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7/10 09:04:53瀏覽9511|回應9|推薦52 | |
誰還記得誰說過「反黑箱不反服貿」這句話?現在看起來更像是一句不負責任的託詞。不是說70%國人支持服貿逐條審查嗎? 台灣商總理事長賴正鎰率經貿考察團訪問大陸,政協主席俞正聲提醒台灣「大陸不會因此放慢和其他國家簽署雙邊貿易協議的速度。」 俞正聲說的應該是指日前在韓國訪問時的習近平對朴槿惠所送出大禮:同意要在今年底完成FTA的談判。過去,基於「同等優先「的原則,大陸希望給予台灣優先韓國一年的FTA時間,因此其實一直在推遲中韓FTA的進度。然而,由於服貿協議至今尚在台灣立法院卡關,通過遙遙無期。基於整體的戰略需要,大陸決定不再等台灣,繼續原定今年完成與韓國的FTA。 陸韓的FTA不只具有經濟合作及區域整合的意義,還具有高度的戰略意義。韓國成為區域經貿及戰略的受益者。朴槿惠抓住機會,成功操作戰略再平衡,甩掉最近內部施政不力的挫折,習朴會不只衝擊東北亞戰略形勢,而且還微妙影響兩岸關係。 多年來,韓國在東亞戰略生態中,夾在美日與大陸之間,小心翼翼的不斷施作再平衡策略,希望汲取最大的戰略及經貿利益。韓國與朝鮮基本處於對立的一種關係。兩國間存在著極大的不確定性。與日本由於領土、歷史、經濟架構等一系列原因處於極不信任甚至敵對的狀態。而韓美、日美又有著同盟關係。同時韓國與中國在經濟上非常密切,又因朝鮮問題與中國在政治上又難以割捨。這種地緣政治的複雜關係,使韓國成為了東北亞最「尷尬」的國家。 隨著美國「亞太戰略」的到來,以及美國對日鬆綁的複雜態勢,使得韓國除了來自朝鮮的威脅之外,又多了與日本的敵對對峙。此時韓國傳統的地緣政治智慧此時發揮了高超的平衡藝術,在這個複雜的地緣中達到一種平衡,以保證韓國的國家安全和利益。顯然,韓國認定將來的日本可能將是它最大的威脅,這將迫使韓國做出明確的選擇,韓國的「韓美同盟」不可改變,但韓國需要一種新的戰略,這種新戰略基本要具備以下的條件:「不得罪美國,更不得罪中國」、「用中國來消除來自朝鮮的威脅,與中國合作應對日本的敵對」。在這種情況下,韓國的新戰略基本產生:「消極配合美國,政治外交轉向中國,重點針對日本」。 因此,在東北亞的洶湧波濤中,習近平親赴韓國拍板定案中韓FTA的簽訂,有其離間「美日韓三國軍事同盟」的大國戰略,在佈局的時間上也有緊迫的必要性。 韓國抓住了機會,搖擺於中美之間,不斷提升和中美兩國的戰略經貿合作關係,可以預料的是,韓國不只將從大陸獲得更大的經貿實惠,而且也將從美國獲得更多的戰略利益,這將讓韓國能進一步將包括台灣在內的競合對象,拉大競爭的距離,這將不利於台灣經貿空間的開拓。韓國成功實現了通過大陸市場,邁向世界市場的戰略,讓自己和大陸及以歐美日為主體的世界市場之間,形成良性的連接循環關係。 包括ECFA、服貿協議和貨貿協議在內的任何FTA,都不只具有經貿意義,還具有外溢的戰略價值。兩岸ECFA及後續協議的協商簽署,如果運作順利,不只可以建構兩岸的區域經濟整合,而且還可以拉抬台灣的經貿戰略地位,讓台灣擁有連接世界區域整合的籌碼和槓桿,加大進入TPP及RCEP的機會,從而能夠像韓國一樣,讓台灣能夠和大陸及以美歐日為主體的世界市場之間,形成三合一的良性循環關係。 以台灣地緣政治位置來看,最好的生存發展策略,就是不斷實施靈活的平衡戰略,其實台灣比韓國更有優勢,讓相關各方都願意把台灣當成戰略籌碼,從從中獲取最大的利益。 在美國重返亞太的戰略施作以及日本右翼路線抬頭的戰略風雲下,不只美日有意把我們當作更積極的戰略籌碼,大陸也希望通過ECFA及後續協議,和台灣形成某種特殊的,具有兩岸特色,只能做不能說的戰略伙伴關係。我們的戰略地位原本可以不斷獲得拉抬,只可惜,從習近平訪韓國的形勢發展來看,韓國似乎已替代我們,迎上了難得的區域戰略契機。 誰還記得誰說過「反黑箱不反服貿」這句話?「倒國」青年的大布條寫著「70%國人支持服貿逐條審查」嗎?現在服貿回到了立法院,逐條審查反倒遙遙無期。看起來「反黑箱不反服貿」不單是笑話,更像是一句刻意的欺騙與拖延之詞。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