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虛雲大師參禪要旨八、隨緣開示
2017/08/19 15:55:06瀏覽629|回應0|推薦12

八、隨緣開示

(1)參禪與念佛

念佛的人,每每毀謗參禪;參禪的人,每每毀謗念佛。好像是死對頭,必欲對方死而後快,這個是佛門最堪悲嘆的惡現象。俗語也有說:「家和萬事興,家衰口不停。」兄弟鬩牆,那得不受人家的恥笑和輕視呀。

參禪念佛等等法門,本來都是釋迦老子親口所說。道本無二,不過以眾生的夙因和根器各各不同,為應病與藥計,便方便說了許多法門來攝化群機。後來諸大師依教分宗,亦不過按當世所趨來對機說法而已。如果就其性近者來修持,則那一門都是入道妙門,本沒有高下的分別。而且法法本來可以互通,圓融無礙的。譬如念佛到一心不亂,何嘗不是參禪;參禪參到能所雙亡,又何嘗不是念實相佛。禪者,凈中之禪;凈者,禪中之凈。禪與凈,本相輔而行,奈何世人偏執,起門戶之見,自贊毀他,很像水火不相容,盡違背佛祖分宗別教的深意,且無意中犯了毀謗佛法,危害佛門的重罪,不是一件極可哀可愍的事嗎?望我同仁,不論修持那一個法門的,都深體佛祖無諍之旨,勿再同室操戈,大家協力同心,挽救這隻浪濤洶湧中的危舟吧。

(2)上堂法語

黃梅時節,陰晴無常,我輩用功,亦復如是,古人目之如隔日瘧。若是真實究竟,此道豈有今朝來日,專要一念萬年,方能相應。且道相應個甚麼?如若未然,看取黃梅時節,陰晴無常,還有此等名目否?虛空尚且假名,妙理誰來安號,名言皆虛,當處無生。無生之理,隨緣應現。故所以一切塵中一切塵,一切心中一切心;一切心中一切塵,一切塵剎亦復然。會得隨緣應化,順理度時,如其不然,即午吃飯是誰下口——參!

(3)小參法語

卓柱杖雲:「喚作柱杖則觸,不喚作柱杖則背,即此觸背二字,便是生死根本。觸即是逐境生情,則有我人是非;背即是違背己靈,則違佛祖聖道。如此對待,便落坑塹。開口動舌,非有即無。知解不清,焉得解脫?

汝等參禪,必要話頭親切,頓發疑情,看他是個其麼道理,一句分明,蓋天蓋地。若道有無不立,又是矯亂外道,到這裡畢竟有個出身處。於此透得,才不被天下老和尚舌頭瞞卻。

經雲:縱經塵點劫,不如一日修無漏業。且道如何是無漏業?

但於事上通無事,見色聞聲不用聲。

(4)參禪偈十二首

一 參禪不是玄, 體會究根源; 心外原無法, 那雲天外天。

二 參禪非學問, 學問增視聽, 影響不堪傳, 悟來猶是剩。

三 參禪非多聞, 多聞成禪病; 良哉觀世音, 返聞聞自性。

四 參禪非徒說, 說者門外客; 饒君說得禪, 證龜返成鱉。

五 參禪不得說, 說時無擁塞, 證等虛空時, 塵說與剎說。

六 參禪參自性, 處處常隨順, 亦不假磋磨, 本原常清凈。

七 參禪如采寶, 但向山家討, 驀地忽現前, 一決一切了。

八 參禪一著子, 訣雲免生死, 仔細拈來看, 笑倒寒山子。

九 參禪須大疑, 大疑絕路歧, 踏倒妙高峰, 翻天覆地時。

十 參禪無禪說, 指迷說有禪, 此心如未悟, 仍要急參禪。

十一參禪沒疏親, 貼然是家珍, 眼耳身鼻舌, 妙用實難倫。

十二參禪沒階級, 頓超諸佛地, 柱杖才拈起, 當觀第一義。

(5)答陶冶公居士十二問

(一)問:經雲:理可頓悟,若人信得自心之理,可稱悟否?抑屬知解,不名為悟?

答:頓悟斷惑親見,名正見。由聞入信,惑業未脫,名為知解。

(二)問:所謂實悟者,果別有一番境界,剎那真性流露耶?

答:喻以二人,一人親到縉雲山,一目了然。一人未到,依圖表說,疑惑不無。

(三)問:小疑小悟,大疑大悟,其界說如何?亦同三關否?

答:由習有厚薄,權有關辨之說。若本具自性,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四)問:祖雲若人一念頓了自心,是名明心,作何解說?

答:果真明自心,如伶人登台,一任悲喜;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五)問:參話頭,看起看落,執者誰當,真參實學下手功夫如何?

答:若真用功人,法法皆圓。若初心人,返觀能參看者是誰。

(六)問:欲塞意根,除著看話頭,尚有其它方便否?

答:放下一著。

(七)問:吾人日常見色聞聲,是真性起用否?抑系識用事耶?

答:是則總是,非則皆非。

(八)問:欲在一念未生前著力,有何方便?

答:早生了也。

(九)問:禪宗云何離心意識參,意識當離,心性亦應離乎?離之雲者,殆即無住心之謂歟?

答:是離離者。(圓覺經雲:「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十)問:欲做「反聞聞自性」功夫,但耳不能如眼之可以閉而不見。有何方便?

答:心不逐境,境不礙人,返是何物。

(十一)問:獨頭意識從何而來,起時如何對治?

答:來亦是幻,對治什麼?

(十二)問:若人信得及即心即佛,平日但做保任功夫,不令走作攀緣,不參話頭可乎?

答:知即便休,參與不參,妄想恁麼?

(6)虛雲老和尚路逢知己述記

光緒三十年甲辰六十五歲(一九O四)

虛雲老和尚路逢知己述記

為重修雞足山缽盂庵募化事,予獨往騰衝,由下關至永昌,過和木樹。此地數百里觕犖難行,官民從來未曾修理。聞土人言,有一外省僧人,自發心苦行修路,不募捐,任來往者助火食。數十年來,不曾退變。此路得該僧修理,十九通行,蒲漂人甚德之,欲修孔雀明王寺居之,他不願,祇顧修路。

予聞而異之,循道前進。將暮,遇於途,見其荷鋤攜畚將歸也,上前問訊。彼瞠目不語,予亦不顧,隨伊到寺。見其放下鋤具,上蒲團坐。予參禮,他亦不視、不語,予亦向伊對坐。

次早,伊作飯,予為燒火。飯熟,亦不招呼。予取缽盛食。食畢,伊荷鋤,予負箕,共同搬石挖泥鋪沙,共同起止。如是十餘日,未造一語,彼此安之。

一夕,明月如晝。予在寺外大石上趺坐,夜涯未歸。

伊輕步至予後背,大喝曰:「在此做甚麼?」

予微啟目,緩聲應曰:「看月。」

伊曰:「月在何處?」

予曰:「大好霞光。」

伊曰:「徒多魚目真難辨,休認虹霓是彩霞。」

予曰:「光含萬象無今古,不屬陰陽絕障遮。」

伊執予手大笑曰:「深夜,請回休息。」

次日,歡然敘話,自言: 「是湘潭人,名禪修,少出家。二十四歲在金山禪堂,得個休歇處。後朝山到藏,由緬回國,見此路崎嶇,人馬可憐,因感持地菩薩往行,獨修此路,在此數十年。現八十三歲矣,不曾遇知己,今幸有緣,始一傾吐。」

予亦告以出家因緣。

次日早飯後,予告辭,彼此大笑而別。


(7) 虛雲和尚

開悟述記

光緒二十一年乙未五十六歲(一八九五年)

揚州高旻寺住持月朗到九華,稱:「今年高旻有朱施主法事,連舊日四七,共打十二個七。赤山法老人已回寺,仰諸位護持常住,都請回山。」

將屆期,眾推予先下山。至大通荻港後,又沿江行。遇水漲,欲渡,舟子索錢六枚,予不名一錢,舟人徑鼓棹去。

又行,忽失足墮水,浮沈一晝夜,流至采石磯附近,漁者網得之,喚寶積寺僧認之。僧固赤山同住者,驚曰:「此德清師也。」畀至寺,救蘇,時六月二十八日也,然口鼻大小便諸孔流血。

居數日,徑赴高旻。知事僧見容瘁,問:「有病否?」曰:「無。」乃謁月朗和尚,詢山中事後,即請代職。予不允,又不言墮水事,祇求在堂中打七。高旻家風嚴峻,如請職事拒不就者,視為慢眾。於是表堂,打香板。予順受不語,而病益加劇,血流不止,且小便滴精,以死為待。

在禪堂中晝夜精勤,澄清一念,不知身是何物。經二十餘日,眾病頓愈,旋采石磯住持德岸送衣物來供,見容光煥發大欣慰,乃舉予墮水事告眾,皆欽嘆。禪堂內職不令予輪值,得便修行。

從此萬念頓息,工夫「落堂」,晝夜如一,行動如飛。

一夕,夜放晚香時,開目一看,忽見大光明如同白晝,內外洞澈,隔垣見香燈師小解。又見西單師在圊中,遠及河中行船,兩岸樹木種種色色,悉皆了見,是時才鳴三板耳。

翌日,詢問香燈及西單,果然。予知是境,不以為異。

至臘月八七,第三晚,六枝香開靜時,護七例沖開水,濺予手上,茶杯墮地,一聲破碎,頓斷疑根,慶快平生,如從夢醒。自念出家漂泊數十年,於黃河茅棚,被個俗漢一問,不知水是甚麼?若果當時踏翻鍋灶,看文吉有何言語。此次若不墮水大病,若不遇順攝逆攝,知識教化,幾乎錯過一生,那有今朝。

因述偈曰:

杯子撲落地 響聲明瀝瀝

虛空粉碎也 狂心當下息

又偈:

燙著手 打碎杯 家破人亡語難開

春到花香處處秀 山河大地是如來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信願念佛,求生凈土!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OeKQ20.html#.WZgnaz4jGUk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anda07&aid=108395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