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牽手接龍來談書
2011/07/30 23:20:11瀏覽1488|回應26|推薦109

原來是想躲過熱鬧的接龍風的, 沒想到被歌聲好聽的畫家孤鴻和同學葉子逮個正著, 混了個把星期 , 總覺得良心不安 , 好似欠了文債 , 連睡覺也睡不安心 . 看著雨僧姐都連寫兩篇了 , 還是乖乖補上吧.

葉子是我的小學同學, 初中時同考上要通勤的中學, 是隔壁班同學. 初一新生的我 , 就要起早早,摸黑從淡水山崗上的家背起書包出門. 經過重建老街到清水街, 接另一位同校同學. 兩人結伴 從天主堂旁的小階梯 小心走下來.  那時候, 寬敞有坡的淡水中山路, 既沒有車輛也沒甚麼房舍, 只有馬路對面濃密的菩提樹蔭, 讓人會胡思亂想的害怕 .  我們故意躲開它 ,一起往淡水火車站走, 趕搭上第一班火車 . 除了公路局車外,私家車極少, 火車站門口是整列的人力車. 

像我們這樣從淡水小鎮每天早上搭6:00 am第一班火車,通勤到台北上學的學生 , 總有五六十位吧 , 或許是有伴 通勤要多花四五個小時, 並不覺得累 ; 也或許自覺是小鎮上少數可以上台北讀書的幸運兒 , 安心的循著學長姐的足跡 , 跟著往前走就對了.

從起站出發 , 每個人都有位置坐 , 在清晨奔馳的火車上,學生們安安靜靜的拿出課本來. 雖然通勤時間挺長的 , 因為有火車上可以補讀書, 補作功課 , 與同學討論, 我們幾個考高中也都相對順利.

趕著上學的氣氛嚴肅些 , 回程回家的路上,心情愉快多了 . 學校比上班族早下課 , 雖然火車班次一小時才一班, 因為是起站 , 一定有位置坐 . 更神的是 , 坐久了火車 , 知道到站的車調頭後, 就是下一班列車, 而停靠在一旁的空車, 就成為學生們的臨時休息座 . 以下是網路上新北投站老照 , 和當年後站邊的淡水線月台非常像. 來站的火車會往後開調完頭後, 準備出發.

 

四五十年前的後車站可熱鬧著哪 , 因應著南下北上的遠程旅客,有人要搭上一整天的添碎煤火車到 高雄, 到花蓮, 吃食, 伴手零食很重要. 我們的淡水線月台就在後車站邊. 一出站左手邊的鐵道是滿街現切的水果攤和小吃攤; 右手邊的太原路是整排的蜜餞糖果批發店, 一大桶一大桶的 . 買上幾包蜜餞和手帕交同學傳遞著零食 , 也分享著友誼. 回家的路上, 是通學生最快樂的時光.

那時候出書少 , 圖書館是用來搶位置 K書的, 報刊成為我們生活的重心. 最火紅的雜誌是"皇冠", 瓊瑤在聯副和皇冠的聯載作品, 如當年的影星凌波一般, 風靡一時, ,也是我們最開心討論的心情出口, 葉子到現在都還記得我們有一陣子是瓊瑤迷. 和當時的小說, " 籃球 情人 夢 ", 或是抗戰愛國的"藍與黑 "比較起來 , 皇冠聯副裡瓊瑤的" 窗外""煙雨濛濛""六個夢" "幾度夕陽紅", 引用了許多中國詩詞, 頓時愛情故事變得很有情境, 夢幻多了,令人著迷.

長大點覺得她的愛情裡的衝突性好像特別多 , 和一般平靜的生活差蠻多的 ,漸漸轉到 翻譯小說. 外國小說 雖然字句抝口, 除了"魂歸離恨天" 之外 , "小婦人" , "亂世佳人" "簡愛" "裡的愛情故事平易近人些. 十年之後的1974, 皇冠又挖掘到遠走天涯的作家三毛, 從薩哈拉沙漠捎來她的" 中國飯店" ,又在臺灣捲起另一波帶著讀者走向世界的浪潮 . 才奇怪怎麼久住西班牙, 精通多國語言,走遍全世界, 非常西化的三毛, 怎麼出版了水滸傳裡武松打虎的有聲書, 才知道她那時候喜歡的讀物,  居然是明清筆記.
~~~~~~~~~~~~~~~~~~~~~~~~~~~~~~~~~~~~
就這樣不自覺的崇尚時髦的西洋,直到十多年前. 大概是年紀到了, 重新當起在職進修班的學生時 , 比我們年輕二十歲, 還在台大讀博士班的國文老師 , 果然新潮, 他所指定的國文課本就是貼了個優良讀物標章的 清朝才子張潮 的格言小品~ 幽夢影 .

初上課的時候 ,我們還奇怪這是甚麼書啊 ? 結果, 從"論才子佳人", "論人與人生", "論書與讀書", "論閒情逸趣", "論立身處世等"...一則一則的讀下來 , 我們這班又土又木的工程學生 , 全都被作者~張潮給收服了. (畢業同學錄裡滿滿張潮的足跡). 也才知道原來我們的古人這麼可愛, 他們這麼懂享受生活; 原來 國文課不必然是食古不化; 而親近古人的原汁原味 , 說出"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的古張潮 就是讓今日的讀者也振奮.

雪之妙在能積,雲之妙在不留,月之妙在有圓有缺。
對淵博友,如讀異書;對風雅友,如讀名人詩文;對謹飭友,如讀聖賢經傳;對滑稽友,如閱傳奇小說。
~~~~~~~~~~~~~~~~~~~~~~~~~~~~~~~
年輕的國文老師又在黑板上抄下晚年宋朝 蘇東坡(蘇軾) 的詞. 才高八斗, 詩詞書畫皆精的蘇學士, 由於個性守正不阿, 歷經宋神宗, 哲宗兩朝仕途均極坎坷, 不是被關,就是被流放, 還愈放愈邊陲, 黃州 杭州之外, 也貶至廣東惠州 和偏遠的海南島., 可是, 讀讀他這闕的"定風波" 多麼瀟灑曠達 ~.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
我們合唱團也唱過黃友棣的曲子~元夕 , 歌詞的作者是與蘇東坡齊名的宋朝愛國詞人~辛棄疾.他可不是一介弱書生哪. 自年輕就抗金殺敵從北方奔宋.作地方官愛民如子, 也不忘練兵強國.可就是受當權者忌, 一生被彈劾七次, 這也很誇張吧 ? 宋朝沒有重用這位從沒吃過敗仗的愛國棟材 , 讓他含恨以終.

辛棄疾的稼軒詞的元夕說的是元宵節燦爛的燈景, 繁華如夢, 最後一段的轉折更是迴腸蕩氣讓人驚異.
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近代文人裡, 林語堂先生是很特殊的一位. 身為牧師之子, 受西風影響早, 聖約翰大學畢業後, 25歲受教會資助到美國求學,讀完哈佛三年的比較文學碩士, 28歲到德國萊比錫得到中國古代語音學博士學位.

學貫中西的林先生, 親切而幽默, 創辦過的半月刊赫赫有名~"論語", "人間世", "宇宙風", 吸引過老舍, 徐訏,劉半農, 郁達夫, 謝冰瑩等名作家; 並以英文將吾土吾民, 生活的藝術 , 蘇東坡傳, 京華煙雲 介紹給美國人, 成為暢銷書.

女兒林太乙為他編的 "讀書的藝術" , 短短的文章中, 三言兩語就將中西文化的比較, 中西文化的精髓點出. 他有一篇文章叫"方斤氣之研究" , 劈頭就說"方斤氣道學氣是 幽默之魔敵".
林先生熱愛家庭 , 和太太女兒感情極深. 太太的名字裡有個鳳字, 語堂紀念館(故居)裡隨處可以見到大鳳小林的落款. 這樣一位開明的先生怎麼不可愛 ?
~~~~~~~~~~~~~~~~~~~~~~~~~~~~~~~~~~~~~~~~
最後這位是胡適先生. 這位在宋子文面前有點吃憋 (抗戰期間國府鬧窮, 宋子文到美國遊說, 輕易就募到大筆款項, 還躲過當時反對的國會,徵到以陳納德將軍為首的美國空軍機隊支援抗日,成立飛虎航空隊. )的美國大使, 來到臺灣後, 當過中央研究院的院長, 從大陸的北京大學開始,一直就是知識界的新思維領袖,

胡先生不祇是五四運動的倡行者, 早年受赫胥黎"天演論" "適者生存"科學精神洗禮, 將自己的名字嗣穈,洪騂 也改為胡適(之).在美國讀書的時, 更受杜威的實驗主義影響, 一生宣揚自由主義, 提倡懷疑主義, 崇尚民主科學.

來到台灣之後, 雖然貴為中央研究院院長,依然力主自由民主, 不斷的向蔣介石提出民主建言, 協辦過由雷震主筆的《自由中國》雜誌, 雷震受誣被捕對胡適的打擊很大,自此氣血日衰, 兩年後死於心臟病.

這位民主與科學的擁戴者,曾被魯迅及大陸史達林學者集中火力謾罵,胡先生理性溫和以待之,從不予爭吵動肝火回應.相反的會詳讀對方罵他的文章.他的民主素養, 民主風度是至今的我們所不能及的.

夾在新舊思潮中, 雖然出洋留學, 也深交過美國女友, 對於母親所指定的婚姻伴侶江冬秀, 即令兩人的個性不合, 他仍然終生忍受. 而且在日記上寫著 :「假如我那時忍心毀約,使這幾個人終身痛苦,我良心上的責備,必然比什麼痛苦都難受。」 可見他是個善良體貼重感情的人.

這麼一個溫柔綽約的五四運動先行者, 有名的言論~ "有幾分證據 說幾分話"之外, "作學問要在不疑處有疑, 作人要在有疑處無疑".... 詳見 胡適先生墨寶 . 他讀紅樓夢後作出九十頁紅樓夢考證,留下幾首清麗可人的情詩,對照著他常說的   " 容忍比自由還更重要" , 讓人惻然. 



胡適的秘魔崖月夜 
依舊是月圓時, 依舊是空山,靜夜;
我獨自月下歸來, 這淒涼如何能解!
翠微山上的一陣松濤, 驚破了空山的寂靜。
山風吹亂了窗紙上的松痕, 吹不散我心頭的人影 。

也是微雲 ~ (趙元任曲)
也是微雲,也是微雲過後月光明,
只不見去年的遊伴,只沒有當日的心情。
不願勾起相思,不敢出門看月;
偏偏月進窗來,害我相思一夜。

1950年美國亞太事務官員試圖說服胡適聯合其他流亡的知識份子,及反共的親美人士, 取代蔣中正政權. 胡先生沒有接受 .
1962年心臟病歿後, 蔣中正送他的輓聯, "新文化中舊道德的楷模,舊倫理中新思想的師表。" 倒也概括這位夾在新舊思想中, 民主科學的推手, 一生爭取國人的思想和言論的自由, 關心民族的尊榮與人類幸福的理想.; 他同時容忍著傳統倫理, 寧願寂寞的揹上倫理的責任也不逃避. 胡適留給後人的背影, 與他的墨寶一般清麗.

胡先生太早誕生了, 若能晚個五六十年出生 , 他的擔負會輕鬆得多. 不知道是否會有民進黨, 但是肯定可以給反對黨一個理性積極的態度風範.

都已經到七月底了,接龍接得差不多了 , 為了不讓好友們有心理壓力, 雖然交出一篇文了 ,我放棄點名的權利 , 大家就自由寫 , 自由玩吧 .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hsalice&aid=5469799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connie F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很羨慕
2011/08/18 12:25
妳和葉子的感情啊
林太乙的中文版讀者文摘也是小時常看的
盹龜雞~ 二月七日與十日 陽明山 與 花鐘(phsalice) 於 2011-08-18 23:10 回覆:

原來康妮家也是有許多許多讀者文摘的 .   那是本內容豐富的雜誌 , 林太乙讓她的爸爸也驕傲啊 .

和葉子是從小到大的感情 , 這樣的緣份不容易哪 .


JamieChao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你們比較辛苦,多考個初中
2011/08/17 21:42
有年輕、有抱負滿腔熱血的國文老師真好,至少在必須讀書的歲月(強迫)給我們更多記憶深刻的好學問。想想,我也很慶幸遇到很多好老師!
盹龜雞~ 二月七日與十日 陽明山 與 花鐘(phsalice) 於 2011-08-18 23:23 回覆:
好老師就是我們的明燈, 對於我們的人生影響太大了, 我真是感謝這位年輕的國文老師 . 嘿 ~ 妳出關啦 , 還說怎麼好久沒見到妳了 , 一定是工作忙過頭了呢.

張鳳哈佛 哈佛問學錄 得首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可 惜 我 在 嬰 兒 時 就 搬 台 北 ﹐ 後 住 碧 潭 20多 年 再 留 學...長 年 漂 泊 在 外
2011/08/14 22:09
只 能 由 您 精 彩 的 描 寫 中﹐  感 受 一 份鄉 親 鄉 情 了...
盹龜雞~ 二月七日與十日 陽明山 與 花鐘(phsalice) 於 2011-08-15 00:28 回覆:

謝謝張鳳來看淡水  , 離鄉之後  更思鄉喔  ? 


看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也迷過瓊瑤
2011/08/14 12:37
小學四、五年級(夠早熟吧?)其實是跟那時念高中的大姊學的
盹姐認真,寫作家引經據典,不像我隨便謅幾句
就交差了
盹龜雞~ 二月七日與十日 陽明山 與 花鐘(phsalice) 於 2011-08-14 19:40 回覆:

哈哈 , 四五年級看愛情故事, 也迷上她的文藝氣 , 驚心動魄 戲劇化的愛情嗎 ?

我四五年級還在看國語日報, 迷童話故事呢 , 比看雲呆多了 .


張鳳哈佛 哈佛問學錄 得首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原 來 也 曾 住 淡 水 ﹖有 無 那 篇 描 述 淡 水 之 文 ﹖陳 少 聰 和 陳 素 芳和 我 皆 住 過 ...
2011/08/14 02:31
 
盹龜雞~ 二月七日與十日 陽明山 與 花鐘(phsalice) 於 2011-08-14 06:46 回覆:

真巧呢 , 張鳳也住過淡水 . 我只住到初中畢業 , 就搬到中和去了. 可就是懷念這個小鎮.

寫過長長的一落淡水. ~ 兒時記趣 (一) ,兒時記趣 (二),兒時記趣 (三) . 妳記得五月初六淡水殺豬公大拜拜的盛況嗎 ? 我們初中時, 流水席吃整條街呢 .


蔡碧航(大咪)~~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通學
2011/08/12 20:10

我初中時也通學
起早趕晚
雖辛苦也頗多樂趣

說到燃煤的火車
我從南部北上讀書時也坐過那時的平快車
坐了快一天
鼻孔一挖都是黑煤灰
下車前要趕快想辦法洗洗臉

盹龜雞~ 二月七日與十日 陽明山 與 花鐘(phsalice) 於 2011-08-12 23:12 回覆:

原來大咪也是通學生 !   

哎 ~ 我們那個慢悠悠的年代 , 民國 五六十年左右 , 台北-高雄 除了要坐一整天燃煤火車 , 坐得還挺委屈的 . 班次少 , 需用高 , 載負量大 , 擠得很, 一位難求 . 聽同學說 逢年過節常常要站回高雄 , 只能坐在自己的行李上,和同學們一路聊天打撲克牌殺時間,  還得忍受與 菜擔 雞鴨籃共處哪.


天路(今日當如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淡水線
2011/08/12 13:40
好喜歡您所貼的車站照片; 我家在圓山站, 景物一模一樣!

胡適先生的字, 我是非常喜歡的,
初中參觀胡適公園, 曾經買一整套墨寶詩作書簽.
盹龜雞~ 二月七日與十日 陽明山 與 花鐘(phsalice) 於 2011-08-12 18:30 回覆:

天路住在圓山站啊 ? 那張老照片有像喔 ?  很難想像 以前的車站就是這麼樸實 .

胡適的學問我們知道 ~ 中央研究院院長哪 ; 可他詩詞文字的美 , 慚愧~ 我是近幾年從網路上朋友的傳送才知道的 .  天路也是早慧耶 , 這麼早就有慧眼賞識他.

愈瞭解胡先生 , 愈覺得他的文字美 詩詞美 不是沒道理的. 古典文學底子深 , 卻是新潮思想, 難得的是心美 , 有風度 .


cwc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討教學習
2011/08/11 16:52
行雲流水般的文筆,讓我佩服!常到愛讀書的你這兒逛逛,對寫作會有很大的助益。我得好好向你討教,多多向你學習。
盹龜雞~ 二月七日與十日 陽明山 與 花鐘(phsalice) 於 2011-08-12 00:32 回覆:

妳是優字輩的後起之秀哪 , 有美感又用功, 煞地謙虛 . 歡迎妳常來走動 .

CWC 的格子給我們帶來心情的出口,  不要輕易說停歇喔 .


新天新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受邀喝茶
2011/08/09 13:42
阿計這篇寫的好
既古早又有現代
看到對文人雅士的分享
才知道這都是多年愛書的薰陶

這篇應該受邀店小二喝下午茶的啦!
盹龜雞~ 二月七日與十日 陽明山 與 花鐘(phsalice) 於 2011-08-09 22:49 回覆:

呵 ~ 新天新地不棄嫌哪 ,  來聽盹姐姐講古 . 店小二離我們太遠了 , 不一定看得到我們. 我們就泡上好茶,慢慢喝吧 . 姐姐先捧盞茶,  敬妹妹.~.


愛馬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憶起
2011/08/06 06:49

盹姐的寫作功力真不是蓋的!每次都在這兒學到很多東西。

看到蘇東坡的“定風波”不免想起14歲時第一次讀到它的感動。再次讀到它,還是只有感動!

盹龜雞~ 二月七日與十日 陽明山 與 花鐘(phsalice) 於 2011-08-06 22:38 回覆:

好東西就是這樣 , 經過幾百年 依然能夠直入人心 , 只是愛馬十四歲就看懂這它, 肯定是個早慧的孩子.

哎 ~ 我只是個愛講古 , 愛挖寶和大家分享的傢伙, 歡喜愛馬的喜歡. 

頁/共 3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