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1/12 20:38:14瀏覽383|回應1|推薦1 | |
尹大主委又有佳作出現:不確定之時,預測不準。若有見面的機會,我真想與你說:確定之時,還需要你來預測嗎?! 先說說為何要做經濟成長率的預測?大抵上是為了可以提供為政者做「事先」的準備,不管是財政政策或是貨幣政策,一旦政府決定實施,由政府下到民間,而至發生效應,都是一段時間之後的事,換言之,政府政策具時間延遲性,這種延遲性的大小會視各國民情與政府效能而有所不同,台灣政府效能差是有目共睹的,所以經濟預測對台灣而言,不只要求準,而且要求早。就此推論,就可以知道目前台灣政府政策2266,有一部份是主計單位要負責的。 尹主委在其表1中,列了各國的經濟成長率,依其文中寫意,大概為想為官府解危,身為經濟建設的最高規劃師,無可厚非,但我也想多幫你說兩點,其一,有無看到你表1中台灣、新加坡、香港都降很多,中國與南韓有降,但降的比率不高,至於歐元區,基本上,歐洲是跟垃圾筒站在一起的,懶得提他(會列出來,大概是想在2012年第二季找一個跟我們一樣是負的)。 台灣、新加坡、香港之所以降很多是因為這三個地區在近年來與中國愈綁愈緊,一旦中國冷卻下來,三個國家的死狀將都會很慘,而比較這三個國家的數字,尤以台灣最慘,大概是被聯結車接連輾過三次的情形。尹主委,你要不要說一下在你英明主政下,會掛成這樣?當然,你若承認你的能力比香港與新加坡為差,那就當我沒問過。 若與台灣最主要的競爭國相比,那情形很清楚了,南韓的競爭力是高於台灣的,因為中國不行的話,南韓還有一個中國以外的市場,高所得國家不行,南韓的產品也深入到中低所得國家。身為台灣人,實在不想這樣講,但在前幾篇文章,我已概約說明了為什麼這幾年會輸南韓這麼多。 我想補充經濟成長率的第二點是,跨國比較在經濟學某些學派中是沒有意義的,因為經濟成長率只是為了能讓要素保證就業,說白話點,就是當經濟成長率能夠達到某個特定比率時,國內的勞動得以就業,資產與機器將不會被閒置,跨國比較無太多意義,就也就是為什麼中國在拚命保8的理由,一旦中國的成長率低於8,就會有很多失業,失業就會不爽,不爽就有可能憾動中國政權。 台灣今年第二季是-0.2%,肯定會要素保證的就業率變得完全不能保證,負值的意思就是人往懸崖跳,會好嗎?套句台灣人常講的話:會好也不完全。 在2012年的今天,有種東西叫電腦,用好一點、高速點的電腦,測不準,就去修改你預測經濟成長的聯立方程式,改不好,就換一批改得好的人。在台灣,不只主計處在做預測,中研院、中經院...等都在做預測,主計處常是最為「樂觀」的那一個,換言之,實際值會比-0.2%還低,人民與產業不苦才有鬼。 此時,你與我說:「不確定之時 預測不準」,那我只好回答:「確定之時,還需要你來預測嗎?!」 這種經濟成長的東西,隨便一本經濟學課本都有,像你這種解危之詞,還是第一次見到,要不要譯成英文投稿至American Economic Review(經濟學界最頂尖的期刊),搞不好還可以得個克拉克獎章,或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呢! 老話,想寫,我來陪你寫!期待你下一篇喔.....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