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佛,對我們來講只是個虛主詞 (上)by吳九箴
2007/08/14 15:00:16瀏覽615|回應0|推薦0

佛,對我們凡人來說,其實只是個虛主詞,而不是指向某個人或代表某個身分,祂只是一個生命狀態的虛主詞,一個活在徹底覺醒、自在無懼狀態下的生命。

佛法可以幫我們增長智慧、面對困境,如果佛法沒有這種功能,就會變成一種自欺欺人的宗教或是詐騙工具。佛對我們來講又高又遠,如果我們沒有看透佛其實只是一個虛主詞,而把祂當成神來拜,這樣對我們不但沒有幫助,而且還會永遠無法覺醒、離苦超凡。

每個人都是以自己為中心在生活。事實上,你就是這個世界的佛,只是你沒有了解,因為你的七情六欲是多麼深入的影響你的生活,甚至會影響到其他人的生活。所以當你陷入某種困境的時候,不管佛是不是神,能不能幫你都不重要,你只活在自己設定的世界中,除了你自己,沒有人可以救你,包括佛在內。

例如,當你陷入愛情之中,眼裡就只有愛人,愛情就變成了你的整個宇宙、整個世界,你不會再去關心別人,也看不到其他事情,更別說會想到佛了。

想想看,人的「識」的力量有多強大,當你投入某件事情當中,根本連佛也不見了。所以佛對一般人來講都是我們認知的「佛像」,或是佛教中的神祇,對我們來講那只是一個虛主詞,是沒有意義的,離我們很遙遠。

我想跟大家講的佛,就是你自己的狀態,當你陷入一場愛情,整個世界都是這場愛情連續劇的背景,旁人都是配角,你和愛人才是主角,這時,你在這場戲中就是佛了,因為在這戲中你的主權最大,你是最有力量的主角。然而,在這場戲中,你會遭遇到擔心害怕、患得患失或意料之外的甜蜜,或是期待已久卻落空的落寞與痛苦。

但你是唯一的佛,在這場因緣幻戲中,你這個佛要去體會這些苦樂感覺,才能讓自己覺醒,接著讓自己的靈魂升級、進化。只是很多人不懂得去善用這些幻戲來覺醒,只想逃避痛苦,執著快樂,然後怨天尤人活在自己的妄覺中,並沒有成長或覺醒,等到下一次愛情又來了,他還是一樣陷入同樣的痛苦和妄覺中。

同樣的道理,如果你做生意失敗或者欠下一筆債務,當債主向你討債時,你的整個世界就會變成一場躲債的連續劇。你是主角,你會整個人陷入這個情境,你再也看不到其他的事,人生的美好,身邊的親人,通通都消失,這時候跟他說什麼佛經、佛法都沒有用。佛教、佛陀、佛法,其實跟他都沒有關係,都是虛主詞而已。

所謂的佛,只不過是過去曾經有個人叫做悉達多,他達到了徹底覺悟的境界,然後他將這個過程和大家分享,告訴大家這就是成佛的狀態,這就是佛。而我們離佛的狀態還那麼遙遠,成佛這件事對我們來說是沒有意義的。

你應該是從自己的苦海當中觀照自己,並清楚的發現自己就是佛,只是智慧還沒有覺醒,仍然受到大腦很多機制的控制,很多妄覺在作用罷了。

就像前陣子的新聞報導,一堆人在百貨公司前徹夜排隊等著買名牌包包,為了一個五百元的環保袋,演變到排隊人潮中有八人受傷見血。這些人都以為名牌包是真的,提著名牌包代表的是別人羨慕的眼光,以及朋友肯定他們的地位,這種需要別人肯定的欲望,就是妄覺。事實上,名牌包對沒有覺醒的人來說,不只是一個名牌包,不只是一個單純的物品,背後還隱藏著眾多的需求以及妄覺。

因為他們整個腦袋認為這些都是真的,而且他們的妄覺告訴他們必須擁有這個名牌包,活著就是必須被肯定、被羨慕,被歸類為上流社會,他們覺得這些太重要了,以致忘了自己是個佛。

人常常忘了其實自己不需要這些東西,一樣可以活得很自在。只要每一個呼吸,你都可以很全然的去享受,就根本不會讓頭腦來折磨你自己。例如,明天可能是世界末日、同事可能在嫉妒我、上司或許對我不滿……但是,這些都是大腦製造出來的東西,並非世間的實相。

( 時事評論媒體出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ikki1007&aid=1158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