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柳宗元《江雪》 歪解
2009/09/09 10:56:06瀏覽8011|回應0|推薦1

< 江雪 >   作者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歪解:

各位同學,大家早!今天我們朗讀的,是這首柳宗元寫的《江雪》。

這是一首什麼樣的詩呢? 其實這是一首走在時代尖端的詩,內容就是提倡環保,作者柳宗元先生如果活在現代,大概會去參加環保志工,或是國際綠色和平組織吧...

我們來看看第一句,「千山鳥飛絕」是什麼意思呢?

意思就是說,有一種叫「千山」的鳥,已經絕種了。「飛絕」就是指再也看不到牠飛行的樣子,所以表示牠已經絕種了!

為什麼會絕種咧?第二句,「萬徑人蹤滅」。意思也就是說,牠是被「萬徑人」給追蹤消滅的...

怎麼消滅的咧?第三句,「孤舟蓑笠翁」。「孤舟」是指小船,「萬徑人」就在小船上放了穿著蓑衣,用竹子做的不倒翁。

「笠翁」就是不倒翁。因為是竹子做的,所以「立翁」的「立」加了「竹」字頭,成為「笠」,懂了嗎?

那為什麼小船要放穿著蓑衣的不倒翁呢?

第四句,「獨釣寒江雪」。「寒江雪」是一種魚,「萬徑人」和「千山鳥」都很喜歡吃這種魚。「萬徑人」為了獨占這種魚,就發明了自動釣魚機器,就是那種穿著蓑衣的不倒翁。

穿蓑衣是怕淋雨,因為雨水會把竹子做的不倒翁給浸壞了。而不倒翁能自動釣魚,只要魚上勾,不管再怎麼拉,不倒翁只會東搖西晃,不怕魚兒會跑掉...

因為「寒江雪」這種魚全部都被「萬徑人」釣光了,所以「千山鳥」就沒東西吃了,只好搬家,可是「萬徑人」怕牠們會回來搶魚吃,還是秘密追蹤把牠們澈底消滅。

這就是古代版的資源爭奪戰,柳宗元怕得罪「萬徑人」,所以只敢偷偷的將這篇殘酷的歷史,用隱喻的方式記錄下來...

不過因為「萬徑人」一族全都偏食,只肯吃「寒江雪」,結果也把「寒江雪」吃到絕種,最後因為沒「寒江雪」可吃,「萬徑人」一族也全都餓死了!

所以現今已經找不到「千山鳥」、「萬徑人」、「寒江雪」的蹤跡了...

我們要好好愛護地球生態,千萬不要讓這種悲劇,再一次的發生。

好了,時間也差不多了,同學們,下課了~~

────────────────────

不想被誤導的人記得看下面的正解...

────────────────────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主旨:

柳宗元的山水詩,大多描寫比較幽僻清冷的境界,藉以抒發自己遭受迫害被貶的抑鬱悲憤之情。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漁翁寒江獨釣圖,表達了詩人永貞革新失敗後,雖處境孤獨,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

 開頭兩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描寫雪景,「千山」「萬徑」都是誇張語。山中本應有鳥,路上本應有人;但卻「鳥飛絕」「人蹤滅」。詩人用飛鳥遠遁、行人絕跡的景象渲染出一個荒寒寂寞的境界,雖未直接用「雪」字,但讀者似乎已經見到了鋪天蓋地的大雪,已感覺到了凜冽逼人的寒氣。這正是當時嚴酷的政治環境的折射。

 三、四兩句「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刻畫了一個寒江獨釣的漁翁形象,在漫天大雪,幾乎沒有任何生命的地方,有一條孤單的小船,船上有位漁翁,身披蓑衣,獨自在大雪紛飛的江面上垂釣。這個漁翁的形象顯然是詩人自身的寫照,曲折地表達出詩人在政治改革失敗後雖處境孤獨,但頑強不屈、凜然無畏、傲岸清高的精神面貌。


語釋:

所有的山上,都看不到飛鳥的影子,所有的小路,都沒有人的蹤影。在孤零零的一條小船上,坐著一個身披蓑衣,頭戴斗笠的老翁,在大雪覆蓋的寒冷江面上獨自垂釣。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obzz&aid=330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