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錯誤的政策是貪腐的溫床
2006/10/15 01:52:27瀏覽161|回應0|推薦1

近日媒體在北投纜車弊案的報導上,多偏重於政治責任的歸屬,該開發案對於環境與地方文史的嚴重破壞,政策與貪腐之間難以割捨的連帶關係,反而被相對忽略了,以致於一個本身問題重重的弊案,居然遲未停工,而持續啃蝕著我們的土地。

牽涉北投纜車 BOT 開發案的各方政治勢力,莫不盤算著各自的政治利益,對弊案作切割,民進黨迅速開除涉嫌收賄的政務官,台北市長馬英九形容自己「殃及池魚」,市長候選人郝龍斌則強調當初環保署長任內是「依法行政」。我們可以見到,當前爆料文化下的揭弊競賽,已經引導政治人物習於卸責與比爛,除了滿足閱聽大眾「天下烏鴉一般黑」的犬儒心態,對於實質環境的改善並無幫助。在如此嚴重的弊案爆發之後,環保團體要求立即停工、重作環評,不僅為了避免對環境造成的傷害進一步擴大,也是對於責任與清明政治的基本要求,全面檢討整個決策過程,則有助於清理潛在尚未成形的弊案。

錯誤的政策不僅比貪污更嚴重,更是貪腐的溫床。錯誤的政策的形成,若非評估作業過於草率,就是政治人物有高於官僚決策理性的其他目的,為了消弭反對意見,必定想盡辦法迴避民間社會與專業的監督,在官僚與黑箱作業之下,貪腐的毒芽便開始滋長。就像現在仍然無法正常使用的八里汙水處理廠,淡水河污染的問題沒有舒緩,十三行文化遺址已經全毀,博物館中的展示品則多為仿製品,而當年政府為何執意興建,在伍澤元因貪污弊案而潛逃出境後,終於真相大白。目前國家公園隸屬於營建署,在開發觀光優於環境保護的政策思考下,除了北投纜車弊案之外,已經浮現菁山露營區的櫻花溫泉度假村弊案,國防部聯勤俱樂部交由財團改建成高級度假飯店同樣規避環評,太魯閣及墾丁兩座國家公園內,也有準備大興土木的潛在弊案。

就如同陳水扁市長將興建十四十五號公園視為重要政績,不顧當地社區的完整與多樣性,以拆除的暴力來展現「魄力」。北投纜車案同樣是馬英九市長心中的重要政績,希望可以一舉解決仰德大道的塞車問題,不顧其安全性與環境問題,要求北投地方承受纜車所帶來的外部成本,在台北局捷運公司評估沒有經濟效益、僅有一家廠商投標的情況下,也與之簽約。而開發此案的力麒建設集團,對於無利可圖的纜車,似乎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才會有目前弊案熱點的山上站溫泉旅館違法開發。

台北市政府意圖將此案切割為纜車與溫泉開發兩案,即使最後檢方查無貪污證據,從弊案疑雲中全身而退,如果現在不透過立即停工、重作環評來重新樹立開發案的正當性,就算未來可以順利如期完工,纜車還能夠載著選票將馬市長送上權力的頂峰嗎?

潘翰聲(綠黨中執委、曾任投信基金經理人)

(部分刊載於中國時報 2006.7.26 )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anhan3&aid=491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