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3/28 05:00:00瀏覽6597|回應0|推薦30 | |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言:佛子!菩薩云何得無過失身語意業?云何得不害身語意業?云何得不可毀身語意業?云何得不可壞身語意業?云何得不退轉身語意業?云何得不可動身語意業?云何得殊勝身語意業?云何得清淨身語意業?云何得無染身語意業?云何得智為先導身語意業?】 (接續從生命教育,淺談華嚴經淨行品~1) 這一段經文是智首菩薩請教文殊師利菩薩,如何將身語意(業)這三種行為很圓滿地表達出來,也就是如何才能讓我們的身語意達到真善美的境界。智首菩薩一共問了十個問題,有消極的,譬如無過失、不害、不可毀、不可壞、不退轉、不可動等六個;積極的則有殊勝、清淨、無染、智為先導等四個。 身語意三業,又稱作身、口、意三業,就是我們常說的三業要清淨。一般人認為吃素、念佛、拜懺、打坐、誦經、不做虧心事等等就算是三業清淨了,這是因為對身口意這三種行為的認知不完全清楚的關係。這三種行為以意業最重要,因為意業主宰著我們的觀念,而身業、口業則是由這個觀念所操控展現的部分。換句話說,身口二業表現於外,是枝末的部分,表現得好或壞,其實出自於內心的問題。也許您沒有使壞心,做出來的行為卻是不好的,這樣的果報並不重;相反地,您暗藏壞心,做出來的行為卻是善的,這樣也是有果報的 有一位禪師打完坐後,小沙彌端了一杯茶請他喝,他拿起杯子喝完茶,放下杯子時,不小心將螞蟻壓死了,禪師也沒注意到。那時正值冬天,到了夏天,禪師有一天想到屋外山上的懸崖下打坐。那隻螞蟻被壓死時壽命已到牠的最後一生,死後投胎做山豬,經過了半年,牙齒已經很長,時常需要磨牙,這天正好在山上不斷以石頭磨牙,推撞著石頭。當時禪師坐在山腳下,石頭正好被推下來,將禪師壓死。如此一報還一報,兩者都走得很瀟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死的。 對一個修行人來說,死只是色身的轉換而已,如果在定中,這個色身的轉換根本沒有影響,轉生再來,還是在修行,由此可見這種果報並不重。如再更深入地說,每一個人的外相、語言、行為都是從意業顯現出來的,我們自己卻不知道。例如保守的人就有保守的行為;豪放的人,就有豪放的動作,事實上都是意業使然。身業、語業則是受到意業的操縱,當你起邪念時,口與身會偏向於壞的;相反的,當心裡想做好事時,講的話與做的事,自然會趨向於好的。所以,佛法很重視行為的動機。西方心理學的研究,一樣重視動機。 再舉個例子,有位媽媽叫孩子做家事,媽媽做家事、照顧孩子,是基於做父母的責任。如果這位媽媽是為了訓練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叫小孩做家事,這動機是善的,她所展現出來的口業就是溫和的;如果她做得很煩,於是就叫孩子去掃地、洗碗,她的動機是自己懶得做了。這兩者的行動雖一樣,但動機不同,果報自然也就不同。 「動機就是觀念」,我們修身、口、意就是著眼於觀念上的導正,將不當的觀念和行為修正過來。因為觀念就像樹根、樹幹,而語業、身業是枝葉,樹幹若不穩固,枝葉一動搖,樹就會倒下;樹幹穩固了,就不怕枝葉動搖了。修行就在將根幹不牢靠的、腐爛的、歪斜的部分除掉,也就是要我們強化意業當中的戒、定、慧,去除貪、瞋、癡這三毒,這就是修行。 就過程來說,這十句問話中以「智」為重要,尤其因地的人,要達成前面九項成就,必須以「智」為先導。佛門中修福不修慧的人很多,因為修福比較容易。許多人很樂意出錢出力,卻沒時間在經典、義理上下功夫,偏重理解的修慧當然就難了。 當我們內心不夠清淨時,世間福與樂的享受,容易使我們疲乏。一旦福報用盡就造業了,殺、盜、淫、妄樣樣都來,社會動盪不安就是來自於這樣的過程循環。如果是享受清福,那就不一樣了,這種福報是清淨的,能使你在現有的環境下,不論好壞,內心很平靜而怡然自樂,這就是智慧,也是善根。有了這樣的認知,再引導到我們的日常生活裡,絕對是自在的、喜悅的。在生活當中,各方面也都會顯現出來,於是我們的智慧就開展出來了,而身、口、意三業也會逐漸趨向於圓滿,達到無過失的身、口、意,包括殊勝、清淨、無染、不害、不可毀、不可壞、不退轉、不可動,通通可以具足。 <淨行品>就在談「行」當中的身、口、意。修行為什麼要改正觀念?原因就在這裡,如此才能使身、口、意達到圓滿的地步。
【後記】此文參考海雲法師以及智光老和尚、宣化上人等大德僧的開示整理而成。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