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教學觀念
2012/05/16 18:23:21瀏覽642|回應0|推薦5

本文選自以下這本書:

購書網址:www.webdo.com.tw/pearlhung/

※教學觀念

長久以來,總是認真的做著每一件事情。認為「認真」才是成功的關鍵。後來,發現很多方面都很認真,卻不一定成功時,這讓自己開始思考,為什麼會這樣?最後發現,原來在努力的背後,還要有一個條件:找對方法」所以從此就做了結論:成功=認真+好方法。再一段時間後,又發現,奇怪,認真加上好方法,竟然,有時還是失敗。這又是為什麼?因此,又開始去思考,然後,又加上一個條件:時間點的掌控古人說得好,所謂:天時,地利,人和,真的是有其道理的。

 

一直以來一直相信的觀念,甚至深信不疑的理論,有時,

在遇到不同的人時,竟然也會困惑了。如果會造成困惑,那是不是自己相信的觀念,其實是有問題的?其實每一個規則,是否真的都有例外?因為太多的變因,導致很多的結果是不同的。我們應該思考「由來已久」深信的觀念,是不是真的有瑕疵?

 

英檢成績放榜了,考得很好的學生很多。考得不好的,也不堅持繼續考,然後,我的學生,就有兩個不來上課了因為媽媽們沒信心了。儘管孩子們已經進步到超乎想像的地步,我已經很滿意他們可以考這麼好但是,家長一來可能認為孩子沒有時間再耗下去了,二來可能認為反正再考也不會進步,因此,就選擇放棄了。

 

會不會心痛?

當然會。在我看到希望,並從孩子身上看到終於有點自信的當下,父母的選擇是:放棄。其中一位孩子請求我去和媽媽談,希望能繼續補習,再給他一次機會。但是,我失敗了。我沒能完成孩子的希望與夢想。我覺得對不起他眼中的祈求。放下電話的剎那,我的眼眶不禁濕潤了。

在面對家長時,自許為談判高手的我,也踢到了鐵板。

我的專業,我的熱誠,敗在孩子即將要上國三的時間點上,家長以一句「沒時間」拒絕了我,讓我無論如何的表達孩子努力到現在而放棄真的很可惜,也不能撼動家長一絲一毫的決心。這樣的我,該如何去面對我認為的遺憾及如何面對孩子好不容易建立起的自信?

 

昨天總經理在開會時,大大讚揚了我的工作態度。希望

我去班部分享一些觀念給美語老師,更希望分享我在這幾年的教學經驗上,是如何讓孩子喜歡老師及讓家長信任。而我,並不是每個案件都是成功的。每年,我總是要面對沒通過英檢的考生,他們家長眼中的失望,不管孩子再怎麼喜歡我的課,也敵不過現實的考量。這樣的我,還可以去分享嗎?我把昨天的沮喪跟同事說,同事說:「哪有不敗的?當然是看成功機率。因為你成功的機率比其他老師多太多了,當然有資格分享。」

謝謝她的鼓勵。是的,我有資格分享。誰沒資格呢?每一

個人都有他的優點和缺點,我們應該要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確實是如此。如果我的分享可以稍稍讓部分老師得到一些些的經驗,那我的分享,應該就有些意義了吧?以下,是我在班部的分享:

 

1. 在教學上,我是抱著怎樣的心態?

當我踏進教室之前,我的思慮是什麼?

我的課都是三小時。每當踏進教室之前,我常常告訴自己:不可浪費學生的時間務必要讓學生在這一堂課吸收我上課的內容。但是,重點是,如何讓學生吸收?當然是要讓學生喜歡並能專注上課故每堂課前的上課喊話是非常重要的。怎麼喊呢?方法是──做課前的預告。

 

通常一進班,我會先說:「孩子們,很開心喔?大家好像都很厲害的樣子,不需要讀書嗎?上次教的有沒有問題呀?要不要老師來個考前複習呢?」每堂課的開場白大都差不多是這樣開始的。

這時孩子們會說:「當然需要呀!最好答案都跟我們說,這樣就更完美了。」

我會回答:「答案呀!那有什麼問題呢?每題的答案都在課本上了,我記得都給了呀!難道你們沒抄到嗎?那再一題一題重教吧!

孩子們:「喔!那就不必了。老師複習一下就好了。」

 

之後,進班的第二個動作就是複習上週所教的文法。一直認為,有些文法教一遍是不夠的。不是所有學生都能一次就聽得懂,有些人就是要多上幾遍才能吸收。因此,要求自己次次要做到每堂上課必複習上次的內容,不管花多久時間,務必做到這點。因為基礎的建立,就是要靠這樣不斷重複加強的累積。

 

複習完後,會有小考考完試後,確認每個學生都訂正完畢,弄懂了,才開始上本堂課要上的文法。通常要開始上新課程時,都已經是一小時之後的事了。

 

然後,上文法前,我會根據課程內容來個精神喊話,譬如說,如果今天是上關係代名詞,我就會說:「孩子們,今天要上關係代名詞,原則上,它,很難,這是國三的文法,很多國三生都不見得學得好。但是,老師我呀(這時要自我推銷一下),很厲害,絕對可以上到讓孩子們全懂,我對自己的方法超有自信的。不過呢,再有自信,遇到不聽課,不專心的孩子,老師還是要甘拜下風,沒轍。關係代名詞有點難,只要你一分心,就會聽不懂。然後,題目就都不會做了。接下來的課,你可能只能在課堂上傻笑或和周公下棋了。但是,根據以往的經驗,老師怎麼可能讓孩子在課堂上跑去和周公下棋呢?因此,老師一定會把和周公下棋的同學叫到講台上來寫關係代名詞的合併句子,所以,孩子們,張大你的眼睛,全神貫注在美麗的老師身上,我們要開始挑戰今日的高難度「關代」,我要看看是周公厲害還是我厲害?

 

通常講完後,孩子都能專注在課堂上。中間只要稍有孩子分心,我會時時刻刻在講文法的過程中去喊學生的名字。然後,一堂三十分鐘的文法課,大都能得到很不錯的注意力。我的孩子們,就在這樣的狀況下,一次次的進步了。

總結:

   上本堂課的心態是,不浪費孩子的時間,讓孩子喜歡,讓孩子吸收。讓孩子快樂的在本班學習到我要教的課程內容,並帶著愉悅的心回家這是我身為英老師對自己的自我期許,並要求自己一定要做到。

 

2. 在學生成績上,我是抱著怎樣的心態?

班上這麼多孩子,不是每個孩子都是優秀的。不是每個孩子都能考出好成績。對於這樣的孩子,該抱持怎樣的作風與心態?

通常對於這樣的孩子,我是抱著「心疼」的心態的。有人聽不懂,有人單字背不起來,因為沒有成就感,自然不想讀不想念。考不好的學生,心中一定有些壓力及煩惱,看著同儕團體個個那麼行,孩子不會沒感覺。但是,孩子就是找不到方法,就是考不好。這時,身為老師的我,會先去了解孩子的狀況,並和家長談,希望家長先不要在意孩子的成績,也不要因為孩子考不好而罵他,請家長給我一段時間來處理。通常取得家長的認同後,我開始讓孩子的考試要求跟別人不一樣。例如,別人考十個單字,他考兩個或三個就好。剩下的八個或七個單字就請他用抄寫的方式。文法不會也不用考了,當別人考試時,他可以來問我,我再教一遍都行。教完後,就考他一題。通常長久這樣做下來,孩子都可以在半年內進步到可以一次背好十個單字。漸漸地文法也進步了。

 

孩子考不好,要找出原因。如果是因為不用功而不是不會,這時會請家長協助,並剝奪孩子在家看電視的時間,務必讓孩子背完單字,因為,這是上英文課最基本的要求。

 

不要因為孩子考不好而罵他。每次我總是先找出原因,然後想法去解決,因此,在教書上,就不會老是因為孩子成績不好而懊惱。因為,我相信,找出方法後,總能在日後等到甜美的果實。一直以來,除非父母及孩子選擇放棄,否則,截至目前為止,這樣的方法與態度,通常都能把孩子的成績拉上來。

3. 在面對家長方面,我是抱著怎樣的心態?

十多年來,我面對了各式各樣的家長,有讚揚我的,也有覺得我不夠兇的。雖然滿意的多過不滿意的。然而,還是有不滿意的情形。這時,我總是告訴自己:當我盡了一切努力,也無愧於心後,只要我是用「真心誠意」在面對家長,用「愛心耐心」在對待孩子,用「盡心盡力」在教學上我做不好的,會努力改進,如此,應該不會對不起大家。

 

有很多的事情自己可能做不好,但我願意學習及努力,也願意在做不好的方面去改變。希望,自己能在教學上越來越好,讓更多的孩童受益。

 

總結:

教學分享 :                                

1. 教學態度方面:認真努力,以愛為出發點。

奉獻與無私:我是來幫學童的,因此我願奉獻。

認真與公正:認真做好課前的準備,公正對待每位學生,無分無別。

不可浪費孩子的時間: 時間,是拿來珍惜的,不是拿來浪費的。

讓孩子喜歡你是身為師者必備的個人魅力之一。

讓孩子帶著快樂的心情上課,愉悅的心情回家。

互相尊重: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人與人相處的必備條件之一就是互相尊重。不論是老師與學生,老闆與員工,同事與同事,兄弟姐妹或朋友,都要懂得「尊重」,並確實「做到」。以身作則的同時,亦是學生眼中學習的最好楷模。

勿把私人情緒帶到課堂上。我們的職業,其實就是戴上「師者面具」的演員,在課還未停止時,就要做到「敬業」。保持一顆「如如不動」之心,讓心安在「穩定上」,而非放在「情緒上」。

2. 教學方面:盡心盡力適當的方法善用時間。

◎每堂務必做到複習前堂的課程內容。因為基礎的建立,就是重複不斷地累積。

◎每堂必須確認自己對課程的理解與講解方法適當。不可讓孩子聽不懂。

◎教學要用「智慧」,不要用「情緒」。不使用負面性的語言。

例如:「我不是已經教你好幾百遍了?

      「這麼簡單也不會?究竟要教幾遍你才懂?

       「你的腦袋究竟都在裝什麼?

◎上課時務必確認每位孩子的專心度。因此課前的精神喊話或暖身運動是很重要的。

◎不放過任何一個該注意的細節。要了解每位孩童的狀況。

◎因應學生的學習狀況而隨時改變方法或補充教學課程內容的不足。

3. 面對學生成績低落方面:愛心+耐心。要有同理心。用耐心與愛心陪孩子成長與學習。

4. 面對家長方面:真心誠意並拿出專業的態度。報告孩子的學習狀況。

把握原則:一件事的成功,絕對要經過努力深思,認真找方法並去執行,最重要的是,要有永不放棄的精神。教學的真正熱誠,在於,你對這分工作有沒有打從心底的認同。愛心與耐心不是用嘴巴說的,是用行動做的。是要讓家長,讓學生真正感受到的。

因此,一位好老師的特質需有:

1. 要有耐心、恆心及毅力。

2. 要有教學熱誠。

3. 要專業與敬業。專業是可以用努力來補足的,敬業也是可透過學習而達到的。

4. 要能不斷充實自己吸取新知。不要活在過去的豐功偉業中。

5. 懂得謙卑的同時還要有自信。

自我勉勵:不輕易放棄任何一位學生,也沒有權利放棄任何一位學生。沒有人應該被放棄,包括自我放棄。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earlhung3388&aid=646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