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9/26 11:19:55瀏覽1061|回應1|推薦4 | |
人無法憑著對偉大形象的空想而獲得啟迪,除非他願意對於自己的陰暗面有所察覺。 ——榮格 「主啊,帶走我們的痛苦吧!只有憑藉著祢的力量,我們才能獲得重生……」在〈屋頂上的提琴手〉中,奶農提夫耶如此禱告著。或許是他面對苦難早已練就了幽默的本領,他在禱告詞裡加入了一些自己的話︰「主啊!請盡快賜給我們復原的力量,我們已經把該受的苦都受盡了。」 我們和提夫耶一樣,飽受生命之苦的折磨,並努力尋求排除痛苦的妙方,嘗試各種可能的管道,不論是上帝或是身邊的人,不論是醫師或是牧師,不論是靈性導師或是談話節目的主持人,我們迫切地尋求緩解、康復、救贖、赦免——隨便你要怎麼稱呼它都好,只要能讓我們從那些痛苦的情緒裡脫身的方法,都是好方法。 我們付昂貴的鐘點費給心理師接受心理治療;吞下百憂解想讓痛苦不再那麼擾人;尋求宗教機構的會談,好讓自己能超越苦痛、提升自我;藉著閱讀勵志書籍來撐過這段時間;或是接受一系列的治療計畫,在自助團體裡學習應付痛苦的訣竅……總之大家花了大把大把的鈔票,就是為了讓自己脫離痛苦的狀態。 此外,也有人靠酒精麻醉自己,或耽溺在毒品帶來的飄然仙境;有人大吃大喝;有人刻意讓工作填滿所有的時間;有人努力累積財富;有人靠性愛安慰自己,靠娛樂活動放鬆自己;還有種種方便易得、足以消耗我們大部分時間的科技產品。只要是能讓我們暫時岔開念頭、停止感受痛苦的工具,我們不停地追逐著它們,並把它們塞進每一個清醒的時刻。 當陰暗面的情緒降臨,我們都會體驗到受苦的感覺。事實上,感到悲傷、絕望與恐懼,就如同我們會感到喜悅、驚奇與愛一樣自然,它們都是天賦的本能。 儘管那些負面情緒讓我們感覺糟透了,但它們卻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當我稱它為「陰暗面的情緒」時,我並不認為它的本質帶有惡的涵義,我也不認為它是病態的;我這麼稱呼它,理由是歷來我們總是將這些情緒埋在黑暗的角落,視它們為不可告人的瘡疤,並封鎖它們接觸外界的管道。然而,這些令人排斥的情緒,其實能夠轉化為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涵義——如同沃黑肥美的土壤,經細心灌溉後將孕育出前所未有的美麗花朵。 當悲傷、恐懼、絕望之苦來襲,我們通常視之為不好的,認為這些情緒是一種讓我們變得脆弱的毒藥。大多數時候,我們都選擇轉過身去假裝這些情緒不存在,而不是面對這些情緒。然而,佛陀成道時就已看穿了這一切,祂告訴世人︰對苦的厭惡反而會加重苦的循環。或許大部分人都無法像佛陀那樣看透實相,所以當生命中發生了不符合預期的事情時,我們多半選擇逃開;當我們被惱人的情緒困住時,我們希望找一條能夠繞開它們的捷徑,除非碰頭撞壁無從選擇,否則我們不願輕易接受它們的存在,即使勇敢面對陰暗情緒能讓我們獲得前所未有的成長。 更多詳細內容: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81626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