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春去春又回》後觀(下)
2007/09/05 13:52:48瀏覽730|回應4|推薦0
在這部片子當中,
一入眼的,是一坐落在湖泊上的寺廟,
那般優美空靈的景色,真真是令人忘卻一切世俗煩惱。

除了視覺上的享受,我覺得這部片子的一大特色就是,
台詞不多。
很多地方,
導演都是讓演員以肢體語言及眼神來補足沒有對話的沉默與空白,
使整個影片的調性,不至於便得沉悶無聊且有壓力。
如:

一間始的「春」,師父帶小和尚划船要出山門,
一老一小相坐無語,卻在下一個鏡頭裡,
讓小和尚以模仿老和尚的划槳姿勢,
來填補無語的空白,
此肢體語言更帶出小孩子會學習模仿的天性。

還有「夏」中,成長為少年的小和尚因為愛慕求病能好的少女,
在雨中幫她拿東西擋雨......
以及因無法表達的愛意,及無法發洩的慾望,
讓小和尚在湖中暴躁似的划船轉圈......

在「夏」中的肢體語言,遠比其它三季多、且激烈。

「秋」裡頭的老和尚以貓尾巴書寫心經、
小和尚自躁怒的刻經文,到心靈上的平靜......
還有小和尚的臨別回頭、老和尚的揮手,
這一舉一動,都是在無(少)台詞下進行的。

還有「冬」中的小和尚,
因本身的無意,又害一名婦人失足墜湖死亡,
為了贖罪,(也是為呼應「春」中老和尚的教誨)
自願的縛起一塊巨石,穿著婦人的鞋子,
一步步走向自己設定的目標。
就算是因鞋不合腳而硬走到最後的結果,
是後腳跟已磨破皮而流血,
他也希望在到達自己設定的目標後,
自己再解下身上的巨石。

「壓在身上的石頭隨時可以拿去,但是造成傷害後,這顆石頭將壓在你的心上,直到你死去。」

==========================================

◎片中除了肢體語言外,還有一項特色,
那便是--動物特別多。

尤其是「蛇」。

在電影的前面,師徒對話中,老和尚曾有一句:「小心蛇。」

雖然這片中禪意濃厚,卻也隱隱令人感覺有西方宗教的喻意存在。

湖中寺、老和尚、小和尚、蛇、生病少女、船。
伊甸園、上帝、亞當、蛇、夏娃、亞諾方舟。

伊甸園中的蛇是邪惡的、誘惑的......
而在這裡的蛇呢?
是暗喻的、繁殖的、邪惡的、啟示的......

所以,不論是東方或是西方,
都要小心蛇。
老和尚是真有智慧啊!

===========================================

◎這部片子的暗喻很多,
只是有些隱喻雖看得懂了,
但終究能頓悟而看破紅塵、或說是減低執念的人,
大概還是不多吧?

倒數幾幕--
被背到高山上置放的佛,
冷眼看著天下無數的人一直輪迴的佛,
似乎也只能是順其自然的看著人們如此重蹈覆轍,
就這麼輪迴幾百年、幾千年......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ospeak&aid=1211206

 回應文章

眇眇
贖罪
2009/07/09 19:41

咦...

為什麼你會知道壯年僧穿起婦人的鞋子?!

我再看一次 好像也沒有這種發現


rose
那麼就理直氣壯地「誤讀」吧
2007/12/17 00:04

針對上次的留言,我還有一些話想說

若不是聽到妳上回報告中那至情至性的心聲流露

我是不太了解老和尚之死對妳的意義的

我的意思是,既然如此

那麼就索性放開來理直氣壯地傷妳的心

傷到天下與妳同悲

我常常覺得為什麼我們真正潛藏在心裡最重要的情感無法說

最想說的無從訴起

尤其是妳

就索性在文章中痛痛快快說一回那痛吧


鮮龍僅一位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關於誤讀
2007/09/08 14:14
關於誤讀引言回覆
若以文學理論中的「讀者反應理論」的觀點來看,鮮龍對老和尚之死的不諒解與百般惆悵,倒是頗耐人尋味的啊!當然這應是妳把自身下意識的情意結加諸其中才會有如斯的「誤讀」,「誤讀」沒有不好,相反地那提供了我們更深入探索自己的機會。

平心而言,老和尚之死,充滿了令人驚愕、不解的創意(就如同他以貓尾巴寫心經一般出人意表的耍炫)!對比犯下殺妻罪行的青年僧,想活活不下去、想死又死不掉的狼狽痛苦,同樣以七個「閉」字封住自己七孔的老和尚,則以平心靜氣、從容不迫(沒有留下任何遺言,也不擔心衣缽傳承的問題,看,他多麼信任生命本身,他知道總會有人來傳承)的心境來面對、結束自己的死亡。依我來看,這個已經修練到生死自如的禪僧,那一幕閉氣自焚真的只是在表演、搞噱頭,這是禪宗式(妳要有機會可以看看禪宗書籍,絕對出人意表)的幽默,也是金基德式的炫惑!

這同時也引出另一個問題,老和尚之死算是自殺嗎?若是,有罪嗎?一個神智清明、充滿智慧(在你我之上) 的人可以被賦予自殺的權利嗎?既然,我们都認同老和尚的智慧在你我之上,那麼我们是否也該接受老和尚這麼做自有他的道理(而那個道理也充滿了智慧)。更何況,服刑期滿的僧人再度回到湖中寺,他也很平靜地接受師父的離去、自覺地傳承師父的衣缽,可以說,導演並沒有絲毫要催我们熱淚的地方啊。

但,我沒有絲毫要否認妳的「誤讀」,相反地,我期望妳能更深入自己的情緒的漩渦,因為再沒有比這更能去挖掘、碰觸生命之隱微,那很可能是妳生命過往的一些無法釋懷的情感被潛抑下來,如今有機會被呼喚出來罷了。這部戲也不過是做為一個拋磚引玉的引子,引出生命內在純屬自我的感受,人藉著藝術,因此更認識自己了,我想這是比探索導演原意更有價值與意義的事。

轉載於 邊界酒店


鮮龍僅一位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回應
2007/09/08 14:12
發 表 人:Frank

感謝靜海閒龍在此所張貼的文,使我在靜靜的週末早晨,能再接觸到關於"春去春又回"這部電影的精神與禪思. 我尚未看過這部電影,只在偶然的機緣下在圖書館小讀了電影小說.我並未精研禪學,而是點點滴滴的閱讀禪學類的書.對禪的意境也嚮往之.

我對人生宇宙的態度,是較"自然主義"的.也就是較不喜用某社會文化,或是人類單獨的觀點來感知認識這個世界. 很多的事,我都喜歡"天然的..自然的最好". 人..山雲河海..草木..動植物等等,我都是喜歡用自然界無喜無悲,無好無惡的觀點去看,而禪的"單心",回歸事物的原本風貌便很自然地吸引著我.

此電影"春去春又回",那自然界的春夏秋冬,那人心中的欲愛情迷.一切的一切,都那麼地自然. 佛家中的輪迴觀,我對之不知,亦無定論,我只能說,有無輪迴等等,我都被動接受,人生而有涯,該過去的終究過去,該到來的也終究到來.身為萬物中的一份子,我們真正能主導影響的,還是在於我們自己的思維與行動. 世界就是如此運行.一切唯心.

和尚的自焚,男主角的衝動殺人,那人心中滾動的欲望,那社會中的彼此關係,構築了這自然界當中的自然.
和尚也許早就領悟他的生死皆等於空無,生死皆屬自然,當他覺得自己想走了,轉眼成空,提前走一步,或許,他覺得"就這麼地走吧!",當然我不是他,無法知道他真正所思,我揣摩他心境罷了.
那男主角的自然情欲,那人性中的妒意,造成情殺,而在牢獄生涯之後,那回歸清靜及懺悔的心.這一切地一切,都這麼"自然地"發生了.

新生...孩童的到來,那人生一階又一階的自然心性,舊的故事遠走,新的故事又將來到...........

如那源遠流長的河 流阿流...流阿流....流阿流......


轉載自 邊界酒店
鮮龍僅一位(nospeak) 於 2007-09-08 14:15 回覆:
抱歉,忙到現在才有空閒來回應,
不過要先說的一句話是:
好開心也有人看過"春去春又回",而且在回應之中也解開我心中的結。

在看完電影後,我也很再想去找尋這本電影小說出來看,
因為電影的鏡頭雖然拍得很美,
故事情節、戲劇張力、人心糾葛與人性浮動,
甚至是禪心佛意及其暗喻都能帶給閱聽眾省思,
可是藉由影像所表達出來的細節,
有時又遠不如小說中所釋放出來的訊息來得多。

所以,希望在七月份時能有空閒去書局找到這本書來閱讀。(笑)

也許是因為我是個較為執著的人吧,
所以對於片中的某些情節會有著難以解開的點存在。
當時為了這個結,也曾上網拼命尋找著能解開我那個痛點的答案,
也有看到有人以「自然」與「老莊」來評論這部電影,
只是那些答案仍是使我困惑與愁悵。

那時雖然懂了老和尚為何會自焚,卻還是無法諒解。

直到 Frank 的回應,
在那無好惡觀感、自然地接受裡,
我才明白我一直追尋的答案,
只是以我的觀感去看待老和尚的一個死結,
一個我自己親手打上去的問號,
從我自己的立場、感受,強加諸在老和尚身上,
卻又妄想從他人身上得到我想要的解答,
進而不停的詢問他人(網路)、然後造成情緒鬱潰。

然而, Frank 對於這部電影的全面觀及人生觀,
總算讓我從那個點走出來,
從自己造成的問號裡解脫出來...

雖然,自己已不再對老和尚的死不諒解,
不過仍是對電影中的互動情節與肢體語言覺得感動...

那湖中寺的一切,深深植入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