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解析(九)淨諸業障菩薩
2013/01/15 17:32:01瀏覽754|回應1|推薦16

引用文章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解析(八)辯音菩薩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解析()淨諸業障菩薩

 

於是淨諸業障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

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大悲世尊,為我等輩演說如是不思議事,一切如來因地行相

令諸大眾得未曾有,睹見調御,歷恒沙劫勤苦境界,

一切功用,猶如一念,我等菩薩深自慶慰。
世尊,若此覺心本性清淨,因何染污,使諸眾生迷悶不入,

唯願如來廣為我等,開悟法性,令此大眾及末世眾生,作將來眼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淨諸業障菩薩言:善哉善哉,

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諮問如來如是方便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時淨諸業障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妄想執有

我人眾生,及與壽命,認四顛倒,為實我體,

由此便生,憎愛二境,於虛妄體,重執虛妄,

二妄相依,妄業道,妄業故,妄流轉,

流轉者,妄見涅槃,由此不能,入清淨覺,

非覺違拒,諸能入者,有諸能入,非覺入故,

是故動念,及與息念,皆歸迷悶。

何以故,由有無始,本起無明,為己主宰,一切眾生,

生無慧目,身心等性,皆是無明,譬如有人,

不自斷命,是故當知,有愛我者,我與隨順,

非隨順者,便生憎怨,為憎愛心,養無明故,

相續求道,皆不成就


善男子,云何我相,謂諸眾生,心所證者

善男子,譬如有人,百骸調適,忽忘我身,四肢弦緩,

  攝養乖方,微加鍼艾,即知有我,是故證取,方現我體。
善男子,其心乃至,證於如來,畢竟了知,清淨涅槃,皆是我相

善男子,云何人相,謂諸眾生,心悟證者
善男子,悟有我者,不復認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

  悟已超過,一切證者悉為人相
善男子,其心乃至,圓悟涅槃,俱是我者,

  心存少悟,備殫證理皆名人相


善男子,云何眾生相,謂諸眾生,心自證悟所不及者
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

我是眾生,則知彼人,說眾生者,非我非彼

云何非我,我是眾生,則非是我,

云何非彼,我是眾生,非彼我故。
善男子,但諸眾生,了證了悟,皆為我人,

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眾生相

善男子,云何壽命相,謂諸眾生,心照清淨覺所了者

  一切業智,所不自見,猶如命根。
善男子,若心照見,一切覺者,皆為塵垢,覺所覺者,不離塵故,

  如湯銷冰,無別有冰,知冰銷者,存我覺我,亦復如是。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了四相,雖經多劫,勤苦修道,

但名有為,終不能成,一切聖果,是故名為,正法末世

何以故,認一切,為涅槃故,有證有悟,名成就故

譬如有人認賊為子,其家財寶終不成就。
何以故,有我愛者,亦愛涅槃,伏我愛根,為涅槃相,

有憎我者,亦憎生死,不知愛者,真生死故,

別憎生死,名不解脫,云何當知,法不解脫。


善男子,彼末世眾生習菩提者

以己微證,為自清淨,猶未能盡,我相根本。
若復有人,讚嘆彼法,即生歡喜,便欲濟度,

若復誹謗,彼所得者,便生瞋恨,

則知我相,堅固執持,潛伏藏識,遊戲諸根,曾不間斷。


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淨覺
善男子,若知我空,無毀我者,有我說法,我未斷故,

眾生壽命,亦復如是
善男子,末世眾生,說病為法,是故名為,可憐愍者,

雖勤精進增益諸病是故不能,入清淨覺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了四相,

以如來解,及所行處,為自修行,終不成就。
或有眾生,未得謂得,未證謂證,見勝進者,

心生嫉妒,由彼眾生,未斷我愛,是故不能,入清淨覺。


善男子,末世眾生,希望成道,無令求悟,唯益多聞,增長我見,

但當精勤,降伏煩惱,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斷令斷,

貪瞋愛慢,諂曲嫉妒,對境不生,彼我恩愛,一切寂滅,

佛說是入,漸次成就,求善知識,不墮邪見,

若於所求,別生憎愛,則不能入,清淨覺海。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淨業汝當知,一切諸眾生。
皆由執我愛,無始妄流轉。
未除四種相,不得成菩提。
愛憎生於心,諂曲存諸念。
是故多迷悶,不能入覺城。
若能歸悟剎,先去貪瞋癡。
法愛不存心,漸次可成就。
我身本不有,憎愛何由生。
此人求善友,終不墮邪見。
所求別生心,究竟非成就。

 

======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omhon&aid=7227326
 引用者清單(1)  
2013/01/20 01:20 【道玄之門(四寶)】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解析(十)普覺菩薩

 回應文章

四寶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名詞解說
2013/01/15 17:37

無始
 (術語)一切世間,若眾生,若法,皆無有始,如今生從前世之因緣而有,前世亦從前世而有,如是展轉推究,故眾生及法之元始不可得,故云無始。勝鬘寶窟中末曰:「攝論云:無始即是顯因也,若有始則無因,以有始則有初,初則無因,以其無始則是有因。所以明有因者,顯佛法是因緣義。」梵語雜名曰:「無始,阿努婆縛底。」

直心
 (術語)正直而無諂曲之心也。維摩經佛國品曰:「直心是菩薩淨土。」同菩薩品曰:「直心是道場。」楞嚴經一曰:「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註維摩一「肇曰:直心者,謂質直無諂,此心乃是萬行之本。什曰:直心,誠實心也,發心之始始於誠實。」

我慢
 (術語)梵語Asmimna,恃我而自貢高,慢他也。唯識論四曰:「我慢者,謂倨傲恃所執我。令心高舉,故名我慢。」法華經方便品曰:「我慢自矜高,諂曲心不實。」

諂曲
 (術語)為欺他而作嬌態,曲順人情也。無量壽經上曰:「諂曲之心,和顏愛語。」法華經曰:「我慢自矜高,諂曲心不實。

滅憎愛三昧
 (術語)百八三昧之一。智度論四十七曰:「滅憎愛三昧者,得是三昧。以喜法中不生愛,可惡法中不生瞋。」

憎愛
 (雜語)憎怨愛親也。無量壽經下曰:「當為導師,等無憎愛。」圓覺經曰:「認四顛倒為實我體,由此便生憎愛二境。」


四寶貫三教^*^無欲保平安
四寶(omhon) 於 2013-01-15 17:42 回覆:

數珠
 (物名)梵名鉢塞莫。是念三寶名時記其數之具也。牟黎曼陀咒經曰:「鉢塞莫,云數珠。」木槵子經曰:「佛告王(毘琉璃王)言:大王若欲滅煩惱障報障者,當貫木槵子一百八以常自隨。若行若坐若臥,恒常至心無分散意,稱佛陀達磨僧伽名。乃過一木槵子,如是漸次度木槵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萬,若能滿二十萬遍,身心不亂,無諸諂曲者,得生第三焰天。(中略)若復能滿一百萬遍者,當得斷百八結業,始名背生死流趣向涅槃。」珠數之起原,有數說,皆恐自比丘為逐次數布薩日所持之黑白三十珠起原也。

數珠顆數
 (雜語)數珠功德經曰:「其數珠者要當須滿一百八顆,如其難得。或為五十四顆,或二十七,或十四顆,亦皆得用。」陀羅尼集經二曰:「其數皆滿一百八珠,或五十四,或四十二,或二十一,亦得中用。」金剛頂瑜伽念誦經曰:「念珠,分別有四種:上品最勝及中下。一千八十以為上一百八珠為最勝五十四珠以為中二十七珠為下類。」文殊儀軌經數珠儀則品曰:「數珠不定,亦有三品:上品一百八,中品五十四,下品二十七。別有最上品,當用一千八十為數。」依已上經軌之說則有一千八十,一百八,五十四,四十二,二十七,二十一,十四之七種,其他有古來念佛宗襲用之三十六珠與禪門所用之十八珠二種。總為九種。此珠顆之數目,各有表示。一千八十者,十界各有百八,成一千八十。一百八者,表百八煩惱,或百八尊、百八三昧,或本有之五十四位,與修生之五十四位。五十四者,表修生之五十四位。四十二者,表住行向地等妙之四十二位。二十七者,表聲聞乘之二十七賢聖。二十一者,表本有之十地與修生之十地及佛果。十四者,表仁王經所說之十四忍,即住行向之三忍與十地與十忍與佛果之一忍。其三十六與十八者,祇為攜帶之便,三分百八為三十六,又六分為十八,非別有深義之所表。

數珠功德經
 (經名)校量數珠功德經之略名。又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數珠功德經之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