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地球將再進入冰河期(mini Ice Age)?
2010/01/11 17:11:55瀏覽1972|回應0|推薦5
我是一個非常環保與樂活的人,所以當這幾年來常有學生來問我全球暖化的議題。我告訴他們:基本上我是不相信全球暖化這個議題的,當學生聽到我這樣說,絕大多數的人都非常的驚訝,彷彿你不去相信一個真理。

作為社會科學學者,其實我知道現在知識所產出的方法其實是有不少的缺陷的。例如,我們大量依賴『歸納法』去尋找兩個變數之間的關聯性,是很容易忽略掉可能的『關鍵因素』。例如高爾的團隊集中於氣候變遷與二氧化碳排放的關係,有人集中於「北極振盪」的研究,有人認為是『墨西哥灣流』的因素。其實都有建樹不見林的毛病。也許二氧化碳解釋了5%的溫度變異,洋流解釋了另外4%,以下類推。但是也許真正的原因我們還沒有觀察到呢。再者,我們對氣候暖化成因的歸納,是針對人類近百年的歷史資料,其實這百年的人類觀察記錄比起地球的歷史何其短暫?


再者,學者的『跟風』行為也不可長。有一陣子流行『彗星撞地球』,幾乎所有的氣候變遷,恐龍滅絕突然都跟『彗星撞地球』有關了。現在突然全球都在談『全球暖化』的問題,彷彿全球一切的問題都跟次有關。

樓蘭的故事告訴我們其實氣候變遷一直在持續進行,不管有沒有人為排放『二氧化碳』。

學生們通常會在問我:那為什麼這麼多人在說二氧化碳排放的問題?

這是一個好問題。
事實上我覺得自我節制、克制慾望是人類最重要的美德之一。每一個地球的居民都應該愛護地球,儘量不要製造污染。但是這幾年來突然產生的二氧化碳危機所製造出來的恐慌,最大得利者會是誰?誰是最大的受害者?這個問題其實值得我們深思。

我們在管理學院,我們強調的是瞭解公司的價值創造能力以及價值分配的能力。現在歐美不僅僅在製造上面節節敗退,即便在研發與創新方面也漸漸落後於新興國家。但是他們卻掌握了標準規格與創造潮流的優勢。而標準規格與創造潮流就是價值創造與價值分配食物鏈的最頂端。

例如美國的高通在3G規格以及美國的GPS上面的專利,讓全球的人只要你使用這個規格就必須付費。因為他們制定的規格已經變成產業標準。暖化以及H1N1的恐慌,有可能就是一個被人工製造的潮流,但這可是需要擁有全球的『話語權』的CNN、BBC等才能達到的。

無疑的,強調清潔能源的歐洲公司由於領先世界多年,以及未來的類似證劵交易所的『碳權交易中心』將是最大的得利者。美國的核能公司,以及沽名釣譽的高爾之流得利,唯有發展中的新興市場,例如中國將是最大的受害者。

-------
暖化終止? 地球將再進入冰河期
【聯合報╱編譯夏嘉玲╱報導】
    
2010.01.11 06:17 am
 
編按:本文原刊登於 【2009-01-13/聯合報/AA2版/國際】

最新研究顯示,地球氣候呈規律循環,全球暖化並非溫室效應氣體導致,而是氣候循環的自然現象。根據循環週期,目前相對溫暖的「間冰期」即將結束,地球將進入10萬年的冰河期。

俄羅斯真理報(Pravda)報導,科學家根據南極冰河冰核、海洋沉積物、地質紀錄分析和古生物研究,發現地球氣候有循環模式,約10萬年的冰河期結束後,就進入約1萬2000年的間冰期(interglacial period),然後再變冷,進入另一個冰河期。依據這個模式,地球目前溫暖的全新世(Holocene)即將告終,未來10萬年將處於冰河期。

據南極俄國沃斯托克(Vostok)研究站的冰河冰核資料圖,42萬年來,地球二氧化碳濃度直接隨冰河期循環增減,地球氣溫約每11萬年會出現一次和目前氣溫差不多的高峰,以這個模式推測,無論有無溫室效應氣體影響,地球快要進入下一個冰河期。

從這個冬季北半球積雪深度和低溫可能打平甚至超越上個冬季紀錄看來,暖化趨勢可能很快中止。北半球上個冬季積雪是1966年來最深,氣溫則是2001年來最低。

全球氣候循環論顛覆目前普遍認為的「人類導致全球暖化論」,即暖化是人類大量使用石化燃料製造溫室效應氣體所致,但真理報指出,人為暖化論的缺陷在於主要著重過去1000年來的氣候紀錄,忽略過去百萬年來的其他各種資料,流於偏頗。

沃斯托克冰核紀錄42萬年前至今的全球大氣溫度、大氣中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效應氣體,以及空氣中的懸浮微粒。冰核資料圖顯示,全球二氧化碳濃度變化落後全球氣溫變化約800年,顯示是氣溫變化導致二氧化碳濃度變化。目前的暖化是自然週期所致,二氧化碳濃度變高是因為海洋變暖,釋出較多二氧化碳,暖化是因,後者才是結果。




關鍵字:全球暖化,碳權 二氧化碳 價值創造 碳權交易 氣候變遷 氣候 好冷 冰河 迷你冰河時期 ICE Age iceage2 iceage3 iceage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anwh&aid=3676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