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4/20 22:43:23瀏覽1988|回應0|推薦11 | |
正名只是議題 真實台灣不需要正名 最近,媒體報導裡又出現『正名』的議題,柯文哲市長最近提出『道路正名』,他嘲諷立法院被「中國」包圍了,柯文哲的說法應該是說立法院附近的路名分別是濟南路、青島東路、杭州南路等,整個被淹沒在中國的城市名稱中,而柯文哲還酸民進黨,號稱「最本土」,所在地卻在「北平東路」。 1945年日本戰敗後,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為了破除日本統治觀念,因此頒布了『台灣省各縣市街道名稱改正辦法』,原本有日本味道的『町』就改成路街。 當時,紀念日本人物如明治町,伸揚日本國威如大和町,或是顯為日本名稱如若松町等等,紛紛改為街道名稱,例如改為發揚中華精神的中華路,宣揚三民主義的三民路,紀念國家偉大人物的中正路,有的街道則依當地地理、習慣及意義來命名。 這個改正辦法,將大道稱為路,小道列為街,僅有住宅者名為巷。 台灣的街道命名,其實是地理文化的一環,這是台灣城市發展歷史,許多街道老故事,就是時代的演進,更有著居住者的生活情感,從清代街道名到日本「町名改正」政策,一直到『台灣省各縣市街道改正辦法』,台灣的街道名,用正名角度去思考,不如用文化視角去看待。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報導,台灣的流行用語,部分用詞與發音已經中國化了,例如視頻、顏值、接地氣、立馬、網紅、鮮肉等等,這些原本是中國的用詞,現在台灣很多人都這麼說,有人認為流行文化也是一種文化滲透,應該要去中國化。 不管是街道命名或是流行文化用語,如果用多元態度來看,這是有趣的、時空意義下的文化光影聚合現象。 如果一定要強調台灣化與本土化的主體性,那中國化就會變成毒蛇猛獸,但我們到底要切割什麼?我們真能斷捨離嗎?文化與流行真能一分為二嗎? 1915年胡適等人曾提出全盤西化的思想,這是對抗當時中國的專制文化,百年前朝科學化與世界化的趨勢走,這是知識者的共識。 百年後,文化的影響與交錯,地理界線框架不了,告別西化後,東化成為新政治經濟趨勢,美中關係緊張,宛如世界霸主的爭奪戰。 台灣在這個敏感的國際局勢下,我們更應該保持多元的姿態,這是我們多元移民社會下訓練的特質,態度堅定與善意溝通,才能真正面對困局。 極端的本土主義與民族主義,都應該適可而止。 用多元的態度來看待文化,街道正名只是一種議題與話題。 用多元的角度思考台灣,我們西化的價值觀,已經離中國愈來愈遠,文化不需要爭辯,也不能用政治或軍事解決,統戰更是過時的策略。 大內宣或是大外宣的傳播,面對多元受播族群,已經不能左右意見流,樂隊花車效應(從眾效應)或是沈默螺旋效果,是大眾媒體時代的策略,新媒體時代,已經沒有宣傳這個詞,取代的就是多元溝通。 蘇內閣被批評用梗圖治國,梗圖人才被行政院重用,這是梗圖迷因現象的流行風潮,梗圖讓認知簡單化,是一種政策創意,年輕族群有感,但用多了,或是用錯議題與詮釋,引發不當聯想,就會因小失大。 台灣的藍綠陣營,不能跳脫意識型態,多元就遙遙無期,另外,看政論節目最諷刺,不用想就知道名嘴與主持人的立場與偏向是什麼?這並不是多元,而是意識市場與言論競爭,我們只看到領頭羊競逐的社會,但這個世界真實面貌並不是如此,看看真實的移民台灣,根本不需要正名,請多思考多元的意涵吧! |
|
( 時事評論|政治 ) |