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佛,對我們來講只是個虛主詞 (下)by吳九箴
2007/08/14 15:10:04瀏覽508|回應0|推薦0

再打個比方,像我前面提過的欠債是一場幻戲,當你很熱衷一份事業,這個事業就是你的全部、你的世界,佛這時就不存在,這個事業對你有多重要,都是由你的意識所決定,和外在世界沒有相關。例如一個跨國際的上市公司,它的資產可能有好幾百億,事實上,從每個人都是世界的中心這個角度來看,這個上市公司的董事長投入事業的狀態,其實跟一家小雜貨店的老闆是一樣的。

乍聽之下,你可能很難想像,為什麼一個擁有幾萬人的公司老闆,會和小巷子裡的一人雜貨店老闆一樣?很簡單,因為在兩個人的心中,他們的公司都是他們的全部,這家公司就是他們全部的世界。小雜貨店老闆對店裡每個角落放什麼產品、還有多少庫存、什麼時候要進貨都一清二楚。

他們同樣都是把心投入在他們的生意上,他們一樣都從中獲得滿足,自覺這個世界都在他們的掌控之中。但事實是,他們只是陷入一種「世界都在我掌控中」的幻覺,一切都只是幻覺。

每個人應該要學習從自己的純粹經驗、主觀意識跳脫出來,看見實相。其實,你也是地球上的一個生命而已。你目前做的事情也不過是人生的一小段,不要過度放大,或錯以為全世界就只有你這件事情最重要,你的整個人生就只有這件事情,其他事都不存在。你如果能夠跳脫出來,就可以看清你和這個世界的關係,你會發現自己很渺小,不需要自大,也就不需要去執著。

同樣的,你還是可以去經營你的小雜貨店,或是資產數百億的怪獸級大公司,可是這時候你會覺得,自己不再是這麼以自我為中心,在你的世界之外,整個世界還很大,還有很多人在生活,很多事要做,即使事業起起落落,你也可以看得開。

同樣的,當你談戀愛的時候,整個思緒、力量都放在這感情幻戲上,你看不到其他人、其他東西,這樣也會因為太執著而痛苦。這時,不妨學習保持覺知,不管你熱衷什麼事情,都要保持覺知,知道目前你熱衷或醉心的這些事情,只是世界的一小部分,也是人生的一個小段落,不能代表整個人生。

當你保持這種覺知,即使是身陷困境之中,甚至是走投無路了,不管是債主上門或是病痛纏身,甚至是愛情消逝令你感覺無助,都可以跳脫出來,因為你知道這些痛、苦,只是人生旅程中的一小部分,一個點而已,這個點並不會一直持續,而且不代表整個人生。

你要去回想過去也有健康的時候,也有快樂的時候,或是也享受過甜蜜的愛情。沒有保持覺知的人,就會不自覺的把眼前這個不愉快或困境,放大成人生的全部,誤認為現在就是永遠,往後也會一直這麼苦,人生也就完蛋了,走不出來了。這樣的人,一旦欠債,不是和討債公司同歸於盡,不然就是自殺。事實上,這一切都是頭腦的妄覺在誤導人,創造出巨大的恐懼,導致人做出錯誤的判斷。

其實,任何難關都可以度過,因為整個世界就是無常,人不會一直都在痛苦的低潮之中,說不定哪天討債公司自己先垮掉,或是下一秒鐘就會有貴人、轉機出現,都不是我們能預知的。不管你現在面對的是快樂、順境,或是逆境,你都要跳脫出來,就跟佛一樣。佛就是某個人覺醒了、覺悟了。

有些人非常虔誠的拜佛,心中只有佛,滿腦子只有佛,甚至連夢中可能都有佛現身來跟他開示,這也是錯的。成佛不是要你的世界只剩下佛,而放棄了身邊所有的事物,這只是信念系統造成的錯覺而已。當你虔誠拜佛,死的都被你拜成活的,只不過這種信念只對你有效,對別人無效。這樣的佛也不是真正存在,只是你腦中的幻覺,也只是你創造出來的佛。

因此,要當一個覺醒者就要清楚看見,佛這個字對你來說只是虛主詞,並不存在。不要被這個字壓死,不要認為我和佛離很遠,認為佛有超然偉大的智慧,人永遠無法達到,這樣的想法就把自己和佛之間劃了一條絕對無法跨越的界線,只會讓自己離佛愈來愈遠而已。

有些人誤以為佛是存在西方淨土的,而人只能存在於濁世受苦,這都是錯誤的觀念。當一個人覺醒了,那一念之間,你就是佛了,即使你站在垃圾堆中,也會感覺像是處在西方淨土一樣。當一個人想不開,不斷放大焦慮與不安,即使你還活在塵世,其實也已經身處地獄無間道了。

人的念頭就像河水一樣,當河水流動的時候,每一滴都是一個念頭,所以即使你在同一條河流撈兩次河水,也絕對不可能撈到同樣的一灘水。人世間也是這樣變化無常,沒有一刻會是相同的,你這一刻受苦,下一刻不會也是同樣的苦。人也不會每一個念頭都是相同的,可能這一秒的念頭在天堂,下一秒的念頭就在地獄裡。

當你活在自己的妄覺所創造出來的焦慮或痛苦中,佛就不見了。因為,你只看到自己的妄覺,佛對我們而言,也只是個虛主詞或抽象的觀念。相反的,只要你能從妄覺中跳脫出來,保持覺知的去看自己的妄覺和這個世界,你就是佛。你會發現,你和自己不會有距離,更不會隔著一條線。

購買本書: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73317

 

( 時事評論媒體出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ikki1007&aid=1158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