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盧勝彥尊者9月7日周末開示新聞】聖尊蓮生活法闡釋【澈卻】奧義,勉弟子當深心學習【平等性智】。
2013/09/14 16:42:11瀏覽282|回應0|推薦0

【盧勝彥尊者9月7日周末開示新聞】聖尊蓮生活法闡釋【澈卻】奧義,勉弟子當深心學習【平等性智】。

(本報訊/蓮花慧君報導)2013年9月7日聖尊蓮生活佛盧勝彥,於美國西雅圖雷藏寺,應邀帶領眾弟子,為大眾主持「準提佛母」同修。

聖尊迴向:「稽首皈依蘇悉地,敬禮佛母大準提。祈請準提佛母賜給大眾放黃光增福慧,以十八支手摩弟子業障清淨。超渡幽冥,賜福眾生敬愛圓滿,勒令道心堅固,逢凶化吉。


關於是日同修主尊,聖尊說:「我們同修是用身口意去合於本尊,準提佛母是清淨本尊,亦可當為守護尊。」

接著,聖尊開示時宣讀2位弟子射箭關於【澈卻】(立斷)的心得。對其第一位的評語,聖尊說:「其實明心見性的開悟真是說不出來,文字雖然無法說,但是畢竟還有中心點。如果是開悟者,用簡單語言,甚至英文寫來亦可。」

而另一位弟子寫:【自己的心熄滅萬事休,無費力……】。師尊問:何為【當下】!?金剛經講三心不可得,連【當下】也不可得。所以講【當下斷】也是錯誤的,因為連【當下】亦無。關於【自心熄滅】,其實連自心都無,何來熄滅?弟子提到【心是煩惱的根源】,表示自己還有【心】。……因此,師尊請第二位弟子也繼續再參。

聖尊說:「如果開悟,不用寫多,即使四個字或再解釋一下即可。如果懂得明心見性,一開悟就在身上產生現象。」

因此,大家射箭,毋須像古哲名言,拾人牙慧,而是必需自己的真實見、體證佛性之心得。有行者禪定進入無雲晴空,但是因為什麼都沒有,心很慌就出定,於是請教師尊。

因此,聖尊回答:「其實真正開悟則心無恐懼。行者禪定,則本身不動,……一切都是無懼,這就是【澈卻立斷】。如果禪定下地獄,也不會害怕。如果禪定進入輪迴進入六道,自然也不恐懼。因為本來就沒有什麼事,又有何懼。精神科有【恐慌症】,常常自己慌亂:不知道還會發生什麼事。如果你開悟則一點都不慌張。根本沒有生死又何來慌張?一切都心安!」

「【心安】就是平安,很好!但是如何【心安】。因為根本就沒有心,何來安?!你無心,何來安心?你如果無心,入了禪定,管他是無雲晴空,管它去!」

「行者證得【澈卻】,如果你懂得禪定方法,也不用去求得什麼?當禪定時,只是禪定,其他不用管。甚至連禪定都不想,這就是【無求】。」

還有射箭者信中提到:要【自心熄滅】,聖尊分析:「這表示自己【還有心】。其實要無事無心。行者要修【平等住】,【無分別】。師尊心中沒有美醜、喜厭,即使有緣喜歡的實體相也看成空。就像愛與憎同出一個源頭,只要有喜愛之事物,仍是有所住,因此要把愛觀成空。有所憎的事物,也會煩惱,故要把憎恨看成空。這是【平等住】:愛憎、美醜、福禍……平等。」

「此人即使非常可惡,但是如果你有憎的心產生,要把愛憎看成平等,必需看透才叫做【實踐澈卻】。」

聖尊對於歷史人物好壞,教導弟子以【平等心】去看:「中國祖先唐虞夏商周……民國,哪個朝代不是列祖列宗?漢武帝好大喜功,侵略邊疆。元朝開基祖、秦始皇……世上難全面性去分辨好壞。我們只能用【平等心】來看。」

聖尊又以自身家族為例:「我的祖父到了澎湖、又拓展至嘉義終成為富豪。昔日他在春節前一天把所有借債燒掉,很有功德。但是卻脾氣暴躁,而父親也是。師尊本來也是如此,出生在這個家族,知道被打的痛苦,所以我這一生不打小孩。因此要評論這些都是看成平等。歷史是無法全面性作評論。每個壞人也有好的一面,每個好人也有壞的一面……大家也要學師尊好的一面。行者修證到了【一味瑜伽】之境,什麼都是佛,講的是咒語,住的是宮殿。」

聖尊亦深深讚嘆勞苦功高的師母,祂說:「師母什麼都會,她作很多的事情非常辛苦,師尊只有說法。師母很辛苦,每天很多信件進來,她總是忙於以電腦處理。而且她英文講的很好,可以說英語向賣家訂東西。很她的手機響不停,又要會作家事……。」聖尊此話一說,眾弟子早已掌聲連連,表達內心對這位五百萬弟子母親的無限崇敬。

「所謂【禍福相依】,師尊有弟子官位作得很大,但是禍亦將至,所以行者當看開超越。世間上的人通通都有病因,當生氣到無法自制就是有病。暫時的發火就是暫時的病。所以當修持平等性智,心情平和地看待世事平等,所以當以平等心來視眾生。」

「修持【聲聞乘】的第一要件就是不可以去傷害任何一個眾生,還要進一步去幫助所有眾生,就是【大乘】。如果連【聲聞乘】都修不成,以傷害眾生為樂就不是修行人。懂得【澈卻】就是要發菩提心。」

關於修證【澈卻】的境界,聖尊分析:「我們每個人本身對於面對事物都會有反應,但是修證【澈卻】者,雖然顯現反應,卻不會影響心境,仍然如如不動。」

「文殊師利菩薩請問釋迦牟尼佛:【當初六師外道、孫陀利、戰遮在罵佛陀,但是為何您不答辯?】佛陀說:【如人在罵虛空,而虛空需要答辯嗎?】。因為釋迦牟尼佛的心早已證入虛空。行者懂得【澈卻】,是修行開悟者,則不必理會其他世俗滋擾甚至惡罵毀謗。」

經過聖尊如此深入闡釋【澈卻】奧義,弟子深心學習【平等性智】,人人歡喜踴躍,掌聲雷動,紛紛跪請恩師摩頂,聖
尊是次傳法圓滿吉祥,人天法界眾受益真佛法乳灌頂。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king&aid=85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