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諸佛法性無量無邊皆從37道品啟修
2012/06/08 01:18:18瀏覽1019|回應4|推薦27

引用文章佛說如來不思議祕密大乘經卷第一

......

若諸菩薩修四念處行。即能伺察身受心法

若諸菩薩修四正斷行。即能斷除諸不善法。圓滿一切善法

若諸菩薩修四神足行。即得身心清淨輕安

若諸菩薩修五根行。即能善知自他根性

若諸菩薩修五力行。即得不為一切煩惱之所屈伏

若諸菩薩修七覺支行。即於諸法如實覺了

若諸菩薩修八正道行。即能超越一切邪道

若諸菩薩修四諦行。即能成就無動轉法

若諸菩薩修四無礙解行。即能斷除一切有情疑惑之心

若諸菩薩修歸趣行。即得自在之智

若諸菩薩修善知識行。即能積集一切功德

若諸菩薩修意樂行。即與一切世間不相違背

若諸菩薩修深心行。即得一切所向最勝

若諸菩薩修相應行。即能勤勇救拔出離

若諸菩薩修住僧坊行。即得隨所聞法而無壞失

若諸菩薩修四攝法行。即能攝受一切有情

若諸菩薩修攝受正法之行。即能不斷三寶聖種

若諸菩薩善修回向之行。即能嚴淨佛土

若諸菩薩修善巧方便之行。即能圓滿一切智智......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omhon&aid=6527357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四攝法普攝眾生
2012/06/13 04:52

佛說發菩提心破諸魔經卷下

......

是人以四攝法普攝眾生。何等為四。所謂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此中何名布施。所謂於財施中若少若多。隨其自力起廣大心。以此所施攝彼慳貪。如是名為修大乘者布施所攝。

何名愛語。所謂於一切處見諸眾生。應當面目熙怡語言柔順。以諸方便安慰善來。以此愛語攝彼麁惡。如是名為修大乘者愛語所攝。

何名利行。所謂見諸善法晝夜勤作。於諸眾生起慈愍心。以生淨信攝諸無信。以持淨戒攝諸毀禁。於一切處常樂利益。如是名為修大乘者利行所攝。

何名同事。所謂於一切處先同其事。復以方便教令精進堅固菩提。諸有智者於如是法當如是行。如是行者是為菩薩所修正行。若如是勇猛乃名最勝。得到彼岸悉能通達最上法門。如是名為修大乘者同事所攝。......

四寶(omhon) 於 2012-06-13 12:45 回覆:
開心(ㄏㄏ、ㄎ、哈)  與法同心

四寶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再讀:佛說如來不思議祕密大乘經卷第四
2012/06/09 17:42

http://blog.udn.com/sumwenp/6530000

......復次金剛手大祕密主菩薩摩訶薩。告寂慧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菩薩心密者。謂修慈行即知無我。若修悲行即無眾生。若修喜行即無壽者。若修捨行即無有人。若修布施行即心調伏。若修持戒行即心寂靜。若修忍辱行即心無盡相。若修精進行即心離相。若修禪定行即心安定。若修慧行即心無伺察。若修四念處行即心無念亦無作意。若修四正斷行即心正平等。若修四神足行即心無戲論。若修信根即心無著。若修精進根即心無發悟。若修念根即得自然智心。若修定根即得平等性智心。若修慧根即得無根本心。若修五力即得心無屈伏。若修七覺支即得慧分別心。若修八正道即得無所修心。若修奢摩他即得寂止心。若修毘鉢舍耶即得無所觀心。若修四聖諦即得畢竟無了知心。若修佛作意即得無作意心。若修法作意即得法界平等心。若修僧作意即得無住心。若修成熟有情行即得本來清淨心。若修攝受正法行即得法界無差別心。若修嚴淨佛土行即得虛空平等心。若修無生法忍行即得無所得心。若修不退轉地行即得無轉而轉心。若修成就諸相行即得無相心。若修莊嚴菩提果即得三界圓滿心。若修降伏諸魔行即得普攝一切有情心。若修趣向菩提行即得法界自性隨覺了心。若修轉法輪行即得無轉非無轉心。若修大涅槃行即得隨觀生死自性心。寂慧。當知此等皆是得忍菩薩。心祕密法心業清淨。若彼菩薩如是清淨已。即得一切有情心亦清淨而是菩薩乃能隨入諸有情心。即彼一切有情之心。皆從大菩提心光明中出。譬如虛空於一切處住隨入一切處。菩薩心者亦復如是。於一切處住隨入一切處。......


四寶貫三教^*^無欲保平安

四無礙辯
進菩薩階喔
2012/06/08 22:08

引用自: http://fawang.hihosting.hinet.net/qanda/Q7/q7-86.htm

何謂「四無礙辯」?

 大聖佛陀弘宗演教,大轉法輪,度化無量人天,辯才無礙,法音宣流變化,普讓大地眾生,證悟聲聞、緣覺、菩薩果位者不可計數,佛陀弘法布教,其大智慧、大慈悲辯才口若懸河,梵音滔滔不絕,天女散花,諸佛讚歎,龍天護持,言語表達能力無所障礙,猶如春雨,大地蒙潤,佛陀度生即具足這無量劫修來之四無礙辯。
  
四無礙辯(梵語catasrah pratisamvidah)。略作四無礙、四解、四無礙解、四辯,即指四種自由自在而無所滯礙之理解能力(智解)及言語表達能力 (辯才)。均以智慧為本質,故稱為四無礙智;就理解能力而言,稱為四無礙解;就言語表達能力而言,稱為四無礙辯。又此為化度眾生之法,故亦稱四化法。
  
俱舍論卷二十七載:一、法無礙解,又作法無礙智、法無礙辯、法解、法無礙、法辯。謂善能詮表、領悟法之名句、文章,並能決斷無礙。二、義無礙解,又作義無礙智、義無礙辯、義解、義無礙、義辯。謂精通於法所詮表之義理,並能決斷無礙。三、詞無礙解,又作詞無礙智、詞無礙辯、詞解、詞無礙、詞辯。四、辯無礙解,又作辯無礙智、辯無礙辯、樂說無礙解、樂說無礙智、樂說無礙辯、應辯。謂隨順正理而宣揚無礙;或亦稱樂說,係為隨順對方之願求而樂於為之巧說,故稱樂說。
  
成唯識論卷九,稱四無礙解中,初地以上之菩薩僅得其中一部分,第九地得其四,至佛果時,始圓滿完成。

 


四攝
解說四攝法
2012/06/08 21:57

引用自:  http://www.ctworld.org/meditation/02_b11.htm

第十一課 四攝法  

【前言】

  菩薩了悟自心,本無生滅,慈心垂視六道眾生,枉受沉淪,無有出期,於是廣發同體大悲,盡未來際行四攝法:布施攝、愛語攝、利行攝、同事攝;以此四種方便法門攝受眾生,使一切眾生歡喜接受教化,進而信樂佛法,捨妄歸真,入佛智海。故知,菩薩外行四攝法,內必以四無量心為根本,以無盡的悲心,運用善巧方便度化眾生,方能利樂有情,同成佛道。

【四攝法】

一、布施攝

  布施分為財施、法施及無畏施。

   財施:以種種錢財、物質或生命,施予一切眾生。

   法施:為人宣說世間善法或出世間法,令眾生解脫煩惱,生善淨之心,出離苦海。

   無畏施:免除眾生之怖畏,令其無懼、安心、歡喜。

   菩薩隨順因緣而行布施,若須財,則行財布施;若樂法,則行法布施;若心懷怖畏,便予以無畏施。此三種布施法可交互運用,普攝群迷,令諸眾生,遠離憂惱,趣證菩提。


二、愛語攝

  愛語即是溫和柔軟、歡喜讚歎的話語。諺云:「好言一句三冬暖。」菩薩依眾生之根性,善言慰喻,使其充滿信心與歡喜,藉由愛語與眾生結善緣,再進一步使其歡喜接受佛法,信受奉行,成就普度眾生的目的。


三、利行攝

  菩薩以身口意三業之善行,利益眾生,使其歡喜信受佛法,即是利行攝。故凡利益眾生之事,無不盡力而為,以人飢己飢、人溺己溺、冤親平等的大慈悲心,積極修利他之行,得到眾生之尊敬與信賴,使其信樂佛法。


四、同事攝

  普度眾生,不僅要修布施、愛語、利行三種方便法門,更進一步須和光同塵,與其同行,隨其所樂,行同事攝。所謂「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以大慈悲、大願心與大智慧,與眾生同行所好之事,以此方便因緣循循善誘,令其同霑法益,趣入道果。
 

【結語】

  華嚴經云:「若得善攝眾生智,則能成就四攝法。若能成就四攝法,則與眾生無限利。」菩薩隨化度生,須善解種種方便,故先以四攝法,攝受眾生,並效法觀音菩薩的大悲、文殊菩薩的大智、地藏菩薩的大願,及普賢菩薩的大行,以此菩薩願行,積極教化、接引眾生,趨向佛道。如是廣行四攝法,在利他當中完成自利,必能圓成無上菩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