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7/02 05:32:49瀏覽1839|回應3|推薦29 | |
【云何得因力、欲力、方便力、緣力、所緣力、根力、觀察力、奢摩他力、毗缽舍那力、思惟力?】 知道修行的條件和修行的目標,還需要有具道因緣。力者,力用,即「具道因緣」,這十種「力」就是能使我們完成這個道的因緣。法華經說:「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 其中「因」是根本,我們來學佛多半都會有自己的動機。建立正確的動機和觀念,與我們往後的學佛道路有很密切的關係。不管當初的觀念是對是錯,經過長時間的接觸以後,就要讓它健全,修正最初錯誤的觀念,調整到正確的方向。事實上,學佛不是消極的逃避,而是積極的承擔。 「欲」是希求,也就是於佛果菩提存勝大的希求,欣然起行,希求人人都能成就佛果菩提,這是我們學佛人的目標。剛開始的人也許「欲力」不對,但要如何把世間法調整為出世間法,最好的方法就是從世間法中下手,然後去成就出世間法。譬如說,我經營事業,把事業經營得很好之外,還懂得要布施、要奉獻,不僅是錢財的布施,也能藉著在商場上、職業工作範圍裡的修行,盡量以身作則去影響人,一起做布施、做奉獻,「布施的人有福,行善的人快樂;時時心有法喜,念念不離禪悅」,在世間法中成就了出世間法。 「方便力」,即是懂得因時、因事、因人的善巧方便;橫說、豎說,都是慈悲的化現。攝論說有六方便:慈悲顧念;了知諸行(諸行無常);欣佛妙智;不捨生死;輪迴不染(在汙泥而不染);熾然精進(如火之熾盛),有此六種方便,方能成就悲智雙運。而攝受與折伏二法,是為菩薩在接引、利樂眾生時所行的善巧方便之法。所以,當遇上柔軟、怯弱的眾生時,會以大慈悲心,予以攝受、調適而降伏之;然而遇上剛強、頑劣的眾生時,則以大智慧力,來折挫、摧伏而化導之。 我們最不易折服的人,就是自己的父母親。有些父母親很好溝通,就不需要用「折」,而用「攝」的方法;有些父母親自我觀念很強,畢竟我們是子女,要他們反過來聽從是很難的,這時用攝受漸進的方法就容易多了。佛、菩薩在此六方便中,折、攝的方法經常是交互運用的。 現在的人所談的方便,大都已經變成了隨便,對不知如何處理的事只好用「包容」的,這恰好是顯露出我們缺少智慧。例如有人嗜服安非他命,每個月又不能不給他零用錢,於是要求他每天念佛數百聲或數千聲,他做到了就給零用錢,做不到就沒零用錢,給錢的人雖然保住了錢,而嗜服安非他命者卻沒有得到適切的教化,依然如故。如果用錢財能使一個人懸崖勒馬,改邪歸正,這才是用到了「折攝之法」,也就是真正的「方便」了。 「緣力」,修行的人也會有懈怠的時候,此時能得到善知識的鼓勵、勸發而恢復精進,這就是緣力。這種緣就是我們常說的結緣,是以我們為主動,能不能製造機緣給有緣人,使他們產生信心,從此進入佛門學習。 「所緣力」即觀察眾生苦而起悲智之行,是以外面的緣為主動,把它拿來發揮作用,成就自己甚至成就眾生。有些人不知道自己具足了這些條件,不願意或是不敢把自己的心得與他人分享。若是能主動地以自己為緣發揮出去,或者知道某同修的緣力非常好,主動地介紹給大家,就能將「緣力」、「所緣力」交互運用自如。 以上「因力、欲力、方便力、緣力、所緣力」五種力,都是以自己本身為主,屬於可以自我操控的方法。至於「根力、觀察力、奢摩他力、毗缽舍那力、思惟力」等五種力,則是進入真正修行的部分。 「根力」是指我們自己的善根,包括信、進、念、定、慧五種。每一個人的善根都不盡相同,有些人多些慈悲心,有些人則多些智慧;有些人擅文、有些人擅武,文武的能力又有些許差異。我們自己是不是能掌握得住自己的善根?我們自己必須清楚地認知它,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盡性發揮。 「觀察力」即善於揀擇之力,也就是對人、事、物善於觀察,如良醫善於把脈抓方,對症下藥。有些學佛人常帶有不正確的想法,以為學了佛就要少攀緣,對外在事物抱持著不攀緣、不參與、甚至麻木不仁的態度。其 實不然,學佛後對事更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如理思惟,瞭解因緣果法,方可掌握住其中的緣力、所緣力,去做饒益一切有情的善行。 「奢摩他力」是「止」,指習一切雜染妄念,這是修定的意思。「毗缽舍那力」是 「觀」,觀察一切事境,這兩者合在一起,便是「止觀」。奢摩他力有三個部分,其一是禪那,其二是三摩地,其三是妙奢摩他。依天台止觀的《摩訶止觀》說法,三摩地稱做隨緣止,於世間法中不論何事何地,都能隨緣、安定,所 以修三摩地的人通常比較活潑。妙奢摩他即體真止,體會真如安住不動,修此法的人通常就傾向保守。修禪那者,兩方面都能具足,能靜,也能動。 在中國禪宗史上有很多禪師都表現得淋漓盡致,可惜仍缺乏活潑性與幽默感,這或許是社會文化的影響。就修行來說「止」和「觀」,缺一不可;修止比較容易引起大眾的興趣,但一不小心,容易有偏差而產生邪定。定又分為正定、邪定、不定三大類,「不定」很難分辨好壞,要視其外緣,得因緣能破顛倒,不得因緣則不能破顛倒;「邪定」就是指一般不能破顛倒的外道禪,「正定」能破顛倒,這才是佛法所談論的。修觀雖也能成就,卻容易導人進入歧途,引起自我的狂慧,自以為了不起,而定功不足,傲視一切。所以修行人不管修止、修觀,到某一境界時慢心會很強,原因就在這裡。止觀皆能雙修的人就能夠避免這些問題。(待續)
【補注】:此文參考海雲法師、南亭老和尚以及宣化上人等大德僧的開示整理而成。幾天前,去新莊佛教圖書館看看是否能找到《淨行品》的譯本,果真找到一本是南亭老和尚於民國65年開講的講義,如獲至寶,看紙本比看電腦螢幕護眼。今晚忽然心生一念,南亭老和尚跟智光老和尚是否同一人?立刻在網路上搜尋,唉呀!不妙,之前幾篇貼文因記憶的錯覺而把兩位長老誤認為同一人,通常出家人兼有法名、法號之用,原來兩位長老是師徒關係,智光老和尚是南亭老和尚的師父,真是對不起老和尚,要向老和尚以及格友們懺悔了。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