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公共電視台「我們的島」節目──第379集「巨蛋夢?」
2006/11/13 12:07:43瀏覽285|回應0|推薦0

本集將於11月13日週一晚間10:00~11:00播出,(有線電視13頻道)

11月15日週三上午10:00~11:00重播。

公共電視「我們的島」節目,有Discovery的水準,報導台灣的生態現況,沒有時間看的話也要錄下來,請大家告訴大家!

 

本集節目精采內容簡介如下: 

【封面故事】許我天母森林公園
「我們永遠記得,黃大洲擔任市長時,留給台北市民一座大安森林公園」這句恭維的話,最近常掛在許多天母居民嘴邊。面對天母運動公園即將變成台北體院的校地,天母人站出來捍衛自己的環境權,並為這塊土地許下新願景---一座屬於全體台北市民以及世代子孫的「森林公園」。(記者陳佳珣報導) 

【人與自然】巨蛋夢?
在台北熱鬧繁華的市中心,有一片寧靜的土地。多年來這裡彷彿是被人們遺忘了,時間在這裡停止。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被人遺忘或許就是它的幸運,它幸運地保存了城市的歷史,也幸運地保留了土地的生機。(記者張岱屏報導)

【看守台灣】懸掛的希望
2006年,規劃十多年的北投纜車爆發弊案,工程宣告暫停﹔另一方面,貓空纜車即將完工,預計明年二月開始營運。兩條纜車、兩種心情,究竟纜車懸掛著的是誰的希望,又是誰的失望?(記者張岱屏報導)
 

2006/11/11聯合新聞網/公共電視台記者陳佳珣/整理報導】

【人與自然】巨蛋夢? 

台北熱鬧繁華的市中心,有一片寧靜的土地。多年來這裡彷彿是被人們遺忘了,時間在這裡停止。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被人遺忘或許就是它的幸運,它幸運地保存了城市的歷史,也幸運地保留了土地的生機。 

這裡是松山菸廠,也是台北大巨蛋即將誕生的預定地。四年前,自然步道協會的解說員陳芳瑜為了辦理松山菸廠解說導覽的活動,走進了這片台北東區的秘密園,一種荒蕪的美麗吸引著她,於是她開始探索松菸的歷史點滴……

1930年代,菸業是台灣最重要的產業之一,大量的菸草從高雄美濃、屏東九如等地,經由縱貫線鐵路輸送到松山。在極盛時期,高屏地區菸田的種植面積高達一萬三千公頃,當年松山菸廠是東亞重要的製菸中心,連當時日本本土都沒有這麼大的製菸廠房。如今菸業沒落,當年日本人種的樹苗卻已經蔚然成林。 

日本人當年為了興建亞洲最大的菸廠,特別派人到歐美考察,建造出當時亞洲最漂亮的菸廠。走進大門,迎面的建築是融合傳統與歐風的新式建築,受到德國包浩斯運動以後現代主義的影響,設計相當簡約,細節上卻相當考究。松山菸廠還引進了工業村的概念。裡面有育嬰室、小型醫院、餐廳、浴室、員工宿舍等等,照顧員工食衣住行等各種需求,讓工廠裡的員工能安心工作。 

走到二樓的捲菸工場,想像當年數百位的女作業員在生產線上忙碌地進行理葉、切葉、捲菸、包裝等工作,而實驗室裡研究人員化驗來自各地的菸草,調配出各種不同味道的香煙。走進菸廠的中庭,映入眼簾的是雜草灌木叢生的景象,這裡是原來是美輪美奐的巴洛克式庭院,設計有噴水池、各式雕像,如今只能在荒煙漫草中尋找出花園的痕跡。 

在工廠廠房之外,松菸的鍋爐房也是松菸地景的代表,高聳的煙囪和現代101大樓遙遙相對。在七十年前,這裡曾經是台北東區的地標。民國九十一年,松山菸廠的廠房、鍋爐房以及部分倉庫,被市政府指定為古蹟。廠區內豐富的生態資源,也逐漸為人所重視。在這裡可以看到熱帶、亞熱帶、溫帶各種氣候下的植物。在1998年松菸停止營運後,原本的庭園植栽加上後來自然演替的本土植物,形成一個半人工半自然的生態環境。如今在松菸場區內可以發現紅冠水雞、保育類的貢德氏樹蛙、黑冠麻鷺,成為台北東區重要的生態跳島。 

當大部分的台北人還不清楚松山菸場的歷史與生態價值時,另一個呼聲興起了,那就是在台北的市中心興建一個足以容納四萬人的室內體育場。巨蛋彷彿成為城市美麗的夢想,十多年來政府苦思大巨蛋的落腳處,從關渡平原、市立體育場、到松山菸廠,最後基於腹地大、交通便捷、位於市中心等理由,選擇松山菸廠作為下蛋地點。但學者認為,最重要的理由還是商機。 

市政府規劃松菸十八公頃土地,其中八公頃的古蹟建築將規劃為文化園區,而L形的十公頃土地屬於體育園區,包含巨蛋以及百貨公司等等。古蹟學者認為,硬是把巨蛋和古蹟塞在同一個空間,古蹟將受到擠壓。 

台北市最後一塊秘密花園,不久之後將矗立起巨蛋、百貨公司與旅館,美夢背後帶來的衝擊會是什麼? 

今年十月三日,台北市政府和遠雄集團簽約,宣告大巨蛋的即將在民國100年誕生。就在簽約前夕,環團體質疑財團變更設計,表面上是體育園區,實際上附屬商業設施卻佔了更大的比重,已經遠離了當初巨蛋設置的精神。 

當都市環境水泥化,熱島效應持續發燒,擁有一千五百多棵樹的松菸,顯得彌足珍貴。 

巨蛋的興建已是箭在弦上,或許我們該再次走進這片綠色圍籬內,感受松菸的寧靜悠遠,對於城市的未來,也將有不一樣的夢想。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anhan3&aid=538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