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8/31 11:05:13瀏覽309|回應0|推薦5 | |
現在世界上大環境不佳,所以台灣的出口很差,今年經濟成長率要保2。製造業外移,失業率高,而政治上民粹當道,不管執政在野,口頭上互相指責,但手頭上的動作却是一致的,猛花錢,舉福利,劃大餅,織美夢,不敢面對現實。 到底什麼是現實呢?首先,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力蒸蒸日上,而台灣台獨的支持勢力美日則日薄西山。中華民國不可避免的,要面對兩岸統一的問題。文統,還是武統? 在這個問題上,台灣目前是「維持現狀」,就是兩岸分治的狀態。要「維持現狀」,首先就是要有各種綜合力量的支持才行,目前台灣的支持力量夠嗎? 首先是軍力,目前台灣的軍力,明顯不如中國大陸,軍隊經費遠不及對方外,軍事技術也不及對方。台灣的國防目前只能依靠美國,但現在美國在遠東的軍力已受到中共的壓制,要維持在亞洲的軍隊已經很因難。如果世界經濟情況惡化下去,只有裁軍一途,美國就只能離開亞洲,退守關島。那麼台灣仰仗美國軍事保護就沒了。美國也有棄台論,打算用台灣來向中國討要好處,台灣的依靠不是那麼牢固,有可能被美國政策性的主動抛棄。現在共和黨大選說要賣台灣F﹣16 CD,先不說共和黨能不能勝出,而是台灣買了有沒有用的問題。數量少了,對大陸沒有軍事優勢;數量多了,台灣財政也負擔不起。而且,台灣買的再多,又能比中共多嗎?更別說台灣所有機場都在對方的導彈射程內,真的打起來,空軍飛不飛的起來都難說。 其次是財力,台灣因為土地狹小,農地狹小,人口密度高,所以極需依靠外銷出口來獲利,過去,台灣因為國際冷戰等因素,加上人民勸奮努力工作,創造了經濟奇蹟。現在是「全球化」的時代,台灣的任何產業都需和全球所有國家競爭,那麼現在新興國家的投資條件比台灣優秀,自然吸引投資,以便在「全球化」中佔有優勢。而台灣的製造業多屬於勞力密集+資金密集的代工業,根留台灣在「全球化」中沒有優勢,想要繼續生存只有外移。目前台灣的主力電子業,要不是靠著補貼政策,不然早就外移了。現在政府財政因難,想取消電子業的優惠政策,正常收稅,電子業大佬馬上就跳出來說要外移了,要減少對台投資云云。那政府要「資本利得」課稅,也是因難重重,大筆資金也是立刻外移;政府又不敢裁員減薪,只有賣國產,卯食寅糧,債留子孫。這樣下去,台灣的政府又能支撐幾年? 所以要「維持現狀」,其實都很因難。台灣的政治領袖,民意代表們,如果真要為台灣人謀福利的話,就應該要和中共做政治談判,以「統一」為前題向中共來爭取。相信中共會因「中華民族統一」與「中華正統」之故,對台會有寛大的政策與讓步。這個動作越晚,台灣這邊就越沒有籌碼。現在民進黨有「登陸」的聲音,這是好的,因為這種聲音是意識到台灣的困境,台灣的未來和中國大陸息息相關,民進黨必須建立和中共對話的管道。民進黨內也必須要有「統一」的聲音和主張,才能打破國民黨大陸政策的壟斷。 台灣從來就不是世界的中心,反而是歐亞大陸才是。台灣如和中國統一,自然走入了世界。以中國的主權完整,台灣人在世界上的權益就不會有折扣。 歴史上,中華民族分分合合,察其規律,是數百年戰亂,數百年盛世,亂治交替。中華民族近代經歴戰亂差不多二百年了,現在正走向盛世。台灣人民本源於中華民族,如勸奮努力,焉知未來中國領導人不會有出身台灣者?誰統治誰,誰知道呢!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