正面戰場》,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439頁;劉統:《東北解放戰爭紀實》,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81頁;楊奎松:《一九四六年國共四平之戰及其幕後》,《歷史研究》2004年第4期。 二、軍妓制度 文 | 諶旭彬 眾所周知,抗戰後期,因國民經濟已不足以支撐戰事所需,國軍軍紀問題變得相當嚴重,蔣介石日記中對此有頗多痛心疾首之描述。此種軍紀問題,乃極普遍之現象,即便是被美人譽為紀律嚴明之孫立人新一軍,也不能例外。據新一軍軍官張善發回憶,1945年前後: 「不論在先或在後出國的兵員,都渴望回國,人心不安,軍紀渙散。……為了安撫軍心和解決官兵性生活的需要,新一軍採取了日本軍隊帶軍妓的方式。在孫立人等的授意下,派人回國以學習現代化通訊技術和做文化工作為名,騙招了一百多名女青年。出國後住在密支那市郊,名為『慰勞隊』,實為妓女。各軍隊中的官兵寫申請,由主管部門安排去住宿,並統一扣錢。還有附近的一些外國軍隊特別美軍很野蠻,他們也爭著要去。有幾名女青年因不願受這種污辱,拒絕接待中、外官兵而縱身於伊洛瓦底江自殺了(這支『慰勞隊』直到回國後才解散)。」 上述回憶中,孫立人部軍妓制度的存在,是事實性描述;至於「騙招」之定性,則屬觀點性描述。 稍後,新一軍歸國,奉命赴廣州參加受降接收,軍紀同樣不佳。據曾任廣州市警察局督察長的練秉彝回憶: 「孫立人之新一軍部隊,軍紀廢弛,每晚黃昏時候,有官兵逾千,三五成群,……借搜查敵偽物資為名,四處侵入市民住宅搶劫財物。」 練秉彝的回憶,可以得到新一軍第三十八師副師長兼參謀長龍國鈞的佐證。據龍國鈞回憶,新一軍當日在廣州隨意佔用「明明不是敵偽產業」的「漂亮房屋」,結果「常常被控告到行營主任張發奎處,使張大罵新一軍強橫與腐朽。」龍國鈞並且披露,新一軍在廣州還存在著嚴重的「侮辱婦女和所謂結婚問題」,「張發奎和孫立人為緩和民眾對他們的指責,曾一再通令禁止嫖賭及限制結婚。……(但)新一軍胡作胡為如故。廣州輿論指摘新一軍,說新一軍是『新日軍』。這也是不能否認的事實。」 關於「結婚問題」,練秉彝也曾提及。據他講: 「新一軍搶劫財物既多,私囊飽滿,……招惹得一些慕虛榮尚淫蕩之少女、少婦趨之若騖,咸以與之結合為榮。新一軍五十師副師長楊溫與我是同鄉,又是同學,時有過從。他開玩笑對我說:『新一軍兩師人來到廣州,先後舉行過兩次集團結婚,約計新娘200多,其中有百分之八十以上是麇集於旅館、酒店之賣淫私娼。這批『鹹鴨蛋』給我們官兵帶走了,今後你們公安機關對私娼的罰款收入,當會銳減吧!』我笑答之說:『新一軍到廣州以來,壞事做得多,這件還算是做了好事。』」 練、龍二人的說法,亦能得到張發奎的佐證。據張回憶,新一軍稍後奉命移師北上時: 「不少軍官眷屬拒絕隨軍。原因很複雜,因為有些軍官把錢都交給了他們的妻子。這些妻子中有些是酒家女侍。由於日本佔領的影響,廣州流行女侍陋習。有些新一軍軍官積攢些錢老是跑酒家。他們見到這些年輕的女侍穿著漂亮的衣服就想迎娶,其中許多女侍不是正經女人,她們嫁給外省籍軍官是貪圖他們英俊和多金。」 圖:1945年聖誕之夜,新一軍軍官在廣州與盟軍聯歡 八年刀口舔血,生死存於一線,士兵們對家庭溫暖和家業置辦的渴求,自不待言。故孫立人對上述行為的態度,也以袒護居多。據練秉彝回憶: 「孫立人不僅不將犯法的士兵懲戒,反而當堂拍案指著我大罵警察沒用,捉賊不到,嫁禍於士兵,要警察局賠償軍譽。我在軍長震怒之下,只得諾諾而退。回報局長李國俊後,翌日李親自往軍部向孫立人道歉,其事始寢。」「(孫立人還說)廣東人分外刻薄,我軍過去駐暹緬時,當地華僑對我們非常客氣,解衣推食,我們士兵要什麼,就拿什麼,隨便取用,來到廣州要些東西,就說我們軍紀不好,豈有此理。」 新一軍開赴東北後,軍紀渙散依舊,只不過將其宣洩對象,轉移到了日本女性身上。憲兵王鼎鈞回憶,在睡日本女人這件事情上,「連我們的幾個班長都沒留空白」。新一軍三十師師部參謀洪淦棠在日記里寫道:「××××(日本女子名)來到此地,服侍確實周到,日本人確為世界上最好的妻子,討個日本人做姨太太,也顯得舒服。近來同僚,也常有這個動念……」新一軍士兵龔日興講:「(軍官們)沒事便……手提文明棍,滿街去遊盪,打野雞。……追逐野雞成了他們每人的課目。」新一軍參謀潘德輝,則將孫立人直接拉到「我軍師團級幹部」正在上演的「一場威脅日本女孩接受玩弄的醜劇」的現場。 另據張發奎披露,「軍妓」之事,非止於新一軍。1944年桂林保衛戰前夕,桂軍亦曾明目張胆要求「軍妓犒勞」。據張回憶:「十六集團軍副總司令韋雲淞奉命兼任桂林城防司令。……考慮到守城要捱過很長的日子,韋部軍官要求准許留下一些婦女充當軍妓。也許有一些壞女人願意留下。我沒有批准這一要求。」但稍後,該部迅速棄守桂林,令張發奎「感到驚奇」。 桂系守軍竟敢直白地向戰區長官部索求「軍妓」,此一史實,對今人回顧抗戰史,當是一種提醒:雖然官方檔案幾無此類記載,但其普遍性,或將超出一般估計——畢竟,無論美軍,還是蘇軍,乃至日軍,二戰時的性問題,都是一個大問題。國軍也不應該例外。 ......................... 注釋 張善發:《「遠征」出國》,收錄於《鄖西文史資料》第2輯。練秉彝、陳家藹/口述,黎思復/整理:《抗戰勝利時國民黨接收廣州的回憶》,收錄於《廣州文史資料存稿選編》第三輯。龍國鈞:《新一軍進入廣州紀略》,收錄於《廣州文史資料》第12輯。張發奎/口述,夏蓮英/訪談記錄,胡志偉/翻譯校註:《張發奎口述自傳》,當代中國出版社2012,P323。王鼎鈞:《關山奪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P83。李滌生等:《國民黨下級軍官的日記》,華文出版社2012,P57。龔日興:《一個新一軍逃兵的自述》,東北書店1947。潘德輝:《半世追隨 一生被澤》,收錄於《紀念孫立人文集》,安徽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1998。《張發奎口述自傳》,P268。《張發奎口述自傳》,P282。 三、接觸大陸密使 文 | 諶旭彬 國軍抗日名將孫立人去台灣後,曾一度官至「國民政府陸軍總司令」,成為台灣軍界極重要之人物。1955年,被蔣介石軟禁,直到1988年蔣經國去世,才重獲自由。「孫立人案」是一樁史家公認的政治冤案。該案與美國欲支持孫立人取代蔣介石有莫大關聯;又因蔣介石不欲與美國正面衝突而導致關係破裂,故案件的偵辦始終遵循「匪諜案」套路,指其「窩藏共匪」、「密謀犯上」。為坐實這些指控,台灣當局當年主要是利用「李鴻匪諜案」、「郭廷亮匪諜案」等案件進行穿鑿,在郭廷亮「自承匪諜」之後,孫立人遂被定性為「對舊部管教不嚴」,而遭去職軟禁。 孫立人當然不是什麼「匪諜」。不過,據《江淮文史》2013年第04期刊發的一篇當事人回憶文章披露,1950年前後,孫立人確實和大陸方面派往台灣的密使有過接觸,且此種接觸,似乎令大陸方面感覺滿意。撰寫該文的金其恆,系安徽省政協原副秘書長,據他講,「本文所述的策反孫立人的來龍去脈和細節都是他老人家(金之岳父龔意農)那時(文革期間)告訴筆者的, 並經其子女龔緯、 龔維麗加以補充」。 據該文披露,策反孫立人一事始末如下:因孫立人妻子龔夕濤系龔意農的親胞妹,在新四軍系統擔任金融工作的龔意農於1950年被華東局召到上海,被付以赴台策反孫立人的重任,「華東局第一書記饒漱石、 華東局第二書記兼華東軍區司令員陳毅和劉曉集體同他談話。一見面, 陳毅就笑著說:『啊,是龔意農同志,我們見過,我們在黃花塘還下過圍棋呢!』……接著陳毅詳細詢問了龔意農的家庭狀況和主要社會關係,然後告訴他:『這次找你來,有個重要的任務,就是想利用你同孫立人的親戚關係,派你到台灣去,做做你妹婿孫立人的工作,我們解放台灣時,他不要放槍就行了嘛。』」但龔表示有困難,因為「孫立人同我妹妹早已分居,因他再娶,兩家有矛盾,多年不相往來」,怕達不到預期效果,故而「建議另找孫立人其他親屬去,並表示自己先去物色,再來彙報。」 龔意農物色的赴台策反孫立人的人選是潘仲文。此人「同孫立人有多重親戚關係:潘的夫人是孫的姐姐,潘的姐姐又是孫的堂兄孫雨人的夫人。在孫家,潘仲文既是姑爺,又是舅舅」。龔將其找到,並推薦給劉曉。「經劉曉周密安排後,潘仲文於1950年初帶著陳毅的親筆信,扮成富商經廣州到香港,再乘客輪順利到達台灣。 先找到孫立人的哥哥孫伯亨, 住在他家。過了兩天,孫立人來到孫伯亨家,兩人才見了面。見面後,兩人敘談了各自在台灣和大陸的近況。當孫立人問到潘仲文回不回大陸時,潘這時才說明來意,把陳毅的信遞給孫立人。孫立人見信後,沉思了一會,就問潘:『怎麼不是朱德寫的呢?』並再三叮囑潘不要出去,不要見外人,將儘快派人護送他離開台灣。」 潘仲文此行的成果,似乎令華東局頗為滿意。「潘仲文從台灣回來後,先向龔意農談了他見到孫立人的情況和孫的態度。然後一同趕赴上海向陳毅、劉曉彙報。 陳毅聽後笑著說: 『潘先生你不虛此行,這一趟沒有白跑。』反覆強調要注意保密。並指示,為便於聯繫,潘暫時不要離開上海,等待下一步安排。華東局有關部門把潘安置在待遇比較優厚的上海滙豐銀行任襄理,打算派他再去台灣。」但此後因台灣加強對大陸的反滲透工作,潘仲文幾次密赴台灣的努力都以失敗告終。至於此次秘密接觸,按該文作者金其恆的理解,「孫立人的回應是正面的。他只是覺得陳毅職位還不夠高,權威還不夠大,『兵對兵,將對將』,希望得到朱德總司令的手書,這也是可以理解的。應當說,這次台灣之行,『沒有白跑』,是有成效的。」 孫立人那句「怎麼不是朱德寫的呢?」,究竟是什麼意思,在尚無可資印證的其他資料披露之前,仍是個頗費揣摩的謎團。潘仲文作為一個「麵粉廠廠長」,在階級鬥爭時代,為個人利害計,自然也極願將這樁秘密任務辦成,故而其報告是否有一廂情願的因素存在,也未可知。但孫立人在因「匪諜案」被軟禁之前,確曾與大陸方面有過秘密接觸,則因此文而得到了確鑿的證實。 ......................... 注釋 引文資料,全部來自:金其恆,《1950年中共策反孫立人揭秘》,《江淮文史》2013年第04期。 四、活埋日軍俘虜? 文 | 諶旭彬 「孫立人活埋日軍俘虜」這個故事,流傳極其之廣。據說孫曾下令:「這些狗雜種!你去審一下,凡是到過中國的,一律就地槍斃。今後都照這樣辦。」有專家聲稱,孫立人總共活埋了1200名日軍俘虜,被美國報紙披露震驚了世界。 這個故事版本很多。其基礎版本,可以參考人民網「歷史上的今天」欄目的說法: CCTV七套軍事歷史類節目《百戰經典》之《碧血丹心孫立人》,可算「加強版」。節目中,專家聲稱,孫立人總共活埋了1200名日軍俘虜: 鳳凰衛視節目《風範大國民》中,情節更多。主持人馬鼎盛提到:孫立人活埋日軍俘虜一事,「被美國報紙披露震驚了世界」。還提到「唯一生還的倭寇是一個叫山田進一的下士,因為經過審訊孫將軍得知他是台灣人」。 那麼,這個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1、公開出版物最早談及此事者,是1991年出版的一本紀實文學 這段殺俘故事,筆者目前所查到的最早的源頭,乃是1991年出版的一本講述遠征軍歷史的紀實文學《大國之魂》。該書在90年代風行一時。尤其是在遠征軍入緬作戰50周年(1992年)之際,該書內容被諸多紙媒轉載。 該書第十五章《攻克密支那》,有這樣一段描述: 「送走史迪威,一個參謀軍官跑上前請示怎樣處理俘虜。被俘獲的日本人有八九名,都是在戰鬥中打散了抓住的,有的還負了傷。孫立人厭惡地皺皺眉頭,不假思索地命令:『這些狗雜種!你去審一下,凡是到過中國的,一律就地槍斃。今後都照這樣辦。』 「命令被迅速執行。第十八師團曾在中國戰場犯下累累罪行,官兵手上或多或少都沾有中國人的鮮血。因此後來各部隊乾脆連審問也取消了,凡是抓到日本人,一律就地槍斃,或者按照中國刑罰砍頭。槍殺俘虜固然不大人道,但是畢竟大快人心,以牙還牙,壯哉中國人。從此,新三十八師殺戒大開,至戰爭結束,幾乎沒有日本俘虜活著逃過這支復仇之師的懲罰。」 作為一本紀實文學,作者沒有就上述描述,給出任何史料來源。 2、可以確定的是:孫立人沒有公開發布過殺俘令;駐印軍全部日俘加起來,也湊不齊1200人 第二次緬甸戰役,盟國參戰者不獨有中國部隊,亦有美軍、英軍,更有不少媒體記者隨軍報道。孫立人如果以一師之長(後升任軍長)的身份,發布殺俘令,「凡是到過中國的,一律就地槍斃。今後都照這樣辦」,無疑是對「日內瓦公約」的公然無視,是一件性質相當嚴重、足以被送上軍事法庭的事情。即便孫立人想要這麼干,38師(新一軍)中的美軍顧問和聯絡官們也不會坐視,所以史迪威等人不可能不知情。但翻查史迪威(Joseph Stilwell)、伊斯布魯克(Ernest Easterbrook)等人的日記,並無隻字記載。 至於「此事被美國報紙披露,震驚了世界」,筆者查閱了與駐印軍關係密切的《紐約時報》,其1943-1945年間,涉及孫立人的報道共有14篇,但並沒有任何一篇提及殺俘事件。如果真的「震驚了世界」,《紐約時報》不可能沒有報道。此外,日軍戰史如日本防衛廳編寫的《緬甸作戰》、生田惇的《日本陸軍史》、服部卓四郎編寫的《大東亞戰爭全史》,也全未提及此事。綜上,唯一合理的解釋,只能是孫立人從未發布過殺俘令。 此外,中國駐印軍也沒有多達1200名日俘供孫立人「活埋」。據官方戰報,自1943年11月至1945年3月底,駐印軍兩個師,共擊斃日軍27699人,擊傷42760人,俘虜395人。 至於「唯一生還的倭寇是一個叫山田進一的下士,因為經過審訊孫將軍得知他是台灣人」,也找不到任何史料源頭。唯日俘細井健二,曾於1944年4曰15日在重慶《時與潮文藝》第3卷第2期,發表過一篇反戰文學,名曰《山田伍長》,其主人公的名字,恰好叫做「山田進一」。但「山田伍長」既非台灣人,也從未到過緬甸戰場,與孫立人可謂毫無關係。 事實上,當時盟軍相當重視從日俘口中獲取信息,所以給予俘虜的待遇很好,對捕獲俘虜者的獎勵也很高。有日本陸軍緬甸方面軍參謀長1944年3月1日所傳達的「非常時期有關皇軍操守相關事宜的通牒」為證。在這份面向全部團以下長官的「通牒」中,日本緬甸方面軍對俘虜泄露機密一事痛心疾首:「通過最近虜獲敵方文書判斷,近段時間在我作戰地域把日本兵捕獲為俘虜的日益增多,事關軍事機密特別是我方軍事部署等的相關陳述為敵利用,如同另紙的事例增多的話,實在是一件遺憾的事。處在如此非常危急之時,必須對每一個士兵嚴格教導,發生行蹤不明情況時,將其狀況與災難程度進行判斷,依照程序火速報告。」俘虜如此重要,美、英方面也斷不會允許孫立人將其「一律就地槍斃」。 3、駐印軍中,確實存在一些零星的殺俘現象,但是否採用過「活埋」手段,則未可知 不可否認的是,駐印軍在緬甸戰場,也確實存在零星的殺俘事件。有老兵回憶為證: 「對於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士兵們是恨之入骨的。所以,當我們在一次小戰鬥中抓到三個日本俘虜兵時,大家都主張用刺刀戳死他們。但當時上奉規定,抓到一個俘虜,可以領取一萬元獎金。這三個俘虜中有一個留仁丹鬍子,估計是個軍官。為了發泄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仇恨,大家寧願少領獎金,你捅一刀,他踢一靴,這個俘虜兵當場斃命,做了帝國主義者的替罪羊。然後興高彩烈地把另兩個俘剪押送去團部。殊料其中一個在途中見到緊靠路邊的一塊巨大的稜角四突的石頭,拼力向巨石撞去,當即腦漿迸流,一命嗚呼。另一個在快到團部時,趁押解的士兵注意力稍僻之機,也是一頭撞在石牆上。」 至於是否存在「活埋」現象,則未可知。有說法稱,活埋日軍戰俘的事情,「李鴻干過」,「日本資料中沒有『孫立人殺俘』的說法。倒是有一個叫李鴻的將軍,日軍曾經指責他有殺俘的現象。」李鴻是孫立人的部下,孫升任新一軍軍長後,李接任了第38師師長。李鴻是否「活埋」過日軍,不得而知。但李鴻曾虐待日俘,大約是沒有疑問的。1944年2月6日,史迪威在日記中,有如下一段記載: 日記大意是:四個日本俘虜,只有一個活了下來。史迪威認為「Li」可能毆打了他們,而且認為這種毆打經常發生。這個「Li」,正是史迪威在日記中對李鴻的慣用稱呼(偶爾,史迪威也會用「Col. Li」來稱呼李鴻)。 綜上。簡言之:1、 孫立人不可能下達殺俘令;2、也不可能有1200名日軍戰俘供其活埋;3、但駐印軍中確實存在殺俘現象,是否採用過「活埋」的手段,則未可知。 ......................... 注釋 鄧賢,《大國之魂》,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P356-357。史迪威(JosephStilwell)、伊斯布魯克(Ernest Easterbrook)的日記原文,胡佛研究所官網已全文公布。http://www.hoover.org/library-archives/collections/diaries-general-joseph-w-stilwell-1900-1946;http://www.hoover.org/library-archives/collections/world-war-ii-diaries-ernest-f-easterbrook-1944-45《紐約時報》官網有查詢功能,輸入孫立人的英文名「Sun Li-jen」,再界定時間為1943-1945,可得到上述查詢結果。http://www.nytimes.com/《中國駐印軍戰果統計》,南京第二歷史檔案館館藏檔案七八七。呂元明,《被遺忘的在華日本反戰文學》,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P148。(日)瀨俊也,《飄揚在戰場上的傳單:用傳單重讀太平洋戰爭》,軍事科學出版社,2010,P99-100。雷振亞/口述,謝宇揚/整理,《中國駐印軍瑣記兼憶密支那戰鬥喜獲敵印》,贛州文史資料選輯第3輯,P36。薩蘇,《突破緬北的鷹》,文匯出版社,2012,P317。薩蘇接受媒體採訪時的回應。史迪威1944年日記,胡佛研究所電子版,P184。 |
|
( 時事評論|國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