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看故宮特展 ~ 富春山居圖 山水合璧
2011/07/17 18:17:18瀏覽2695|回應28|推薦108

"山水合璧"才剛開展, 同學就邀著去看 , 天氣又熱 懶得出門,沒太理會它 , 想說~就大陸送來一幅畫和我們併展嘛 , 和之前辦的秦俑展,...展 大概也差不多吧, 沒甚麼好去趕熱鬧的 .

不久, 同學又送來一個陳文茜開場的蔣勳的演講 ~ 山水合璧 從富春山居圖說起., 聽完蔣勳先生精辟入裡的黃公望哲思介紹, 開始有點動心, 想....我大概是錯了 ;

不多久, 校友會有個活動是由故宮博物院的導覽專家 ~梁惠生女士發表山水合璧的演講.她最後說了~七月三十一號合璧特展展完, 剩山圖月底就要起駕歸還浙江美術館 , 再也見不到完整的富春江山居圖了, 要我們早點去看, 趁著還有十來日, 可以多看幾次 ,這番話徹底驚醒了我這夢中人.

梁女士將畫的歷史背景講得極清楚, 又將富春將山居圖分段予幻燈片放大解說 , 這回總算對一些名詞黃公望,無用師, 子明卷, 無用卷, 剩山圖, 弄清楚了.

元朝時由道教耆老~黃公望所繪畫的 長卷富春江兩岸風光富春山居圖, 其中卷長 636.99cm的山居圖由故宮收藏 , 圖尾並有黃公望親自題跋的序,表明此卷為無用師(鄭樗, 他的師弟)所有 , 俗稱"無用"卷 .

剩山圖,指的是富春山居圖受火焚燒後 (容後詳述),畫卷斷成兩截,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 (剩)的最前段起始山頭(剩山圖)煙沒人間近三百年,直到抗戰期間1938年,才由任職於故宮博物院的畫家~無湖帆認出而收藏. 受浙江博物館沙孟海勸說半賣半送浙江省博物館, 吳湖帆家之後破落被抄 , 長度 ~51.4cm , 寬度比"無用卷"略窄 2 cm , 為31 cm .

2010年發想合璧的山水, 是失散後360年的第一次合展,這也是清朝乾隆皇帝都無緣見到的珍貴場面. 蔣勳老師在山水合璧的演講上說, 故宮的"無用"卷 在他當學生的時候已經被老師帶領著欣賞許多次,非常熟悉. 這次的兩畫合璧展為什麼這麼受期待? 因為缺乏剩山圖, 無用師卷的開頭 並不完整 他作了電腦合成,拼上剩山圖, 才可以看到近處的山頭(剩山圖)與故宮"無用"卷開卷丘陵龍脈接上, 形成遠山與近山的合抱, 富春江水汩汩自合抱處流出.

蔣勳老師說, 以近的主山蜿蜒起首, 這麼強烈的登場在中國畫中是項首創第一遭. 有如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 以強音"噹噹噹 ~擋" 作為起音強烈震盪觀眾.

"子明卷" 是乾隆皇帝所收藏,畫上題 子明隱君將歸杭州而繪此畫故名"子明卷". 因乾隆也笑想這幅天下文人得之兒而後快的畫中尤物, 身旁的人替他找來此幅 , 乾隆深信它是真跡,視如愛侶捧著朝夕相處, 時不時展卷欣賞, 興之所至題詩讚賞. 因此子明卷看起來最古老, 更失去了山居圖寶貴的留白空靈之美.

蔣勳著作書 "黃公望 富春山居圖卷" ,  這幅傳奇性的長卷畫和數百年來的收藏者之間,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動人故事. 為甚麼會斷成兩截的呢 ? 話說"富春江山居圖"歷經數代無數人的轉手收藏 (明朝畫家 沈周, 董其昌...)明朝富家文人~吳達可, 接受董其昌的典押變現. 吳傳給兒子, 再傳到清初的孫子 吳洪裕 (吳問卿)手上. 吳洪裕不愛女人,無妻無子, 成日為此畫癡迷, ( 他的好友鄒之麟記下 ~ 問卿 置之枕席, 以臥以遊; 陳之座右, 以食以飲 ; 倦之為之爽 , 悶之為之歡 , 醉之為之醒.  註: 能讓人沉迷至此, 說黃公望的這幅富春山居圖是畫中尤物, 沒錯吧 ?   .)

吳洪裕(問卿)年老即將闔眼之前, 囑姪子燒化"千字文" , 唐伯虎的"高士圖" ,也要燒去這幅黃公望的絕世之作. 姪子燒了前兩幅, 將富春山居圖也丟進火裡, 知道是絕世珍品, 等吳洪裕一撒手闔眼,趕緊從火裡搶救出來. 經火燒後的畫卷斷成兩截, 剩山圖的上下也毀損若干, 因此比故宮的無用卷窄兩公分 , 而斷成兩截的畫卷上都各有火痕.

聽了這些精彩的故事,想想再懶下去, 故宮收藏的無用師卷還看得到, 完整的黃公望富春山居圖是看不到了,  起碼對我來說, 我這輩子是鐵定看不到了. 於是兩天後的一個下雨天的下午 (7/13)4:00PM 來到故宮看展.

真好運,趕上故宮4:30開始 的兩小時專人導覽 , 因著近晚餐時間和6:30PM關門時間 , 排隊的人龍也沒有那麼可怕.

下午晚進場還有一樣好處 , 4:30 PM 以後進場買票只要半價(80元). (我因為導覽團號稱4:20 pm集合, 急著進導覽團,我沒用上這項優惠. 其實也可以先報名 , 若4:30pm買票的人不多, 買完門票後再去取耳機跟團仍是來得及的.

提早進場的我, 曾在導覽前先進場上二樓201 前試探, 行經穿堂由一排文姬歸漢, 像連環畫一樣的胡笳十八拍.

畫的是被匈奴俘虜, 抓去獻與匈奴左賢王的才女蔡文姬, 當曹操統一北地後, 思及文姬是故人(東漢大文學家蔡邕)之女, 特意重金贖回蔡文姬. 此時文姬已在匈奴12年,育有子女一雙, 離開骨肉讓她心痛如割, 寫出這血淚的五言體. 由宋朝的李唐以一拍一景畫出此連環古畫.( 此作品約有九百歲 ) 為了保護畫色,燈光相當昏暗.我看了心裡一沉, 暗喊 糟了 !  皮包裡有乾糧, 有開水, 就是沒有帶眼鏡, 待會兒是要怎麼賞畫啊?

好在,  進了排長龍旁不擠的展室  這個展室裡, 一幅 趙孟頫的 "鵲華秋色" 有合宜的燈光,讓我吃了定心丸. 梁惠生女士演講中 放過"鵲華秋色"幻燈片, 遠處看只覺平淡無奇,不知道這張畫為甚麼這麼受推崇?   賞畫非得到現場哪, 我在現場看到的真跡纖毫畢露,一筆筆的筆觸將落筆清楚的展示出來. 尖聳的華山與平圓的鵲山分置左右, 中央小樹林和水岸沙洲上的葳葳軟草, 趙孟頫點畫得生動極了 , 那彎腰的軟草讓人彷彿看到風兒拂過.

有專人導覽實在太好了 , 這些導覽專家知道怎麼充分利用時間,帶領著參觀者熟門熟路循序漸進的, 參觀必看的畫作.

4:30pm當富春山居圖的排隊人龍還長著時, 導覽帶著我們進場後直接一樓右轉, 往"山水覺" 3D立體畫室走去.

這個由林百里先生廣達文化基金會出資 , 委由青鳥多媒體製作的3D富春江山水動畫 活潑又有教育性, 分為牆壁上長卷動畫與檯面溫柔流過的富春江水.

有勘察過的富春江兩岸的實景畫, 也有臨摩過的黃公望"富春山居圖", 先後分別出現, 供觀者相互比較; 另 平躺在觀者前的是緩緩流過的富春江上, 有倒影的山水, 也有漂流的樹葉和春天的蝴蝶, 秋天的落葉.有趣的是"富春山居圖" 中有七個纖細難找的遊賞人物, 就在蝴蝶停歇水面時, 可應呼聲而全都動起來了.參觀者在這裡先見習著, 熟悉畫中人物的所在位置,等會兒看起畫來, 就不覺陌生.

黃公望何許人也?他的這幅山水畫怎麼能掀起六百多年的書畫界滔天巨浪的?書畫界 公認,這幅"富春山居圖"在國畫中的地位 , 就好比是 蘭亭序在書法中的無可比擬的拔尖地位.

中國書法在宋朝時已經發展到圓熟完整 , 然而畫畫還沒有. 這位五十歲才開始向書畫名家趙孟頫學畫的黃公望, 是個天縱奇才.五十歲開始學畫,八十歲時手也不抖,這長卷畫作 的表現已經超越過師傅趙孟頫 . ( 真正是人生七十才開始 !)

除了高遠, 平遠,深遠,黃公望的畫作更有闊遠的美感; 將道教平淡天真, 周而復始的概念帶到畫裡; 落筆佈局寬闊高逸, 將文人畫提昇到絕妙境界 . 欣賞過"富春山居圖"的明朝大畫家如沈周, 董其昌等人愛極, 更別提家傳收藏此畫的吳問卿 ,情到深處, 愛到不肯與此畫須臾分離, 愛到 直以性命相殉.(許是不忍見此畫流落於俗世), 臨終命人燒給他, 一起於人間消失. 也幸好黃公望的這幅多年心血寶貝是被搶救回來了, 否則我們就無緣得見了.

導覽團老師在我們還看不到熱門的合璧(其實是合展)畫之前, 先帶我們看著故宮特展中, 與黃公望交遊的畫家, 也有師傅們的畫 ~趙孟頫的"鵲華秋色" ,(有專人在旁解說, 我貼在玻璃上, 看著迷, 可享受了 );  也有董源, 巨然 的畫作 ; 更有意思的是同時展出其他人的仿富春山圖 , 這個部份可熱鬧了 ~ 最有名的當然是 乾隆皇帝以為是真跡,捧著朝夕相處,時時展卷欣賞的"子明卷" ; 有明朝沈周失去"無用師卷"之後, 思念甚深, 憑記憶畫出來的 ; 也有明朝張宏臨摹的仿富春山居圖 (這兩幅是北京故宮收藏). .....還有很多 .後世有這麼多模仿的畫,..... 卻沒有一幅能夠超越他.

配角畫看了一個半多鐘頭, 六點鐘才開始排隊看合璧雙幅. 因為這時候排隊的人最少, 才排了十分鐘.  我們準備了這麼久 , 欣賞真跡 才是享受的開始 . 黃公望真跡的筆觸墨色不是任何數位相機可以取代的. 看過仿品, 再看原畫, 果真能感受到黃公望的 細膩高妙, 即使是看似簡單的一筆鴨子畫 , 後人就是畫不出來;  畫中人物的高遠神情, 即使是打柴的樵夫, 也看得出非泛泛之輩 ; 後段水墨山石的明暗筆觸 , 根本就和碳筆的大塊塗敷沒甚麼兩樣 ,有這麼先進的眼光和技法, 真令人稱奇 .

黃公望生於南宋末年西元1269年的江蘇常熟, 原名"陸堅" , 因幼年父母雙亡家貧, 六歲被送與富有人家~九十歲的黃樂 收養, 受父親黃樂刻意栽培讀書. 父親老年得子甚為得意, 自言"黃公望子久矣 !", 故將他命名為 "黃公望",   號"久矣". 自小聰穎, 十二歲時已經是科舉神童 . 通曉經史子集與九流之學, 精書法  詩文 音律 山水. 曾任小吏, 1315年 46 歲時受同仁牽聯入獄 , 經此打擊 出獄後 , 原也是孤兒的他看破紅塵, 遁入全真教出家, 自此瀟灑放遊於富春江畔之山居中.

道家以老莊為師, "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萬物",崇尚自然; 思想上 跳脫個人, 由整個宇宙來看一切, 心靈比一般人更自由瀟灑。 蔣勳先生說, 他的老師考證出的黃公望, 因為學問廣博, 思想寬闊,是當代人所敬重的道教大思想家, 儒釋道三家道友均來聆聽他的意見,

黃公望的晚年作此山水畫, 已看盡人世的冷暖, 生命的無常. 此時四時的更替, 宇宙的自然運轉, 才是他所想表達的.於是將居住地的富春江兩岸風光,以文章之起承轉合成結構,時鬆時緊多予變化,佈置在長卷的畫作裡.

捨色彩, 僅用乾溼濃淡墨色, 運用毛筆筆法, 有 董源, 巨然 趙孟頫的影子, 但更發揚光大. 富春江水淌漾在蜿蜒的群山裡, 山嵐空靈的在長卷裡飄緲. 妙的是留下 周而復始的伏筆 ~寓意著賞景人物在登橋出遊, 流連山水雲間, 或釣魚或伐樵, 或在臨江的涼亭內閒看漁夫捕魚, 看江面上的鴨子划過, 遊賞過後, 回頭返家, 沒有走出長卷. 使得展開的長卷畫境, 在臨終收尾時, 回頭圓成一元復始的循環式觀賞思維.

偷偷的說 , 等了那麼久五分鐘不到就看完了, 意猶未足啊, 我是排頭, 轉回小隊再看一次,然後又細看同畫室內的其他作品, 到六點二十分已經沒有人排隊了, 我又排一次, 總共看了三眼.

還好讓我看到了, 這麼個尤物, 完整的呈現在眼前,失之交臂豈不是後悔終生 ? 黃公望自號大癡道人 , 果真是道行高深啊 , 晚年將他畢生所修練出的心得精粹, 以道家思維引入繪畫中, 化為長幅卷山水傳與後世.  後來果真如他跋上所料, 引動六百多年來的"巧取豪奪", 迷得賞畫者不由自主的迷醉. 他若是大癡, 那我們這些愛上他的畫, 被迷得陶陶然的 , 就是小癡囉.

華燈初上,黃昏的故宮 , 杏黃的宮牆襯著黃色屋脊框住的綠色琉璃瓦 , 也是美得迷人.

後記 ~ 昨天星期六打完太極拳,我又去了一趟故宮, 周六夜的觀賞時間延長到8:30 pm, 4:30pm 之後半票 ,  6:30 pm 之後呢, 與大英博物館,美國大都會, 法國羅浮宮....一樣, 免費 !!!  只是來客非常多 , 到得雖早, 我並沒有馬上去排隊, 到處逛 看3D 顧愷之的女史動畫, 看故宮內放映室的介紹書法, 介紹黃公望 富春山居圖的短片,  待我8:20 想排隊 , 已經長得排不上了.  沒關係 ~ 到七月三十一號還有時間 . 格友們 , 大家請早啊 !

註: 粗體字均可連結故宮相關畫作. 無用卷, 子明卷 ,及沈周版,富春山居圖均為長卷, 打開後所見的是卷末題跋文字, 請自行右拉, 即可見到富春山居圖全景. 故宮太了不起了, 將畫建成數位檔, 人人都可以觀賞得到.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hsalice&aid=5429072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JamieChao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神韻
2011/08/17 21:36

我太早去看了~當時心裡還想,我趁中午陸客去吃飯,只排半小時,真聰明;沒想後來看到晨曦推薦的蔣勳網路影音解說,感到若之後再去,體驗必不同。

不過黃公望真的很厲害,他的筆法就像仙神,寫意、點到,卻內蘊無窮,其他幾幅不放一起不知道,擺在一起馬上被正版給熊熊比下去~

盹龜雞~ 二月七日與十日 陽明山 與 花鐘(phsalice) 於 2011-08-18 23:34 回覆:

那個黃公望真的是筆法像仙神般的厲害 , 能大氣灑脫, 也能鐵筆細鉤. 有想法 之外, 能將想法表達得淋漓盡致得絕頂,  稱他是畫仙都不為過.

從前看中國畫 , 我會覺得悶 , 他的畫不知道怎麼 就有這麼多活跳跳迷人的地方. 他真是個老神仙哪 .


看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看了兩次
2011/08/14 12:15
為了媽媽回台兩次,也找時間去欣賞了兩次山水合璧,但沒有聽導覽(旁聽了一下),還是不像盹姐看得這麼仔細。那 3D合成的影像中人物還會動,妳看到了嗎?
幸好乾隆認錯了畫,真跡才免於受到他的「塗鴉」損害 
盹龜雞~ 二月七日與十日 陽明山 與 花鐘(phsalice) 於 2011-08-14 19:29 回覆:

能連看兩次, 看雲好福氣哪.  "山水覺" 裡的山水人物在蝴蝶停駐在飄流的葉片上時, 會隨著觀眾叫喚的聲音動起來 . 這是故宮的巧思 , 以活潑的引導帶領觀眾認識畫面 .

是呀, 要慶幸乾隆的失眼, 我們才有乾淨的畫作可以看呢.


蔡碧航(大咪)~~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無緣
2011/08/12 20:13

我是無緣看到了

幸好看了盹盹的詳細報導

盹龜雞~ 二月七日與十日 陽明山 與 花鐘(phsalice) 於 2011-08-12 23:15 回覆:
歡迎大咪來玩 , 謝謝妳賞文 ~.

新天新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退休之樂
2011/08/09 13:47
阿計退休身體也好
到處看 到處拍 到處寫
我們也跟著樂開懷!
盹龜雞~ 二月七日與十日 陽明山 與 花鐘(phsalice) 於 2011-08-09 23:02 回覆:
運氣很好趕上這場盛會了 , 也還好交通方便 , 車輛直達故宮門前 , 真是貼心 . 感謝故宮用心佈展,  我去了兩趟 , 這幅畫看了五六次 . 接受到豐富的導覽資訊, 親眼看到精彩的畫作,真是享受哪 , 心滿意足了  .

黃淑文(桂花樹)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富春山居圖
2011/08/04 20:18

精闢的解析,分享,好精采。

謝謝妳真誠回應

盹龜雞~ 二月七日與十日 陽明山 與 花鐘(phsalice) 於 2011-08-05 19:39 回覆:

相逢自是有緣  ~ 是的 , 我們有過一面之緣 .

我小時候住淡水, 對淡水有戀戀之情 . 雖然搬離淡水很久了, 四年來仍然每星期到埔頂的臺北藝術大學打太極拳 .  在"石碇二格山 深坑遊"  裡, 一張對著綠幽幽的山景打拳的照片, 是誰的傑作 還記得嗎 ?

能在UDN 格子裡彼此分享文章 , 還真是有緣 . 妳的內在豐富又俱備清晰的思想, 是難得的寫手 , 請繼續寫, 多多寫 好好寫 .


ez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故宮特展
2011/07/30 18:17

能親見合壁的富春山居圖

是很大的福份喔~~

感謝分享...


盹龜雞~ 二月七日與十日 陽明山 與 花鐘(phsalice) 於 2011-07-30 21:35 回覆:
是的 , 是我們全國人民的福份,  明天是最後一天了 , 恐怕要擠爆了 . 時間過得好快啊 .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投影片照片出處
2011/07/30 15:40

請作者正文和回覆裡使用的幾張投影片照片的出處?

(電腦合成加段落標題的, 以及兩張畫面同時比較的)

不像是蔣勳的?

盹龜雞~ 二月七日與十日 陽明山 與 花鐘(phsalice) 於 2011-07-30 21:31 回覆:
我所貼的山水合璧照片, 和回應裡 無用師卷與子明卷的水榭比較, 都是文中所說的故宮導覽專家, 梁惠生女士的演講所播映的. 只有故宮的專家, 才能做出這麼專業級的幻燈片.  謝謝來訪 ~.

奈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能親眼看到這幅畫 是福氣啦
2011/07/30 11:52
我是在大愛台的殷媛小聚節目裡
聽蔣勳老師的解說的
真是一幅很有傳奇故事的畫作
可惜無緣親見了

盹龜雞~ 二月七日與十日 陽明山 與 花鐘(phsalice) 於 2011-07-30 21:25 回覆:

嘿 ~ 沒關係的 , 奈米 , 能聽到這些傳奇故事 , 再看到故宮的努力 , 還是很讓人開心的, 對不 ?


Gioi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寫得真詳細
2011/07/28 22:51
趕不上看展相當可惜,就讀妳這篇囉!
盹龜雞~ 二月七日與十日 陽明山 與 花鐘(phsalice) 於 2011-07-29 07:34 回覆:

妳探女回來了 ?  其實呢 , 再怎麼介紹, 都比不上現場看畫. 就像是我說的一幅不怎麼大的"鵲華秋色", 星期一又去細看一次 ,除了山水, 比髮絲還要細的畫筆所畫出的鬱鬱蒼蒼軟草 ; 躲在門裡的逝害羞婦女; 水岸邊打漁的男人 , 還有五隻看著不同方向的可愛羊 , 看起來有趣, 又為畫家的用心感動.  嘿 ~ 看來要當畫家不容易哪, 視力好觀察入微外, 要細心耐心, 連筆力都要好.


重陽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精彩詳盡的介紹
2011/07/27 22:55
讀了妳的精彩詳盡的介紹文章 對想去參觀欣賞的人 很有幫助喔 謝謝妳的用心
盹龜雞~ 二月七日與十日 陽明山 與 花鐘(phsalice) 於 2011-07-28 09:21 回覆:

謝謝重陽鼓勵 .其實故宮的導覽老師都很棒,若是能報上 10:00am , 4:30pm 這兩場, 現場聽指點與真跡對照 , 收穫會更多 .  不過要早點去 , 這星期一我是四點到的 , 已經報不上 4:30的了.

好在, 六點之後人很少, 我又多看了幾次.

頁/共 3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