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7/11 16:10:14瀏覽871|回應0|推薦1 | |
宗教影響一個人的健康狀態,已被許多研究證實。但大部份宗教與健康相關性的研究都是以基督教信仰者為研究對象,對於台灣民間宗教、道教與佛教的信仰者而言,宗教與健康的關係是什麼?仍是一個有待大家關心與研究的課題。
本文介紹一位任職於美國杜克大學醫學中心(Duke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哈洛‧柯寧(Harold G. Koenig)醫師與他的同僚的一篇著作,讓大家瞭解有關宗教與健康的關係與相關研究成果。 這一個研究使用了許多不同的量表(如:組織性的宗教活動量表(organizational religious activity,簡稱ORA)、非組織性的宗教活動量表(non-organizational religious activity,簡稱NORA)、內在宗教性量表 (intrinsic religiosity,簡稱IR)、宗教篤信度之自我評估量表(self-rated religiousness)、從觀察者角度評量之宗教虔誠度量表(observer-rated religiousness,簡稱ORR)、靈性自我評估量表(self-rated spirituality)、從觀察者角度評量的靈性量表(observer-rated spirituality,簡稱ORS)以及每日靈性經驗量表(daily spiritual experiences))測量838位50歲以上住院病人,目的在了解宗教與靈性對於住院老人的社會支持、心理功能與身體健康狀況之影響。 該研究有五項重要發現: 一、 宗教與靈性二者與社會支持、較少壓抑症狀、較好的認知功能、及較為合作等表現有正相關; 二、 有組織之宗教活動量表可預測身體功能及較少嚴重疾病; 三、 內在的宗教性與較好的身體功能有關,觀察者的宗教虔誠之評量、觀察者的靈性之評量與較少嚴重疾病及較低的心血管發病率有關; 四、 病人自認為自己缺乏靈性,也非篤信宗教者,傾向於有錯誤的健康自我評量;同時這些人在健康方面顯示出有較高的心血管發病率。 五、 如果病人只有收看宗教電視與收聽收音機的宗教節目,他們的身體功能較差,且有較多的心血管病變。而那些有參加宗教團體舉辦之宗教活動的人,比那些自認為有信仰、卻不參加宗教組織與其活動之人的健康狀況較好。 研究的結論是:參與宗教活動可使老年住院病人獲得社會支持,在心理與身體方面也更健康。 全文請參考:Koenig HG, George LK, Titus P. Religion, spirituality, and health in medically ill hospitalized older patients. Journal of American Geriatric Society. 2004 Apr;52(4):554-62.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