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東京也無非是這樣
2010/10/23 14:42:24瀏覽129|回應0|推薦1

  東京也無非是這樣

    在年少魯迅非單純僅僅只是離鄉背井的,遠赴他國求取新知的心中,所看到的景象也無非是這樣。身處動盪而改革無力的年代,魯迅的留學之旅,雖不是懷抱著如何的偉大的志向,但潛伏在心中對國家的使命感,讓他無法忽視在猶如緋紅輕雲的爛漫櫻花樹下,成群的頭頂盤著大辮子,還要將脖子扭幾紐,標緻的清國留學生所帶來的那股刺眼的守舊。領著公費出國的中國留學生,到底抱著什麼樣的心態,讓敘述者不是那麼的明白,只覺得中國留學生會館裡,那咚咚咚響得震天的舞蹈課,所瀰漫起的滿房煙塵,不僅僅是模糊了眼前,似乎也髒亂了心裡的某一個角落。

    那麼,到別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如果可以擺脫這一群猶不知國家需要的,糜爛的留學生,那麼也許可以真正的學到些什麼吧?中國人的烙印使得魯迅在異地備受禮遇,猶如北京的白菜被運往浙江一樣的珍貴,在還沒有中國學生的仙台,日暮里的地名就好像中國當時的處境一樣,漸漸的就要消失光芒而沉沒西山,那樣印象深刻得令人忘不掉。

    同樣忘不掉的,是第一次與藤野先生見面的印象:八字鬍,帶著眼鏡,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講解著從那疊書中關於解剖學的歷史和學問,中間也夾雜著翻刻自中國的線裝書譯本,那麼,他們的翻譯和研究新的醫學並不比中國早,為何現在成群的中國學生,卻必須到日本來學習這些,比中國慢卻發展得更好的醫學呢?

    看客是上哪兒都有的,總是流言八卦與生活相映襯,才顯得世界的精彩或墮落。於是從留級生口中知道了藤野先生對外表的模糊,寒冷的冬天裡只一件舊外套,冷得打顫活教人給誤認成了扒手,卻不影響對學問研究的執著與認真。認真的態度從裹腳這事兒可見端倪。因為知道中國女人裹腳對於骨骼的傷害頗大,卻無法親眼得見,便試圖從唯一的中國學生身上得知裹腳的方法,因為總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另外,要魯迅交出來的課堂講義,到了手中,不僅從頭到末的修改,也由於學生來自異國,而體貼的將文法上的錯誤一一訂正,這種來自於身為老師的下意識責任作為,使得學生感到了不安與感激,同時顯現出藤野先生對學問的一絲不苟與堅持。

有趣的堅持並且同時在學生與老師之間發生:一張下臂血管的解剖圖。身為學術研究者,對於事實的展現自有其清楚的必要,所以對於學生的任性發揮,便帶著父親的慈祥說到:解剖圖不是美術,實物是那麼樣的,我們沒法改換它。魯迅卻因著年輕而猶自任性的想著:圖還是我畫得不錯;至於實在的情形,我心裡自然記得的。然而多年之後,卻仍記得老師當初所說的話。不忘卻也許是驀然深覺,不只是人體圖樣,對於世上的許多現況,無論自己意願如何,都是無法改換的

    刻板印象的原因可以由很多的因素構成,而中國留學生之所以被認定不是優秀的學生,也許來自於國家民族的不知進取與改革,任由它國的侵略與分割奪取而來。因此,當魯迅在得了不算差的成績之後,存在對中國學生的藐視與不屑所帶來的不甘願,便成了懷疑栽贓的強大理由。因而便認定了魯迅的好成績,全是因為藤野先生認真批改過的講義上洩題而來。被汙衊的感覺讓人很不爽,於是憤恨不平的向著藤野先生告狀,但在文章中,除了幾個要好的同學陪著討回公道外,卻未見藤野先生站出為此表達立場,也許在中國與日本這樣複雜的國籍背景的衝突之下,真要選邊站,他是無法明確的予以表態的。另一方面,似乎也可以解讀為:若真的有國與國的衝突,他選擇的還是站在自己的國家。魯迅之所以深深的記得這被冤枉的憤慨,也許其中也多少隱含了對恩師某一個部分的不諒解吧?

    這造成心中極大疙瘩的便是接踵而來,觀賞中國人被槍斃的影片。影片當中的中國人給俄國人做偵探,被日本軍給逮住了,執行槍決的現場裡,圍著看的,是一群中國人。一群中國人爭先恐後的看著熱鬧:在自己的國土上,看著流著相同血脈的中國人,因為俄國人,被日本人給槍斃,活生生的在自己的國土上!閩南話侵門踏戶說可真不是一般的貼切。而不同的時空,不同的地點,不同的國土,眼睜睜看著這一幕的,還有一個相同的中國人:魯迅。課堂上的唯一中國人,聽著滿堂的日本人因著被槍斃的另一個中國人歡呼喝采,我想,魯迅心中應該有一剎那把自己跟那被槍決的人重疊在一塊兒了吧?

    這成了他想著離開仙台的理由,強大且堅定的理由,他無法漠視在缺乏國家尊嚴的情形下,放任自己向瞧不起自己國家的人民求取學問。但因著藤野先生對己極好且露出悲哀的神情,於是隨口編了:我想去學生物學,先生教給我的學問也還有用的。這樣的話來。可藤野先生哪裡不知道他的想法,只悠悠說道:為醫學而教的解剖學之類,怕於生物學也沒有什麼大幫助。在魯迅臨離開之際,希望能與他互換照片以作為紀念,可惜魯迅當時並未照相,後來因著種種的原因,也一直未將照片寄給藤野先生,心中卻對這件事一直耿耿於懷。

    在魯迅的求學過程中,無論是和尚師父還是秀才師父,都不像藤野先生這般,令他難忘及感激。這樣的深刻來自於他認為:藤野先生對於己的熱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誨,小而言之,是為中國,就是希望中國有新的醫學;大而言之,是為學術,就是希望新的醫學傳到中國去。也因此,將希望既託於唯一的中國留學生身上。

    藤野先生帶給魯迅的影響是深遠的,以至於讀書累了,望向牆上藤野先生的相片時,感受到了他對學術的堅持與熱情,也就激勵了自己為了理想勇往直前的不懈怠。

    藤野先生,一個在當時即欲以許多方式吞併中國的,敵國的人民,卻在學術熱情之間,忘卻了國與國的差異,而急於以學術搭起兩國的橋梁,不帶有歧視的真誠對待,使得來自異國的學生,學習到的,不只是專業的學問,也感受到了來自於人與人之間,那抹純粹而不求回報的熱情。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ientseng&aid=4527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