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9/19 22:24:38瀏覽236|回應0|推薦5 | |
講古──讀楊廷理〈宛裏溪阻水待渡〉有感 宛裏經三宿,溪流漲未消。塵勞息此日,民事萃崇朝。瀰漫拓山霧,喧豗靜海潮。誰憐待渡客,勒馬為成橋。 ──楊廷理〈宛裏溪阻水待渡〉 苑裡,是我熟悉之處。其臺語發音近「灣麗」,所以此詩提及「宛裏」正是今苗栗縣苑裡鎮。作者寫的這首詩我認為是一則相當有趣而生動的「講古」,當他路過苑裡時,卻遭大水所困而無法前進。之所以認為此故事為典型「講古」,主要原因也是因為今日已不復見如此場面了。 臺灣西部有太多的河流流入臺灣海峽,河流甚至有縣市鄉鎮分界之作用。在閱讀陳錫津〈西螺大橋〉一詩時,即能體會一座橋之開通,十足帶給人們交通便利。那麼在過去楊挺理寫作此詩那個年代,由北而南或由南而北之不便可想而知。而作者即因為一場大水而受困,不僅需待水勢褪去,還得等人即時搶救「造橋」。聽到此故事,讓我腦子裡想像著好久好久以前的臺灣,可能沒有柏油路,盡是些泥土吧? 現在臺灣當然遭遇強颱,亦會有橋樑沖垮之情形,不過仍以山區為主。況且交通網絡密集而發達,替代道路亦不成問題。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我們也可以在詩中看見了臺灣的「成長」。讀過臺灣史,或者許多年長者親身見證,都知道潛力十足的臺灣經歷著多次的「奇蹟」蛻變。短短數十年,臺灣不斷躍升,然後也享譽國際。有許多國家可能落後,但一百年前的臺灣可能與這些落後國家一樣,只是臺灣人民「愛拚才會贏」之精神,團結的力量創造了非凡之今日。閱讀臺灣古詩,我們才看見了或許是蠻荒或許是落後的過去,有幸前人之奮鬥,我們也才有幸福之今日。因此,我們當然也得繼續努力,讓我們的下一代有更富裕之生活。 1747年出生的作者,如果能出現在2011年的臺灣,他完全不可能為大水所困三日。他的經歷聽起來彷彿吹牛誇張,但千真萬確是臺灣的過往。受困鬱卒而作此詩,如今讀來味道十足呢。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