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東依士 王獻華
54‧車前子粥
車前子為車前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車前前的種子。本粥在葛洪《肘後方》中已有記載,是用車前子和粳米加水煮成,具有清熱利水,止瀉明目的功效。
適應症:
小便不利、濕淋濁、帶下、尿血、暑濕瀉痢,咳嗽多痰,目赤腫痛等症。
煎煮和服法:
每次取車前子10~15 克,布包入砂鍋內,加水200 毫升,煎至100 毫升,去車前子,加粳米50 克,再加水400 毫升,煮為稀粥。每日二次,溫熱服食。
論治解說:
車前子味甘性寒,善清利水道,又可火明目,與粳米為粥,借車前子甘寒之降泄,通利水道,滲泄濕熱之功,取粳米和胃安中,袪邪而扶正之性,能使濕熱從小便排出,而治濕熱內蘊之症。車前子能治泄瀉,是取其利水道而分清濁的功效,小便利則泄瀉止。祖國醫學稱為「利前陰塞後陰」。因車前子能清肝經之熱,瀉肝經之濕,所以車前子粥對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腫痛,球結膜水腫等眼病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本經逢原》中說:「車前專通氣化,行水道,疏利膀胱濕熱,不致擾動真火,而精氣寧謐矣。故凡瀉利暴下病,小便不利而痛者,用車前子為末,米飲服2 錢,利水道,分清濁,而穀臟止矣。」《肘後方》中說:「車前子粥治老人淋病,綿裹入粥煮。」可見我國古代醫家對車前子粥的使用歷史,已相當早了,並且非常注意它的煎煮方法,值得我們惜鑒。
現代研究:
本品含多量粘液質、車前子酸、琥珀酸、膽堿、維生素A 類物質和維生素B 等,藥理證實它有顯著的利尿作用,不僅增加水分的排泄,而且使尿素,氯化物及尿酸的排泄量也同時增加;對於呼吸系統,車前子有明顯的止咳效果,它能增進氣管粘液的分泌,起到袪痰作用。此外,它還有降壓作用。近來有人報導車前子代茶飲降低血壓和血脂。
注意事項:
因車前子性滑利,所以對腎虛滑精者不宜服本粥。
55‧葫蘆粥
葫蘆為葫蘆科一年生攀援早質藤本植物葫蘆的乾燥果殼。本粥為一間驗方,是用陳葫蘆和南粳米加水煮成,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
適應症:
面目浮腫、大腹水腫、臌脹、小便不利、腎炎、心臟病水腫、晚期血吸蟲病腹水及腳氣水腫等。
煎煮和服法:
先把陳葫蘆(越陳越好)燒存性後研末。選用南粳米50 克,冰糖適量,同入砂鍋內,加水500 毫升,煮至米開時,取陳葫蘆粉10~15 克,調入粥中,再煮片刻,視粥稠為度。每日二次,溫熱頓服,5~7 天為一療程。
論治解說:
陳葫蘆味淡氣薄,入心與小腸經,利水消腫是其獨特功效,有明顯的利尿作用,因此,適用於面目浮腫,四肢水腫,大腹腫滿,與粳米為粥,利中有補,補而通利,既可扶助正氣,又可促進水液的排出。陳葫蘆消腫以皮膚水腫見長,所以,煮成粥,對心性水腫和腳氣水腫尤為適宜。
現代研究:
本品含葡萄糖20% 及多縮戊糖等,藥理證實它有較明顯的利水消腫作用。
注意事項:
葫蘆以隔年陳品為佳,書中記載越陳越好,鮮品無用。
56‧榆皮粥
榆皮為鉆天榆或家榆、白榆樹皮或根皮的韌皮部分,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佈。本粥首載於《備急方》一書,是用鮮榆白皮和粳米加水煮成,具有
利水消腫的功能。
適應症:
面目浮腫、大腹水腫、小便不利、淋濁及炎浮腫等症。
煎煮和服法:
每次取新鮮榆白皮20 克左右(乾者亦可),加水200 毫升,煎至100 毫升,去渣取汁,入粳米50 克,再加水350 毫升,冰糖少許,煮至米花粥稠為度。每日二次,溫熱服食。
論治解說:
榆白皮味甘而不苦,性平而無毒,入冰糖與粳米為粥,味甜適口,專通利小便,消腫治淋。榆白皮得粳米為粥,利水而不傷正,通淋而不礙胃,為治療面目浮腫,大腹水腫,小便不利,淋濁等病症的妙藥。所以《備急方》中說:「治身體暴坢,同米煮食,小便利,立愈。」因本品利水消腫迅速而無副作用,常作為急性腎炎浮腫,急性膀胱炎小便不利的首選藥粥。
現代研究:
本品含β-穀甾醇、植物甾醇、豆醇等多種甾類及鞣質、樹膠、脂肪油等成分。藥理證實它有較好的利水消腫的作用,對治療腎炎水腫,小便不利等很為理想。
注意事項:
胃氣虛寒者不宜食。
本文只提供資訊不負責醫療行為, 為確保安全,最好在醫師指示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