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電影單元 13:電影欣賞評論】《心鎖》ELLE'S APPELAIT SARAH/ SARAH'S KEY
2016/12/19 20:16:53瀏覽5018|回應0|推薦5


電影賞析:心鎖(ELLES APPELAIT SARAH/ SARAHS KEY)
賞析時間:2016/8/30(二)


電影線上看(有中文字幕)

電影影評人:盧曉靜(Andy)
影評人介紹:
曾經在五光十色的演藝圈為流行音樂妝點行銷,做的年資最久的工作是家庭主婦,曾經在九歌出版社擔任行銷企劃,目前是大京藝術的專案經理。喜歡音樂、電影、藝術及各類叢書,喜歡將善好的意念傳遞給大家,相信美好生活是要靠自己創造。

 

小成本也能拍出好電影


綜觀歐美有關的納粹電影不外乎多半從屠殺猶太人的歷史史觀出發,這種屬於「壞人欺負好人」一面倒的現象變成不變的定律,使得弱勢者在強者控制的大環境條件下生存總有著說不完的悲情故事,而這一類型的電影也總能賺飽影迷的目光眾所周知的作品包括奧斯卡經典名片《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 1993)、《搖擺狂潮》(SWING KIDS, 1993)、《美麗人生》(LA VITA È BELLA/ LIFE IS BEAUTIFUL, 1997)、《戰地情人》(THE PIANIST, 2001)或《為愛朗讀》(THE READER, 2009)均是其中最具知名的經典名片等。

不過既然被稱之為「經典」必須具備市場需求結構、大製片、大卡司、大宣傳,甚至金主的資金支撐才能獲得最大的利益但對於小成本的作品而言,電影拍攝完畢之後就得直接進入DVD販售店或者在影音串流平台上架,最後只能在上萬部電影中掙扎生存。但話雖如此,仍有眾多小成本的作品在工業電影「強者恆強」的夾殺之下,能創造出意想不到的口碑《心鎖》就是一部值得被推薦與探討的作品之一

本片是由法國著名的同名小說所改編而成,在毫無任何商業宣傳支撐下仍能在只有約13,000的投票中獲得IMDB網站7.5的高分,在影迷心目中的評價完全不輸給二年前的《為愛朗讀》(在約190,000投票中獲得7.6
分)。


鮮為人知的歷史事件

在二次大戰期間(1940年5月初),因軍備佈署薄弱與軍備戰力老舊無力抵抗德國「閃電戰」攻擊的法國,在同時面對義大利於6月中下旬入侵的壓力之下,正式於6月25日獨自向德國投降,並且讓囂張的納粹高傲地在凱旋門(Arc de triomphe行軍。當時的菲利普貝當Henri Philippe Pétain)總理所組成的魁儡政府維琪政府」(Régime de Vichy)在德國的控制之下為保障法國自身安全在短短不到二個月的時間捨棄原本聯合作戰的同盟國戰友英國不顧,不僅出賣自己國家向德國示好,更因此出賣了猶太人。

眾所周知,波蘭的奧斯威辛(Auschwitz)是最具代表性也是滅絕人數最多(約110萬)的集中營,在納粹期間,包含奧斯威辛在內乘載著600萬悲慟靈魂的十餘座集中營,一直是相關電影題材主要的故事背景。但甚少人知道
,在德國監控下的法國維琪政府」時代,卻曾經在1942年7月中旬時,發生過在室內自行車運動館場「冬賽館」(Vélodrome dhiver)中所上演的代碼名為「Opération Vent printanier」(Operation Spring Breeze)慘絕人寰滅族
計畫。


話說當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向德國輸誠之後隨即被一分為二,北部屬於德國占領區,佔全國土地面積40%的南部則為「維琪政府」可掌控的自由區,為了不讓法國分裂與持續保持國土的完整性,貝當總理全力配合德國納粹的政策,其中包括猶太人種族滅絕行動。當時維琪政府」動用九千位警察執法單位 [1],逮捕藏匿在境內的2萬8千位法裔猶太人,並將其交給德國納粹任由處置,其中婦女佔有44%的比例兒童則佔有31%的比例。

這些原本躲藏在各個法國家庭中的猶太人,也因「維琪政府」牆頭草的個性而身分曝光,並集體被送至「冬賽館」運動館,而這個原本專門為在1924年法國舉辦的夏季奧運時為自行車、劍術、舉重和摔角所搭建的室內館場,反而成為屠殺法國猶太人的聚集點,直到8,000位法國猶太人送往博恩拉羅朗德(Beaune-la-Rolande
)集中營為止。


法國帥哥導演與好萊塢影后的邂姤

吉爾巴克貝納(Gilles Paquet-Brenner)並非是一位量產的導演,但卻能與美國影后級演員共戲,除了早期當時還未成氣候的影后瑪莉詠柯蒂亞(Marion Cotillard)、奧斯卡影后提名常客克莉絲汀史考特湯瑪斯(Kristin Scott Thomas)到奧斯卡影后莎莉賽隆(Charlize Theron),甚至包括金球獎影后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均躍躍欲試想要與巴克貝納合作。

這位法國大帥哥導演從1998年到現在(2016)只有九部作品,第一部非短片類的電影《美麗東西》(LES JOLIES CHOSES, 2001 - 大陸翻譯)成功地送柯蒂亞至法國坎城影展入圍最有潛力女演員獎(Most Promising Actress),然而真正讓巴克貝納打響國際知名度的就是《心鎖》。

本片同名小說作者塔提安娜德后內(
Tatiana de Rosnay是位法國記者,家族中的成員上自曾曾祖父開始各各均為商業界、學術界、政治界、科學界、甚至藝術表演界的佼佼者,身為英、美、俄跨三國後裔的后內,背負的是更多對國家歷史與人民情感交流的關注與探索。《心鎖》是部發表於2006年9月的作品,主要敘述一位住在法國的猶太裔十歲小女孩莎拉史塔辛斯基(Sarah Starzynski)在「冬賽館」事件發生之後數十年後的日子。

影評人盧曉靜的見解

1. 這是一部由法國人的角度看納粹屠殺猶太人的事件

此次電影賞析的電影分享影評人盧曉靜認為,在數十年好萊塢的推波助瀾下,我們甚少從「非猶太人」或者「後代子孫」的角度看待猶太滅族事件,我們過去太常接觸的則是好萊塢制式的猶太電影,雖然這些作品如《辛德勒的名單》或
戰地情人》等均有其獨特見解,但多半仍以猶太人的角度評論此歷史事件,最後則是一翻兩瞪眼的結果 - 壞人終於付出應有的代價。然而,這個在戰爭時期任誰都無法控制的卑劣人性,卻是讓德國後代子孫獨自撫慰祖先所遺留下來,那個連自己也不認同的悲愴傷口。

如今這場難以撫平的業障已不再是由德國一個國家自己所承擔,2006年后內的小說「心鎖」則是從法國甚至可以說是後代子孫的視野,讓歐洲另一個大國同樣也得面對當年那段不堪的回憶,使得這個被遺忘的歷史因為一本小說、一部電影,赤裸裸地攤在所有戰後出身的嬰兒潮和千禧世代的眼皮底下。如
,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對於難以解決的中東和北非難民問題,雖然因提出許多人道的政策造成國內民眾的撻伐,但更多德國人民願意接納難民並且付出人道關懷,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在於了77年前老祖先侵略歐洲大陸,造成所有歐洲人民民不聊生、塗炭生靈,甚至為屠殺猶太人的暴行所主動償還業障。

若說法國是納粹的幫兇實不為過,1995年
在「冬賽館」42周年的紀念活動當中,法國前總理席哈克(Jacques René Chirac)首次公開對當年受難的猶太人致歉緊接在2012年,法國總統奧朗德(François Hollande)也向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法國猶太人獻上最深的歉意

2. 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解讀,是一部女性自覺的電影

對於身為一位承擔家庭壓力,在上有高堂下有幼兒的女性而言,盧曉靜更認為,當兒女幼小年齡時觀賞此片時,對於劇中受難的孩童容易產生心疼與不捨的憐憫之情,然而經過十年的光景重新回顧此片,原本重心鎖定在劇中孩童身上的激動情緒,瞬間全部轉移到法國女記者茱莉亞伊賈摩(Julia Jarmond)身上,而此時也正是女性自覺的開始。對於劇中茱莉亞執意尋找過去無任何交集的莎拉,反而造成身邊最親愛的家人,因為這場戰爭讓封印數十年的秘密被揭穿再度受到第二次傷害,盧曉靜認為,那就是女性長年因家庭與社會壓力,始終扮演不屬於自己本質性格的角色所產生的自省結果。

劇中的茱莉亞從法國回到布魯克林家鄉尋找莎拉蹤影,等同於回到故鄉探索自己年輕時成長的軌跡,這也是多數女性在擁有另一個家庭之後,從一位少女搖身成為人母過程中,始終驚覺失去自我覺醒的感嘆,而此種失去自我的孤獨感也將隨著兒女獨立之後,更加顯得空洞與無助。

然而,這種人生自覺不僅限於茱莉亞本身,更延伸至莎拉的兒子威廉倫瑟(William Rainserd)身上。威廉因為一個從天而降的莫名緣分,挑戰他原本對自我認同,而那一把「心鎖」(Key)就是開啟家人之間的秘密關鍵,我們若不親手扭開,那把隱形的鎖永遠無法為自己開啟另一扇門。但是在人生當中,我們總是被許多現實的雜亂人生困惑著,只有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永遠躲在那一扇門後面,等著別人將我們救贖出來,但許多人直到走進生命的盡頭,仍沒有勇氣扭開人生的鎖,永遠失去對身邊親友的信任與了解


3. 劇中有許多好萊塢的知名演員

女主角湯瑪斯從影以來總共拍攝過三部有關二次世界大戰的電影,包括經典名片《英倫情人》(THE ENGLISH PATIENT, 1996)、《心鎖》和《亂世有情天》SUITE FRANÇALSE, 2014),而她本人也曾因為《英倫情人》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並且以《心鎖》獲得坎城影展最佳女配角提名。19歲那一年湯瑪斯隻身從英國到法國發展,24歲那一年拍了第一部長壽型的法國電視影集《LES ENQUÊTES DU COMMISSAIRE MAIGRET, 1984》,這部影集從1967年開始一路拍到1990年,她也是在這部影集中繼年輕時的傑哈巴狄厄(Gérard Depardieu)之後另一個闖蕩到好萊塢的演員。

湯瑪斯的美豔讓她在《窗外有情天》(A HANDFUL OF DUST, 1988)有別於海倫娜寶漢卡特(Helena Bonham Carter)在《窗外有藍天》(A ROOM WITH A VIEW, 1985)的聰慧,而她的事業站在高峰的時期則是為情所困的凱瑟琳(Katherine Clifton。不過,在從影的數十年光景當中,立足於好萊塢的湯瑪斯,並沒有就此遠離曾經拉拔她成長的法國電影,想當然爾,她會接演茱莉亞角色也就不足為奇。

反倒是飾演年幼莎拉時期的父親的阿本巴吉亞哈塔哈亞(Arben Bajraktaraj)自《哈利波特:鳳凰會的密令》(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 2007)和《即刻救援》(TAKEN, 2008)開始,漸漸跨足好萊塢市場,成為反叛性格演員。


至於飾演莎拉兒子的威廉則是美國知名演員艾登昆恩(Aidan Quinn,雖然昆恩在拍攝《心鎖》時已經是頭髮花白的51歲大叔,但他最知名的處女作則是獲得「艾美獎」(Emmy Awards)和「金球獎」(Golden Globe Award)多項大獎的經典同性戀名片《早霜》(AN EARLY FROST, 1985)。在80年代愛滋病席捲全球成為世界無解的黑死病之際,《早霜》不僅讓所有人開始正視同志議題,更赤裸裸地將世人恐懼的愛滋病攤在陽光下,不過相較於當年才26歲的俊俏模樣,現今的昆恩儼然成為一枚老帥哥


4. 拍攝手法呈現出時空交錯的錯覺

透過視覺投射出的影像是全片重要的關鍵。片頭一開始就從
弟弟米歇爾史塔辛斯基(Michel Starzynski)的視線看見莎拉單純的神韻,再從莎拉的眼睛帶到茱莉亞伊的眼睛,並且不斷重複這樣的畫面,而這也是一種從天真和無辜到茫然悲傷再到充滿疑問的過程。勇敢的女主角從法國人如何成為納粹的劊子手,和如何破壞他們最崇尚的自由民主人權的角度,以行動直接挑戰不可被侵犯的大國權威。

期間茱莉亞為了追尋真相,甚至遠赴千里至義大利托斯卡納(Toscana)的盧卡(Lucca)探詢莎拉兒子威廉倫瑟,但威廉卻不僅完全不清楚母親過去的秘密,甚至不知自己流著猶太人的血液,當得知自己真正身世之後卻無法控自我的暴跳如雷。他質疑為何茱莉亞明知此事卻又追根究柢會造成當事人以及後代子孫的二次傷痛,並且任性地探索與挖掘事情真象,對於這位不速之客的來訪威廉憤怒至極


故事幾個關鍵與導演手法

1. 莎拉的心鎖



1942年,當納粹進入史塔辛斯基(Starzynski)家極欲帶走莎拉一家人之際,時年僅十歲的莎拉為了保護四歲的弟弟米歇爾避免被抓,因而將他鎖在隱密的衣櫥內,自此之後莎拉即隨身攜帶著那一把衣櫃的鑰匙(Key),永不離身。直到莎拉逃出集中營,被善良法國杜弗雷(The Dufaures)老夫婦喬裝成為小男孩以避人耳目之後,她立即奮不顧身地衝回老家打開衣櫃救出被她鎖在衣櫃內的弟弟,但最終在她眼前所呈現的卻是弟弟的遺體。

當時開門讓莎拉進門的小男孩就是茱莉亞的公公伊德瓦提薩克(Édouard Tezac
。當年伊德瓦的爸爸並未將此事告訴當時出外購物的伊德瓦媽媽,伊德瓦本人也從未將此事告訴曾經住在這間屋子的太太。在事件發生之後的40年,知道整件事情來龍去脈的就只剩下伊德瓦本人和莎拉的先生理查(Richard)。

2. 每一個人的心靈歸屬



莎拉緊握著的其實就是每一個人手上的那一把鑰匙,假若內心那一顆無名的鎖無法解開,一顆頭埋在沙堆裏假裝看不見事情真相,人生就只能在原地打轉無法開啟下一條道路。茱莉亞的心鎖是靠自己力量與周遭人的不諒解所衝撞而開啟,威廉和伊德瓦的心鎖則是因茱莉亞的莽撞而強行敲開
,威廉的父親理查對於完成妻子莎拉的遺願而安詳辭世,至於莎拉的心鎖則是一輩子都沒有被打開。

事隔多年之後,茱莉亞帶著二歲大的女兒在紐約與威廉敘舊,威廉放下當年對茱莉亞的成見,開始分享在得知自己身為猶太人之後所發生的所有事情,他甚至親自前往法國杜弗雷家中找到更多有關媽媽的過往遺記。而這把鑰匙不僅是莎拉心底的痛,更是緊緊鎖住他內心世界的關鍵「心鎖」,
最後,當威廉在餐廳詢問茱莉亞年僅二歲女兒的名字時,茱莉亞卻告知威廉,她的女兒叫「莎拉」,似乎這把緊扣內心的心鎖已悄然釋懷,但實際上卻永遠也無法解開。

3. 莎拉在鏡頭下渴望的自由

 


當莎拉與父母親在前往集中營的路途中,她坐在晃動的警車內抬頭望著看不到塔尖的巴黎鐵塔(La Tour Eiffel)(上圖),在她小小心靈當中,「自由」是她當下唯一能呈現在腦海中的字眼。70年後當茱莉亞與攝影師麥可班柏斯(Mike Bambers)在巴黎探訪相關新聞時,高大的班柏斯半蹲在地上用他專業的單眼相機拍攝了在晴空萬里下的巴黎鐵塔(下圖),這時候的鐵塔也不在如昔日被天空灰暗沉重的色彩壟罩著。

或許所有的傷痛都必須先回過頭省思,讓自己看清每一個脈絡的關聯性,並用自己能理解和復原的方式,讓自已能原諒過去的自己,並勇敢地跨向未知的未來。


(文.Jennifer Corleone Wu)

© Jennifer Corleone Wu All Rights Reserved.

【歷年種族滅絕紀錄】大屠殺列表

時  期:1915-1917年
事  件: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
屠  殺:鄂圖曼土耳其帝國
被滅民族:亞美尼亞人
死亡人數:60萬至180萬人
現今影響:歐盟以此原因拒絕讓土耳其成為歐盟成員。

時  期:1519年-1520年
事  件:西班牙征服阿茲特克帝國
屠  殺:西班牙海盜 - 希南柯提斯(Hernán Cortés
被滅民族:墨西哥印地安阿茲克特人(Aztecs)
死亡人數:約1.200萬人
現今影響:阿茲特克帝國消失。

時  期:1932-1933年
事  件:烏克蘭大飢荒
屠  殺:蘇維埃政府
被滅民族:烏克蘭人
死亡人數:250萬至480萬人

時  期:1937-1938年
事  件:南京大屠殺
屠  殺:日本帝國
被滅民族:華人
死亡人數:4萬至30萬人
現今影響:中國人至今仍仇視日本人

時  期:1941-1945年
事  件:納粹大屠殺
屠殺種族:德國納粹日耳曼民族
被滅民族:猶太人
死亡人數:約600萬
現今影響:右翼思想主義崛起

時  期:1959-1961年
事  件:三年大飢荒
屠  殺:毛澤東領導的中共政府
被滅民族:華人
死亡人數:約4, 500-6,000萬

時  期:1966-1976年
事  件:文化大革命(內亂)
屠  殺:毛澤東
被滅民族:華人
死亡人數:約150萬人
現今影響:中國文化出現斷層

時  期:1975-1979年
事  件:紅色高棉大屠殺
屠  殺:波布(Pol Pot)政權
被滅民族:柬埔寨人
死亡人數:約200萬人

時  期:1994年
事  件:盧安達大屠殺(Rwandan Genocide)
屠  殺:胡圖族(Hutu)
被滅民族:圖西族(Tutsi)
死亡人數:50萬至100萬(100天)

© 2016 - Jennifer Corleone Wu All Rights Reserved. 

以上資料參考:
維基百科
wikipedia.org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oscar100years&aid=73569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