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盧勝彥尊者7月20日開示~真佛天空新聞報】聖尊蓮生活佛闡釋心咒、並透露事部、行部、瑜伽部與三大瑜伽甚深奧義。
2013/07/22 17:05:38瀏覽628|回應0|推薦1
【盧勝彥尊者7月20日開示~真佛天空新聞報】聖尊蓮生活佛闡釋心咒、並透露《內三次第》事部、行部、瑜伽部與三大《瑜伽次第》甚深奧義。
(本報訊/蓮花慧君報導)2013年7月20日開示,聖尊蓮生活佛盧勝彥於美國西雅圖雷藏寺主持《蓮華生大士同修》與開示《大圓滿九次第》。
護摩後開示,聖尊提到關於蓮萊上師提問:弟子是否可以像師尊一樣唸蓮師短咒~《嗡別炸貝瑪吽》?
聖尊指出:按照密教說法,其長咒、短咒功德皆同,行者修法時間長可誦長咒,時間短則誦短咒。(但是行者亦不要學偷懶。)
所謂天界有短咒《吽》,此字等於在唸二十天界。而唸《部隆》、唸憤怒咒《呸》字皆為統包。《呸》字為拒絕、停止、斷掉之意。(聖尊昔日更開示此字可以破除妄念。)
相片:【盧勝彥尊者7月20日開示~真佛天空新聞報】聖尊闡釋心咒、並透露事部、行部、瑜伽部與三大瑜伽甚深奧義。

聖尊蓮生活佛盧勝彥做以下非常精闢的解答:

1、所謂【事部】按照規矩。修持時要請求本尊灌頂,必需作曼荼羅壇城。在藏密需有多位喇嘛作沙曼荼羅、彈線內圓外方、如宮殿有四門。作好後還要誦經請本尊下降。例如:作般若佛母灌頂,請其下降,除了多日完成作沙曼荼羅,之後則需唸《大般若經》七天七夜或49天,然後再莊嚴儀式召請、供養,如此籌備主尊灌頂,已經費時半月至一月的時間。

2、到了【行部】更簡化,《大般若經》的綜合結晶是《金剛經》,只需一晚唸完七部,而且不需要建沙曼荼羅如此複雜。只要般若佛母在中央,其他眷屬圍繞其身旁即可。甚至中間一土代表主尊,旁邊較小土代表眷屬亦可。

3、【瑜伽部】則自己身體就是壇城,因為行者已經證得與主尊合一,只要主尊下降此行者即可為眾灌頂。所以,很多諸尊甚至幾百尊下降從師尊中脈而融入師尊身中,為眾灌頂。

更多內容請聯結:https://www.facebook.com/nkingsky?hc_location=timeline
唸蓮師長咒:《嗡阿吽別炸古魯貝瑪悉地吽些。嗡。移喜措佳。曼達拉哇!》把蓮師最喜歡的二明妃名字唸之,會令蓮師更歡喜。
而誦百字明咒亦可誦短咒:《嗡別炸薩埵阿吽呸》。(可視汝時間而定)功德一樣。


2013 年 7 月 13 日聖尊蓮生活佛盧勝彥特別介紹【大圓滿九次第法】中,何為【九次第法】:
1、「外三次第」(前三乘)是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為釋迦牟尼佛所傳。2、「內三次第」(密乘)是密教的事部、行部、瑜伽部,為金剛薩埵所傳。(請見聖尊講述《密宗道次第廣論》有詳載)
3、瑜伽次第(內密乘)是:大瑜伽(Maha Yoga)、阿努瑜伽(Anu Yoga,無比瑜伽)跟阿底瑜伽(Ati Yoga,無上瑜伽),為阿達爾瑪佛所傳!
「外次第三」「內次第三」「瑜伽次第三」,叫作【大圓滿九次第】!
而此次聖尊又釋疑蓮萊上師提問關於【內三次第】的修持:金剛薩埵所提到~【事部】法中,本尊即為主人,行者為其佣人來事奉本尊。【行部】則本尊是行者的朋友,虛空對面、對生,【瑜伽部】則為融入,本尊進入行者身中,為合一相應。請問如果在修法上有何分別?


聖尊蓮生活佛盧勝彥做以下非常精闢的解答:
1、所謂【事部】按照規矩。修持時要請求本尊灌頂,必需作曼荼羅壇城。在藏密需有多位喇嘛作沙曼荼羅、彈線內圓外方、如宮殿有四門。作好後還要誦經請本尊下降。例如:作般若佛母灌頂,請其下降,除了多日完成作沙曼荼羅,之後則需唸《大般若經》七天七夜或49天,然後再莊嚴儀式召請、供養,如此籌備主尊灌頂,已經費時半月至一月的時間。
2、到了【行部】更簡化,《大般若經》的綜合結晶是《金剛經》,只需一晚唸完七部,而且不需要建沙曼荼羅如此複雜。只要般若佛母在中央,其他眷屬圍繞其身旁即可。甚至中間一土代表主尊,旁邊較小土代表眷屬亦可。
3、【瑜伽部】則自己身體就是壇城,因為行者已經證得與主尊合一,只要主尊下降此行者即可為眾灌頂。所以,很多諸尊甚至幾百尊下降從師尊中脈而融入師尊身中,為眾灌頂。


昔日桃園地區蓮生1~3號橋落成,聖尊應邀主持儀式,當地四方山神土地降入聖尊中脈而進入身中。聖尊更於西雅圖雷藏寺現場示範搖鈴鼓,即有五尊下降。師尊身體即是諸尊壇城。


聖尊總結:【事部】必需建立壇城、【行部】作簡單壇城、【瑜伽部】身體即是諸尊壇城、主尊可以與行者合一融入。
相片:師尊、師母、大家好!【盧勝彥尊者金句】 在密教中有言: 貪念重的宜修佛部。 瞋念重的宜修金剛部。 痴念重的宜修菩薩部。 

慳念重的宜修羯摩部。 這是由【貪瞋痴慳】去修,一言以蔽之,佛與貪同體也,金剛與瞋同體也,菩薩與痴同體也,羯摩與慳同體也。

 簡單的分析如下: 我們(眾生)修行,是要把貪瞋痴轉化,也就是貪瞋痴完全要【得體】,得體就是調治,一切剛剛好,中道。 貪的剛剛好就是【樂】。瞋的剛剛好就是【偉】。 痴的剛剛好就是【淨】。 

【樂修】修色空不二。【偉修】修火水不二。 【淨修】修染淨不二。 

《摘自蓮生活佛盧勝彥文集》 

♟感謝金句提供 
http://www.facebook.com/MindWant888 
♟歡迎聯結【 真佛天空新聞台 】看更多新聞 
https://www.facebook.com/nkingsky http://www.tbnsky.info/index.php?option=com_frontpage&Itemid=1 
♟歡迎聯結【真佛天空新聞台部落格】 
http://blog.udn.com/nking
聖尊亦特別強調:需修完該尊再為眾賜授灌頂最好。作灌頂需準備「多瑪」(供品)、準備酒、肉供護法,師尊必需將「多瑪」觀想如雲一樣多。而是日雖然為蓮師本尊法同修,但是仍然還有其他諸尊亦進入師尊身中。以前清宮才有修密法,不過現在都普傳。

緊接著,
聖尊即透露此三大瑜伽的秘密奧義:
1、【摩訶瑜伽】即「大瑜伽」秘密:此比「瑜伽部」更進一步,亦即把自己化為本尊,自身住家都都變成宮殿,妻子就是佛母,家中男孩變佛眷屬,女兒即是菩薩眷屬,朋友都是眷屬,把一切山河大地都變成淨土,一切都是佛國。此為一種方便法。把自己所享受的快樂與光明都當作是空性。【大瑜伽】是綜合性,山河大地房子自己的身口意都是本尊的變化,身為佛身口為佛口,所講的都是咒語,意為佛心,等於住在佛國淨土的修行。
2、【阿努瑜伽】是屬於修持氣脈明點中脈修行、圓滿次第、快樂、光明、空性。例如:師尊昔日傳喜金剛講氣脈明點、快樂明空,此為智慧圓滿次第之法。有象徵性,是智慧的,像我們比手印也都是很智慧的。我們作勾印(伸出食指如勾狀)可以勾召主尊。觀想假睫毛如勾,眼睛閉眨幾次即可秘密勾召本尊即下降。
然而行者中脈通是最重要,文武百尊就可進入自身。師尊可以鈴聲作供養本尊,師尊現場示範,身體頓一下,有本尊來如實接受師尊供養。因此修證中脈通的聖尊,其用餐亦作如實觀想供養,而聖尊可以看到本尊、諸尊甚至眾瑜伽母來接受供養。所以修中脈通很重要,一定要修氣,腦袋要放空不要有煩惱諸雜事,否則易阻塞中脈。
如果行者忌妒、吃醋何人,腦中充滿雜念,本尊不易從行者中脈進入。
修中脈即是智慧性的修行,因此一定必需意念上的清淨。真佛經有云:「身清淨、口清淨、意清淨」。否則中脈組塞。中脈通要修氣、修脈、看明點光……。什麼最清淨,空了雜念最清淨!
開口與寫文章都和雅、有意義而不毀罵他人,要想每個人都有好處優點,這是清淨意念。


3、【阿底瑜伽】就是究竟的,亦即讓行者看到自己的佛性。此為最高的點,讓行者知道自己就是佛性,知道自己就是究竟,自己明心見性。
大圓滿【寧提】又稱【心髓】,口訣最重心要,心中心。讓您明白心見到佛性。無窮無盡世界是法身佛。顯示光明為報身佛。顯現作用法力為應身佛。
相片:【盧勝彥尊者7月20日開示~真佛天空新聞報】聖尊闡釋心咒、並透露事部、行部、瑜伽部與三大瑜伽甚深奧義。

護摩後開示,聖尊提到關於蓮萊上師提問:弟子是否可以像師尊一樣唸蓮師短咒~《嗡別炸貝瑪吽》?聖尊指出:按照密教說法,其長咒、短咒功德皆同,行者修法時間長可誦長咒,時間短則誦短咒。(但是行者亦不要學偷懶。)所謂天界有短咒《吽》,此字等於在唸二十天界。而唸《部隆》、唸憤怒咒《呸》字皆為統包。《呸》字為拒絕、停止、斷掉之意。(聖尊昔日更開示此字可以破除妄念。)唸蓮師長咒:《嗡阿吽別炸古魯貝瑪悉地吽些。嗡。移喜措佳。曼達拉哇!》把蓮師最喜歡的二明妃名字唸之,會令蓮師更歡喜。而誦百字明咒亦可誦短咒:《嗡別炸薩埵阿吽呸》。(可視汝時間而定)功德一樣。

更多內容請看:http://blog.udn.com/mobile/nking/7993875

更多新聞請聯結:https://www.facebook.com/nkingsky?hc_location=timeline
此外關於師尊.師母特別喜愛的一位小童子因緣,聖尊說:[為何我與平兒(三歲)很親近,因為她是我從天上帶下來的空行母。她有天眼,可以看到某師姐身上有很多蟲。然而,平兒卻見師尊身上有紅色的光!]
聖尊亦提到: 每天都可以看到很多空行母在虛空中舞蹈悅佛。某次於晴空無雲中,空行母曾對師尊灑二大滴甘露.

而現場其他弟子們亦舉手見證得到其空行甘露。
是日聖尊透露眾多修行奧義,令眾弟子眼睛為之一亮,法喜無限。一切圓滿吉祥! 

歡迎聯結【 真佛天空新聞台 】看更多新聞

https://www.facebook.com/nkingsky

http://www.tbnsky.info/index.php?option=com_frontpage&Itemid=1
歡迎聯結【真佛天空新聞台部落格】

http://blog.udn.com/nking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king&aid=7993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