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5/08 22:05:54瀏覽840|回應4|推薦18 | |
(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誤斷:“以及”= “與”,連接“吾老”和“人之老” 正斷:“及”為動詞,如“推己及人”之及,“顧及”之及。“以”為連接詞,連接兩子句,且有更進一步的意思。 人際關係由一個個圈圈形成,由內到外。老吾老,照顧自家老人,是小圈圈,屬一般人情之常。及人之老,推廣到照顧別人家的老人,是大圈圈,乃一般人心力難以顧及。幼吾幼,寶貝自家的小孩,是小圈圈,乃父母天性;及人之幼,也愛護別人家的小孩,是大圈圈,需較廣博的胸襟。 此段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篇,是孟夫子的政治宣言。故事是這樣的:有一頭牛蒙選為新鐘啟用的祭物(以牲畜之血抹在新鑄成的鐘上,此程序叫做“釁鐘”),牽過堂下,被齊宣王瞧見。可憐的牛四肢“皮皮銼”,王於心不忍,便叫手下饒了牛,以羊代替。孟子知道了這事,便藉機譬喻,先讚美齊王心存仁術,“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所以北橋客雖深入庖廚,但絕不入屠場,否則一輩子別吃肉了)。孟子接著引導齊王,勸他要推廣仁愛之心,不但恩及禽獸,更要功至百姓。因為在孟子看來,當時的君主都是率獸食人的暴君【註】;是以他僕僕風塵,苦口婆心講一番推己及人的道理。 【註】孟子梁惠王: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 (二)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俗斷: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玄斷: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兩者,“無”與“有”。老子全書皆有無相稱,以“無”指道的本體,以“有”指道的作用。開宗明義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怎麼又會說“無名、有名”是天地之始萬物之母呢?至於“無欲、有欲”在老子第一篇本體論裡尤其毫無一席之地。 名天地之始 - 名,動詞,意思是“稱之為”;天地的開始無法描摹,只好稱之為“無”。萬物造生之後,有形有體,那是道顯示作用,所以稱之為“有”。(參照四十篇: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常無,欲以觀其妙 - 常處於“無”,意欲觀照道體的空虛奧妙不可捉摸。常有,欲以觀其徼 - 常處於“有”,意欲考察道用的廣大。徼,邊界;“觀其徼”就是考察道的作用是如何無所不包、無遠弗屆。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